如何建立更亲密的亲子关系聆听(实用方法)

adminadmin 亲子鉴定一般收费多少 2024-03-29 58 0

如何建立更亲密的亲子关系聆听(实用方法)

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亲子沟通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亲子沟通心得体会 1

蹲下来是了解孩子的一个途径,因为只有蹲下来,我才能更清楚得听到他说的每一句话,才能更好地看到他的表情、做出准确的回应。而在和孩子平视的状态下,我觉得更能够了解他的内心感受,同时他也能感觉到我们之间是平等的。当我们和一个成年人对话的时候,看着对方的眼睛很重要,因为能从眼睛中读到许多言语之外的东西。对孩子也是这个道理,了解是沟通的前提,蹲下来是了解孩子、进行良性亲子沟通的步。

拓展阅读:亲子沟通技巧

孩子眼中的好父母有一个共同特点:能够用孩子的视角理解孩子、走进孩子的情感世界,这份理解源于尊重孩子的天性与人格。

当父母学会尊重孩子其实就悄悄开启了亲子沟通之门,那么,该如何做到让孩子感到被爱和被尊重?

、拥抱孩子的坏情绪

尊重孩子,一定要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想法、感受、情绪都被看到和理解了,这非常关键。

尤其是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如果他做了些事,他还有很大的情绪,我们很焦急地被他的情绪带动了,有的时候指责他、教育他,给他建议,有的时候纵容他、讨好他,希望他快点开心起来,这些态度都不是尊重。

我选择的方式,是先同理孩子的内在情绪,再倒入规则讨论,让孩子学会负责任。

真正的尊重指的是我们能够同理孩子的情绪,并且相信他能处理好自己的问题。

如果孩子的行为影响到身为父母的你,让你觉得不舒服不平静了,你也要忠诚的。表达出来,忠诚于自己内心的真正感受,而不压抑自己,跟孩子表达出你的想法和期待。

第二、让孩子接收到支持信息

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我很少讲求策略,也避免任何暗示。

对我而言,暗示如同暧昧沟通。只有诚恳直接的沟通,才能表达我的信息。因为我一直认为,父母与孩子的诚恳直接沟通本身就是策略的一部分,言行一致的展现,便是更好的教育策略。

当孩子出现问题时,父母与孩子更好的沟通方式就是不要讲道理,发脾气,只要诚恳直接的关心与询问,让孩子接收到父母是从内心爱他、陪伴他,孩子自然就开始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了。

有一段时间,我亲自带着孩子去朋友开办的学堂读书,我的目标从来都不是眼前的孩子成绩如何,学会了什么新知识。

我仅仅是想让孩子能够接触到自己的价值,体验到爱人与被爱,认识到自己是自由的个体,认为生命是有意义的,愿意为自己负责,又何须担心孩子的功课呢?

很多在传统家庭教育环境下长大的父母,总是打着爱的名义,把他们的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身上。

从小到大,父母对孩子更核心的要求就是“听话”。在学校不能和学习差的同学一起玩,不能学隔壁的孩子调皮捣蛋,不能随便听信别人的话,高考填志愿要听父母的意见,找工作要稳定……诸如此类,

如果不听就是不孝,就是辜负了他们的好。成绩好、考到名牌、找到稳定工作会成为父母炫耀的谈资。

如果孩子不听话,没有照着父母希望的模样发展,便是大逆不道,如此造成亲子关系紧张;

孩子从小得不到父母的肯定,或者性格叛逆,脾气暴躁,人际关系糟糕,影响其职场、家庭、亲子关系;或者性格懦弱,不善交流,长期处于自己认同度低的状态。

父母必须承认孩子具有独立人格,尊重孩子的人格,并发育孩子独立、自尊、自强的性格。

亲子沟通心得体会 2

计:放低姿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思考问题

当我们高高在上时,自然会与孩子拉开一定的距离,沟通便无从谈起。其实,孩子有他们眼中的世界,只有放低做父母的姿态,蹲下来和孩子站在同一个高度对话,我们才会找到许多曾经不解的答案。

由此可见,沟通的前提是父母要能够从孩子角度来想、来观察、思考孩子这么做是为什么。当我们能够更加理解孩子的时候,就不会再觉得他的举动是无意义的,就能与他很好地沟通了。

第二计:建立与孩子之间的信任感

唯有信任,才可能让孩子愿意把自己的心交给你。其实宝宝年龄越小,亲子之间的信任度越高,小宝宝看到爸爸妈妈总会伸出手让爸爸妈妈抱,这便是对于信任更好的诠释。然而,随着宝宝日益长大,亲子之间的`信任度却可能呈下降趋势。改变这一现状的更好方法便是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尊重与关怀。父母要扩大与孩子的沟通范围,除了学业,更要关心孩子的快乐与烦恼。

通常3岁的孩子已经开始拥有简单的决定能力了。这时,爸爸妈妈要有责任有意识地进行“基础教育”,让孩子开始学习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举例来说,可以让孩子自己决定穿什么衣服上幼儿园,先告诉他一些简单的穿衣规则,什么场合穿什么样的衣衫,然后再让他自己决定。如果孩子仍然穿选错的衣服去幼儿园,爸爸妈妈可以先不要指出,等孩子意识到周围人的眼光,得到“教训”后,再教导孩子“应该为自己的行为做决定”,这样体验式的学习能够让孩子成长得很快。

同时,当孩子遇到问题时,他也会知道,爸爸妈妈会像指明灯似地帮助他,站在他身旁。一方面有来自父母的尊重和理解,另一方面,当自己犯错误时又能够得到父母的指导和帮助,这种状态对于孩子而言是很棒的,而当孩子有了积极的成长心态,亲子沟通当然也会变得更为顺畅。所以,不妨让孩子做一些小的选择,练习思考能力,学习对自己的决定负责,在生活中学习思考。比如吃饭、上幼儿园、过马,爸爸妈妈都可以和孩子讨论对话,并让其学会思考,千万不要事事包办。

亲子沟通心得体会 3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家庭教育好比植物的根苗,根苗茁壮,才能枝叶茂盛,开花结果。”我国有一句古语:“合抱之木,生于毫木;人生之,起于孩提。”这就是说,人的教育起始于家庭,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终身老师。家长素质和家庭教育状况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

古往今来,做父母的都望子成龙,恨不得把自己的心都掏出来给孩子。但是,子女是不是都教得很好了呢?这可难说了。有的孩子在父母、老师等人的教育下成人成才;也有的庸庸碌碌,无所作为;也有的走向了人民的反面,与父母的希望相反,甚至遗臭万年。做家长的都强烈地爱着自己的孩子,要使孩子成才,教育方法就显得格外的重要了。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一般都较高,但是,孩子的情况往往并不那么理想。当看到孩子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后,急躁情绪产生了,也不讲究什么教育方法了。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和特点。美国著名教育家布卢姆说过:“每个孩子都有可能取得好成绩。”女儿落地,虽然我也希望将来她能出人头地,但我更明白,高尚的品格、良好的性格更是她人生道上不可缺少的,因此,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我特别注意了以下几点:

我觉得,家长对孩子的疼爱,应表现在对孩子的教育、管理上,表现在养成孩子的良好生活习惯上、学习习惯上,不应简单地流露在表情和行为上,也就是说心疼在心里。现在,孩子是家庭的中心,特别是独生子女。如果不注重自己爱的表达方式,孩子要么目中无人、自私、固执,要么没有自理能力,无论大事小事都需要别人帮忙。我不能让自己的女儿成为这样的孩子。从她刚会迈步开始,我就放手让她自己走,她摔过,哭过,我没有扶她,大声对她说:“没关系,自己爬起来。”当她要求我抱时,我告诉她要自己走。旁人指责我:“你真够狠心。”其实,作为母亲的我,何尝不想扶女儿一把,抱女儿一段,但我忍住内心的冲动,我知道女儿是要自己走的。到上幼儿园,到上小学,女儿一直自己照顾自己,有时还会反过来照顾我。看着自理能力强、独立的女儿,我由衷地感到高兴。

对孩子的教育不仅要严,而且要严得适当。作为家长,应对孩子有明确的原则要求,要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行为应有限度,不能对孩子要求过高,管得过死。如果要求过高,孩子难以达到,父母可能由望子成龙变成“逼子成龙”,使孩子在思想上受到无法承受的压力,结果只能有悖于父母的初衷。如果管得过死,他就会感到在家里没有自己应有的地位,因而产生对抗心理,导致孩子任性。家长要给予孩子适当的“自由度”,只要孩子不做危害他人或不安全的事,让孩子有自由思考、自由活动、自由发泄其不满情绪的余地。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父母如果能处处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严于律己,平等待人,和蔼可亲,以理服人,那么,在子女心目中,就可以树立起一个可敬可信的学习榜样。这样无声的教育,就会大大优于那些只说教的教育。

我教育女儿不能说粗痞话,我自己就做到这一点,从不说一句粗痞话;我教育女儿尊敬长辈,孝敬老人,我就善待自己的父母,善待公公婆婆,和公婆和睦相处;要求女儿不挑食,我就首先什么都吃……

除此之外,我平时总是怀着浓厚的兴趣询问女儿学了什么课程,上了什么课,今天发生了什么趣事,耐心地听孩子讲;当着众人表扬她,当她有错时,不当别人的面批评她,总是私下找她谈心,低声调地、心平气和地和她谈话。当女儿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我没有一味地指责她,而是鼓励她,找原因,争取进步。女儿心地善良,天真可爱,懂事,独立,有爱心。我会继续不懈地努力,用自己爱的力量支持、帮助女儿走得更远,更好。

亲子沟通心得体会 4

我的儿子现在六岁多了,上小学二年级,从他刚一出生起怎样教育他长大,就是让我很忧虑的事,作为妈妈理论上的东西我懂,闭眼抹杀孩子的权利,知道不行,但实际上孩子淘气时偶尔也不免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用一些野蛮的方法去对付他,想着孩子受过的体罚和叱责,我的心酸溜溜的,人性也许真的是二元的,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的心像钟摆似的来去,无比矛盾。为此,我有空时就会跟其他家长聊天听取一些好的建议,再买一些这方面的书籍看,事实证明,有些方法用在孩子身上确实有效果,下面我从几个方面与大家一起我教育孩子的一些粗浅看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父母要给孩子带好样,要言行一致。

家庭的生活环境、家长的榜样作用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家长要严以律已,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切不可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家里家外都要一个样。如果你在给孩子讲得头头是道,而实际行动却是另一回事,孩子自然就不会信服,就难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例如,孩子的爸爸要求孩子不要玩手机,但他自己没事就拿着手机玩,你在教育他时他就会反驳说:“为什么你们大人可以玩,而我就不能玩?”争取在孩子面前做到:不玩游戏、不网聊、不打牌。夫妻之间的相互尊重,长幼之间的关爱互敬,家庭成员的和睦相处,都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发展,你可以把没做完的工作带回家但不要把工作中的烦恼和不愉快带进家。不要随意向孩子承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答应孩子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从小培养孩子做一个诚实守信用的人。孔子讲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父母自身的行为就是命令,是真正的权威。

二、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和行为习惯。

我的。孩子一岁多时就学会了自己吃饭,一开始他对自己吃饭充满兴趣时,我就让他自己吃,虽然孩子一开始在做这件事时,完成的并不好,吃的到处都是,但我还是坚持让他自己吃,并加以鼓励他说:“崽崽真棒,今天掉的饭比昨天的少了,加油!”慢慢的就养成了吃饭不掉饭的习惯了。而且我要求他每次吃饭都必须把碗里的饭菜吃干净不许剩饭,如果饭菜装多了吃不完要提前告诉我们,请求我们帮助,不允许剩饭。所以孩子上幼儿园的表现比一般的孩子都要强,墙上的红花总是更多的。

记得有一次带孩子出去旅游,早餐是自助餐,我看见他盘子里打来的东西没有其他孩子多,我就故意问他:“为什么崽崽只打这么一点啊?”他说:“我怕吃不完浪费,那里还有好多好吃的,我想都尝一下,我吃完这个再去打一点其他的。”我当时心里有一股很强的成就感,平时要求他吃干净碗里的每一滴饭不准浪费的习惯养成了。从一生下来我就坚持让他和我分床睡,后来,五岁多的时候,我就提出要他独自睡一个房间,他开始有些不愿意,说他怕黑,我就跟他讲:“崽崽,你现在已经是大孩子了,妈妈帮你在客厅留一盏小夜灯你的房间就不黑了。”他还是同意了,头几个晚上,半夜里我总是要起来看好几次,偶尔也会踢被子,但是大多数时候都是盖好的。后来,我就比较放心了一般不会特地起来查看他是否盖好被子。

这也是我和他更值得骄傲的地方,当很多家长在为孩子分房睡的问题苦恼时,我就会很自豪地说我的孩子一直都是自己睡的,他也会经常跟小朋友说:他早就一个人睡一个房间了。我平时会让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吃饭后坚持让他自己把碗收到厨房、帮助择菜、收拾自己的书包、洗碗、收拾整理自己的东西等,做不好时,我就偷偷再翻工,但是我还是会适当地鼓励和赞赏。我们家长平时多看孩子的优点少看他的缺点,久而久之,他就能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好。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并非一朝一日就能形成,它需要我们家长不断地督促和引导,需要孩子长期的努力,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三、设立“贴苹果本”。

设立“贴苹果本”对我孩子来说是个很好的办法,从他上幼儿园开始,我就给他专门用一个本子来贴苹果,并设立多少个苹果兑换一个他想要的商品。根据商品价格的高低来规定兑换苹果的数量。例如“收好玩具”、“不乱扔垃圾”、“作业完成得好”、“字写好”等等,每天都去发现他做的好的地方,然后给他贴一个苹果,每次给他贴苹果时他都非常高兴,隔一段时间就会拿出来数一数自己得了多少苹果。所以,孩子的玩具、课外书籍、学习用品90%以上都是他用贴的苹果换来的,他为了多得苹果,就会努力表现好,长期以往好的习惯也就养成了,学会写字后,我就让他在贴苹果处记录这些小事,例如:“羽毛球打得好”、“主动跟别人问好”、“坐姿端正”等等。与此同时也学会了写不少字。

亲子沟通心得体会 5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在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上表现是否一致,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共同的愿望和一致的社会责任,要求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必须合作和交流,建立一种和谐的友情关系,从而多角度、多次地发挥教育的功能,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与家长怎样才能达到有效的沟通呢?我觉得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真诚交往,密切联系

二、尊重家长,增进理解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和家长存在许多不合作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对家长尊重不够或双方不理解而造成的,因此,在教师与家长的交往中,一是要尊重家长,尊重他们的感情,尊重他们的意见,尊重他们的人格。教师不可摆出一付教育权威的架子,或明或暗地对家长进行旁敲侧击,使家长不愿接近。二是要理解家长,并让家长也理解教师,作为家长,一般都期盼孩子成才,对孩子的成长十分关心,孩子在学校表现不好,就会觉得脸上无光,教师在与家长接触,不宜总是向家长指出孩子的缺点、短处,向家长“告状”,不要用刻薄的语言指责,挖苦学生,应从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客观地交换意见,研究互相配合教育,培养孩子的对策与办法。

三、激励帮助,搞好配合

为了使家长与教师更好地配合,教师应激励家长树立教育信心,帮助家长提高教育素养,教师应多方面了解学生家长,根据学生家长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对于后进学生家长来说,应帮助家长指定教育计划,明确教育方向。例如:我班的宇烽、云逸、兆丰等常有发现在与小朋友交往中存在侵犯性行为。事后会推卸责任或接受批评表示以后不敢了,但大都不久就又犯了。针对这种情况,我与家长进行反馈和沟通,希望家园共同为幼儿提供一个健康向上的生活空间,不要在孩子面前讲有攻击色彩的话语。并建议家长采用“转移注意”法,给幼儿予较多的\'关注,比方说:消耗能量,在孩子情绪紧张或怒气冲冲时,可以带他去跑步打球或进行棋类活动;引导幼儿经常从事这类活动有助于恢复他们的心理平衡,逐渐转移侵犯性行为。

四、以诚相待,摒弃功利

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往,是教育学生,培养学生成长的需要,不是处于功利目的,例如:有的家长把孩子送进幼儿园就是希望获得老师对孩子多一些照顾和偏爱。因此,百般讨好老师,寻找哪一位是班里的“主管”,哪一位比较好说话,就想办法或利用节日给老师:“意思意思”。倘若事后没有对他的孩子照顾好或存在误解,家长便开始论头品足,与其他家长结起伴来,言谈中表示出不满足或是做“更后发难”,使家长和老师不和谐的影子在童心中罩上阴影,本来很快乐的学习生活,随着成人的议论纷纷而留下伤痕。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应坚决反对和杜绝利和交往直接或变相收学生家长的好处的行为,以维护人民教师的形象。

亲子沟通心得体会 6

教育孩子,是整个家庭的重任,教育孩子真的需要父母从“修身”走向“齐家”,才可能向着教育的目标迈进。我今年为此专门购置了MP3和一套音响功放,把网上的经典讲解和诵读下载到MP3中,然后通过功放播放,让家中每一个人都接触到这些信息,同步学习。同时对家庭成员的生活行为进行一定的约束和规范,孩子教育需要家庭每一位成员的成长。同时,借助MP3随身听的功能,也会加速我对古文的学习进程。我发现网络上有很多传统文化的优秀资源,时间一长,我和孩子的文学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学习过程中也曾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有时候苦口婆心却适得其反的现象并不少见,也曾为此苦恼过,过后细细思索:做父母的不应该只怪孩子,也应该反思反思,看看问题出在哪里,能不能换种方式使孩子能够更容易接受一些。其实,只要有心、有创意,家庭教育同样也可以富有情趣。

孩子有了一些阅读能力之后,我便开始尝试着给孩子写一些不同内容的小纸条,哪怕只是三言两语。我把这些小纸条有时放在孩子的铅笔盒里,有时又悄悄放在孩子的玩具箱里,甚至冰箱门上、镜子上、枕头上,只要是孩子能看到、能找到的地方都曾经是他的`目标。当孩子意外地发现这些小纸条的时候带给他的是一份惊喜,同时也让他能够真实地触摸到父母对他的关注和爱心。

文字和语言有着不同的特点,语言稍纵即逝,有时候说好几遍也不一定留下多少印象,容易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而文字则克服了这个弱点,只要不把它毁掉,那么无论什么时候都可以拿出来看看,而且每看一次,感觉都在重温一遍,印象自然比较深刻。这与暴风骤雨式的训骂与呵斥相比,不仅考虑到了孩子的自尊心,也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

它不仅可以让孩子对父母有更多的了解与尊重,坚持下去说不定可以逼着你同孩子一起进步。因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纸条的内容将不再是单一的表扬啊、批评之类,逐渐会扩展到推荐一本书啊,介绍一篇好文章啊,留下一个需要动动脑筋才能回答的小问题啊,甚至包括对某个观点的探讨等等,内容开始五花八门,这对于他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也是一种帮助。如此来来往往,家庭教育同样可以增添不少乐趣。

在孩子的教育中怎么做才是对的,怎么做才是更好的,我也说不好,但对孩子的教育有的方面是共性的,有的东西又要应孩子的特别、特点而不同,在教育中既要顺其自然,又要循循善诱,在管与不管中寻找平衡点。

“加油”!“别灰心,再试一次”“你做的这件事真棒!我为你感到高兴!”……我们经常会给孩子这样的鼓励,孩子将会在我们的鼓励声中快步前进。孩子需要鼓励,我们经常鼓励孩子参加学校集体活动,回来后听他讲一讲参加活动时发生的事情,还进一步问他一些问题:今天搞的什么活动?跟谁在一起?有没有兴趣继续参加这样的活动?参加这项活动有什么收获和体会?为什么?以引起孩子的兴趣,发现问题并及时排除解决。所以说我们的每一次鼓励都是他进步的催化剂。在学习和生活的很多方面,我们都给了孩子很多的鼓励和赞赏,所以,孩子是自信的,让他有这样的积极的思想我认为是很可贵的。

亲子沟通心得体会 7

在体能方面增强了体能,对于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掌握了50米跑、跳绳、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使孩子形成体育锻炼意识,提高活动能力,内容丰富,方式灵活,使孩子更好的认识到自身的潜能,增强自信,直面挑战,勇于克服困难,有一次在练习跑步的过程中,孩子刚开始是坚持不下来的,焦明义说:“妈妈我的嗓子里有血,太难受了,我的心脏也要跳出来了”我鼓励焦明义说如果你再坚持10米,你就胜利了,挑战自己就成功了。我以为他会放弃不跑了,没想到他停顿了大约10秒的时间挑战自己成功。培养了孩子的韧性,使他在以后的生活中不轻易的放弃。后来的练习焦明义知道了梦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叫做练习,叫做不放弃。

在培养亲子感情方面,现在家长工作压力大,回家就不想动,陪伴孩子的时间相对较少,通过亲子锻炼这个活动,使家长克服了自己的惰性,陪孩子一起锻炼,拉进了与孩子之间的距离,使陪伴孩子的时间延长,家长和孩子解除情绪上的`压力,变得轻松快乐,孩子在锻炼的过程中有了家长示范和指导使孩子的经验更丰富,孩子心理得到满足的同时,也体会到了运动的乐趣,成了沟通家长和孩子之间感情的重要方式。记得初春的时候,倒春寒也是很冷的,我和焦明义都不愿从暖和的被窝中爬出来,“妈妈我们今天还要锻炼吗?”我反问道,“你觉得我们还要去吗?”“我想考虑一下”“妈妈也考虑一下”。一会焦明义跑过来说,要不我俩还是去吧。我们娘俩就这样在相互鼓励中,完成了那次的亲子锻炼。这样我们的关系变成了朋友,家长也和小朋友一样,会需要鼓励,需要帮助。充满了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

亲子沟通心得体会 8

俗话说的好,“一种好习惯决定好的命运”,因此从小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让孩子感到读书的乐趣就显得十分重要,

由于刘烁喜欢看巴拉拉小魔仙的书。所以我带孩子去书店买了一本,然后我跟孩子一起看,孩子跟我都被美琪、美雪与魔仙小蓝的精神感动了。

书中有许多人物,有美丽善良、魔法高强的小蓝姐姐,她是从魔仙堡来,到人类世界寻找魔仙彩石。凌美琪、凌美雪是两姐妹,凌美雪成绩优异,善于思考,典型的乖乖女形象,遇事冷静,富有冒险精神,乐于助人; 凌美琪性格开朗、直爽、成绩不佳;雪菲菲,魔仙百宝书智者精灵,虽然骄傲自大,但做事细心、认真,常被美琪欺负。黑魔仙小月,争强好胜,因妒忌魔仙小蓝开始修炼黑魔法,妄想统治魔仙界,甚至人类世界。更后还是正义战胜了邪恶

当美琪自告奋勇的对凌妈说:“我跟美雪留下来照顾小蓝姐姐吧!”我觉得她们俩是多么善良呀!虽然小蓝是堂堂一个魔仙,但奉命来人类世界寻找丢失的魔仙彩石,却在凌家当上了保姆,与美琪、美雪产生了很深的感情。

读完后,孩子懂得了光明一定能战胜黑暗,寻找快乐的方法就是无私的帮助别人。希望孩子从小努力学习,不怕困难,利用学到知识帮助他人,向往并追求真善美,使自己不断快乐地成长,

这本书犹如一棵魔法树,结满了奇异的爱和亲情之果;又如一缕晨光,穿越幽暗神秘的树林,照亮每个儿童的心灵。 我们应该让友谊之花绽放,让友谊之桥永远架起!书是我们人类的高级营养品,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可以让我们学到各种不同的知识,也可以也我们的心灵净化。很感谢老师组织了这样的亲子阅读活动,亲子阅读是有意识,有目的,更积极的对话形式,以阅读为基础,为父母和孩子创造沟通的\'机会,使孩子的心灵得到更多的关爱,通过阅读培养亲子关系;通过阅读,父母与子女终身学习,共同成长。阅读能力是一个人终身学习的基础和更大的本钱,希望孩子们有一个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

亲子沟通心得体会 9

收看了专家直播课后,很受启发。读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已成为全世界共同的话题。而早期阅读,也已经被全世界多个国家所重视。蒋丽芬老师把中外幼儿早期阅读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幼儿早期阅读在孩子一生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亲子共读,的确是让孩子爱上阅读的良好方式之一。通过共读,拉近了孩子和父母的亲情,激发了孩子的读书兴趣,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再来说一下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他的兴趣多种多样,要让他喜欢阅读,就要培养他的专注力,就要有良好的阅读氛围。一是家庭氛围。家庭书房、多书架和父母的亲力亲为,都会影响和感染着孩子。二是幼儿园的平台。孩子所在的直一幼每年都举办亲子阅读活动,所在班级的读书区角、和小朋友们故事绘本等,都为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和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三是社会读书的环境。城的图书馆、街头的自助图书屋等,也让孩子们在全民阅读的环境中更进一步喜欢阅读。

让孩子在亲子共读中找到乐趣、收获知识,是我们每一个家长和全社会的责任。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畅游在书的海洋中吧!

亲子沟通心得体会 10

第二,固定的阅读时间。我们把晚上8:00到8:30作为亲子阅读的\'固定时间。在此期间,孩子们已经完成了当天的作业和预习作业,家长们也完成了家务。全家人一起在书中散步,享受阅读的快乐。

现在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所以父母希望他们的孩子积极学习,丰富的知识和积极的思维。和孩子一起读书,感受书中精彩的故事和优美的词语,回味历史的沉淀,体验自然的美,探索科学的新奇和不可预知,让孩子感受阅读的乐趣。一起学习还有一个好处。父母和孩子一起经历书带来的喜怒哀乐。同样的心情让父母和孩子更亲近,彼此没有隔阂。如果遇到问题,可以及时调整方法,更好地为孩子创造学习环境和家庭环境。孩子的成长也是我们父母的重新学习和成长。从阅读中,我学到了很多父母和孩子相处的技巧,从书中我意识到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当,也会变得非凡。

现在,我的孩子可以说对书有点痴迷。他的书大多在家里的书柜里。无论是节日还是生日,他更想要的礼物都是书。我希望我能和我的孩子们一起爬上人类进步的阶梯,成为知识的富人和精神的巨人!让我们一起快乐地学习,让孩子们成为快乐的小书虫!

亲子沟通心得体会 11

当老师多年,我深知阅读对于孩子的成长无比重要。书,对孩子而言,是认识外在世界的重要渠道,我一直希望自己的孩子喜欢阅读,也期望孩子把这种愉快的经验延伸到未来的成长阶段。针对于孩子年龄小的特点,目前让孩子进行独立阅读是没法做到的,取而代子的应该是亲子阅读。我认为,亲子阅读是一种陪伴,是一种激励,同时更是一种交流。

从孩子一岁半开始,我们就特别注意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红袋鼠幼儿画报一直都是我们作为亲子阅读的首选。通过两年的亲子阅读,让我感受颇深的是:

陪孩子一起阅读,应该顺应孩子的心理特点,选好孩子爱看的`书,使他对书产生好感,在读书的过程中不要过多的限制孩子的阅读。由于孩子小不识字,我们的做法就是经常鼓励孩子把书中的所看到的事物或具体内容说出来,如果孩子没能说出来或有遗漏的我们可以提示他还有什么等等,除了孩子看到的形象事物说出来,我们还鼓励孩子把自己的想法讲出来,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交流和讨论。这样做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孩子的阅读兴趣浓了,同时阅读水平也有了提高。我觉得这是一个让孩子学会观察和想象的很好方法。除了让孩子说看到的和谈想法,我们也可以把自己看到和想到的与孩子进行甲流,引导他以后学会自己去看,自己去想。就这样一个阅读过程,我们就不知不觉地和孩子一起陶醉在书的世界里,一起享受读书带来的快乐与幸福。久而久之,孩子爱上了阅读,也和我们亲密无间,我们还体会到,在陪孩子阅读的同时,我们也充实和丰富了自己。

阅读贵在坚持。每天坚持抽时间陪孩子读书。平时只要我们睡前都会抽出一点时间陪孩子读书,讲故事。经过一段时间,孩子已经会讲很多小故事。亲子阅读不应该只是一次活动,更应该是持之以恒的常规,每天阅读既营造了和谐的亲子关系,又让孩子享受到读书的乐趣。孩子的阅读是单纯快乐的,每天与孩子一起阅读,是我们一生当中更快乐的时光!

亲子沟通心得体会 12

亲子阅读,是一种能给孩子带来无限乐趣的娱乐活动,同时,孩子从小就接触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好书,能培养他们对书的兴趣,并进而从对书的兴趣激发起对学习文学的渴望,这对孩子的后续学习是很有益处的。

、让孩子享受阅读的快乐 ,家长陪同幼儿一起进行亲子阅读,可以让幼儿体验到亲情的温暖、家庭的温馨与父母的关爱,气氛轻松愉悦,不必担心犯错误,还可以获得父母的鼓励、表扬,在听故事中获得快乐的体验,享受阅读的喜悦。

第二、亲子阅读贵在坚持。每天都要坚持半个小时的亲子阅读活动,要制定一个合理的目标和计划,将亲子阅读进行到底。

第四、要了解孩子的阅读心理,保护好孩子阅读兴趣,尽可能为孩子提供轻松自由的阅读环境。好奇、好动、缺乏耐心和持久力是孩子普遍的心理特点。他们喜欢的阅读方式是一会儿翻翻这本,一会儿翻翻那本。对此,家长不必过多的去强制他阅读,只要是孩子愿意把一本书拿在手上津津有味地翻看,家长就应该感到心满意足了,这是孩子在阅读求知的道上迈开重要一步的标志。

阅读,是孩子获取知识、开拓视野的一种方法。在唐语乔两岁左右的时候,我就开始陪她读绘本故事。记得给她买的套书是巧巧兔,这套书主要是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要自理,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等,到后来的爷爷一定有办法、蚯蚓日记、有颗星星叫爸爸、我爸爸我妈妈等,随着阅读书籍的增多,孩子渐渐喜欢上了读书。

到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给她买的书也越来越多。有中文的,也有英文的,英文绘本里,她尤其喜欢Biscuits系列丛书;有故事类的,如卡梅拉小猪变形记等,还有科普类的,比如昆虫记我们的身体等。语乔读书有一个习惯,那就是让你一遍一遍地读,我也就不厌其法地给她读,她觉得差不多了,才换另一本。到后来,我们发现,虽然不认识字,但是她能把看过的\'故事,几乎一字不差地给你讲下来。在阅读时,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她都会问我,我也会耐心地给她解释。

阅读不仅增长了孩子的知识,还提高了观察能力。当我们读爷爷一定有办法时,她不仅关注约瑟一家,她还关注生活在下面的小老鼠一家的活动;当我们读卡梅拉的时候,她会给我介绍鼻涕虫、小六子、小刺头的区别在哪里。

阅读发展了语乔的语言表达能力。由于她书读的比较多,所以在生活中,她常常语出惊人,关联词语信手拈来,用的恰当好处,并且还会活学活用。记得有一次吃早餐,她让我帮她递张纸巾,我递给她之后,没想到她来了一句“Thank you,Mummy。”突然记起,thank you和mummy是两本书上的,她给合到一起了。

对于孩子看书,我们从来不会强迫她。我平时也喜欢看书、写字,希望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冶源镇中心幼儿园搞得这次“我与孩子同阅读,共成长“这次活动非常有意义,现在每天陪宝宝读书,已经成为我们家日常的一部分,希望在阅读的道上,我们可以走的越来越远。

亲子沟通心得体会 14

多读书、读好书,对孩子一生的成长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书本,让孩子们驰骋于精神的世界中,穿梭于过去、 现在、未来,探求着大千世界的奥秘,憧憬着绚丽多彩的人生。只要有时间,我就会与女儿一起读书,和孩子一起陶醉在书的世界里,一起享受读书带来的快乐与幸福。以下是我对亲子阅读的几点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选孩子“爱看”的书,使孩子对书产生好感。在孩子学习阅读的初期,我会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些篇幅较短、印刷美观漂亮、内容丰富有趣、情节发展符合儿童想象和思维特点的图画书,如动物画册、漫画等。

二、不限制孩子的阅读方式。好奇、好动、缺乏耐心和持久力是孩子普遍的心理特点。他们喜欢的阅读方式是一会儿翻翻这本,一会儿翻翻那本。对此,家长不必过多的去管她。只要是孩子愿意把一本书拿在手上津津有味地翻看,家长就应该感到心满意足了。因为,这类表现完全符合孩子的早期阅读心理,是孩子在阅读求知的道上迈开重要一步的标志。

三、把阅读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尽可能为孩子提供轻松自由的阅读环境。人们常说,开卷有益。阅读是一种求知行为,也是一种享受。因此,在孩子渐渐长大后,家长除了需要对真正有害于孩子的书刊进行控制外,不应对孩子所读

书刊的内容、类型和范围进行人为的约束。通常,孩子所读书刊的内容范围越广越好。对此,家长只要注意观察、了解和引导就可以了,不需过多地干涉。

四、亲子共读,为孩子树立良好的阅读榜样。言传不如身教。在家里,我会尽可能多地和孩子在一起看书,做孩子的阅读榜样。同时,还经常鼓励孩子把书中的故事情节或具体内容复述出来,把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讲出来。遇到好的文章,我们会彼此推荐给对方,并讨论其中的感人之处。因为经常这样做,所以女儿的阅读兴趣就变得愈来愈浓厚,阅读水平也逐步提高。

阅读,是一种能给孩子带来无限乐趣的娱乐活动,同时,也是他们获取知识、开阔视野的一种学习方法,并且越早越好。俗话说得好,“一种好的习惯决定好的命运”,因此,从小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孩子感到读书的乐趣就显得非常必要。平时我就特意挤出时间和女儿一起读书,和孩子一起陶醉在书的世界里。一起享受读书带来的快乐与幸福。以下是我对亲子阅读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在亲子阅读中让我感触更深的是贵在坚持。

二、为孩子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让孩子尽可能多接触书籍,营造读书的家庭氛围,家人在家也经常看书,并把看书当作一种乐趣,用自己的热情来感染色孩子。同时还可经常与孩子在一起交流读书的方法和心得,鼓励孩子把书中的故事情节或具体内容复述出来。这样做,孩子的阅读兴趣就可能变得更加浓厚,同时孩子的阅读水平也将逐步提高。

三、要给孩子提供更多的阅读机会和形式。

孩子阅读的时间不能只局限于家里和学校里,也不仅仅是阅读书籍,逛书店也是培养孩子阅读的重要环节,书店里有各种各样的书,在这孩子可以随意的找自己喜欢的,从没看过的`书。这样会在不知不觉间增加孩子的知识。

【亲子沟通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高效亲子沟通范文1

关键词:亲子沟通 幼教家庭指导模式

我们幼教工作者应积极探索推广有效的幼教家庭指导模式,也恳请专家予以指导教育,关乎孩子的未来。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的起点,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灵魂,有效的亲子沟通能力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身为父母有责任也有义务学好家庭教育这门课程,不断学习家教这门艺术,提高沟通的次,使亲子关系达到更高的境界。而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作为专门的幼教机构,应该义不容辞的承担起家庭指导的职责,与家长共同担负起教育幼儿的任务,这已经成为世界幼儿教育发展的共同方向,是新教育的真正概念。因此探索以亲子沟通为载体的幼教家庭指导模式已经是迫在眉睫。

一、幼儿家庭亲子沟通现状分析

幼儿的家庭沟通氛围还不够,家长的教育理念与行为影响了教育在家庭中所起的作用。有些家长也想把孩子培养成才,也想和子女好好沟通,但在沟通中缺少方法,效果不大。这其中很重要的是家长没有真正了解孩子,不懂的孩子的需求,认为只要自己有了付出,就一定会得到回报;有些家长文化次高,教育子女的办法多,孩子的行为习惯,身心健康等发展的也好,但由于工作忙,学习紧张,很少有时间与孩子一起沟通,学习,游戏。幼儿园作为幼儿教育的专门机构,在家园合力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从现有的各种资料来看,目前人们已开始注重家庭沟通,家庭学习,但还未形成一种良好的亲子沟通的家庭教育指导模式。为此,我们应不断探索构建以亲子沟通为载体的幼教家庭指导模式,以此提高幼儿园指导家庭教育的水平和家长的家教水平,使以亲子沟通为载体的家庭教育指导更科学化,更有实效。

二、构建“家庭亲子沟通”指导模式的优势

所谓亲子沟通的家庭教育指导模式,是挑战传统的家庭模式,挑战传统的亲子关系的新概念。在家庭指导中突出家长的主体地位,创设开放的,多元化及个性化相结合的指导内容和组织形式,使家长积极参与其中,以达到多方互动,共同提高的效果。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让孩子潜移默化的高贵起来,与孩子共同成长乃至性格和谐发展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对幼儿的认知构成,高尚的情趣和思想品德的形成起到奠基作用。

三、探索构建家庭亲子沟通指导模式的途径和方法

1、开展有针对性家庭指导讲座,提高其认识。为提高家长的育儿素质,我们应根据家长受教育水平的不同,教育观念的不同,有针对性的对不同次的家长和不同年龄孩子的心理特点举办不同内容的指导讲座。丰富家教方法的艺术性,符合家长们的心理需求,会受到家长们的欢迎。

2、积极邀请家长参与班级的节日庆祝和联欢活动为家庭沟通提供现实依据和家庭教育素材。节日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大好时机,每当节日来临,我们都会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如“迎新年”,“庆六一”,“夸妈妈”等活动,同时我们邀请家长参与活动,并充分发挥家长的特长,使家长们流连忘返,更使孩子们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在活动中,家长不仅可以耳闻目睹自己孩子在幼儿园里各方面的表现,而且学到适时的教育指导方法,了解了教育的内容和次特点,使家长们从各方面认识了孩子的长处和不足,为家庭沟通提供现实依据和家庭教育的素材。实践证明,这些活动获得了促进家庭沟通的明显效果。

3、通过形式多样的亲子游戏活动,促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

4、组织家长参与教育活动,畅通家园沟通渠道。

5、积极探索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家庭沟通方式。

6、还可以开设网上家长学校,建立家教指导的沟通主阵地。

高效亲子沟通范文2

本研究旨在为家长与子女沟通提供一系列有效的策略指导,补足家长由于文化教育水平低等因素造成与子女沟通不畅、教育指导不到位的“短板”。在不断提高家庭教育效益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家庭教育氛围和亲子互动平台,激发家长开发家庭教育潜能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农村地区初级中学班促进家长与子女沟通的有效模式。为此,我们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本校七八年级学生与家长的沟通现状进行调查。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我们通过查阅文献,根据前人相关研究的条目和论述,以及听取部分专家的指导意见,编制出农村初中生与家长沟通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家长卷),从学生与家长两个角度分别调查学生与家长的沟通现状。

三、调查结果分析

1、农村初中生亲子沟通现状

2、沟通方式对农村初中生亲子关系的影响

3、学生心目中的家长角色

学生心目中的家长角色(裁判、警察、严师、朋友、保姆)与家长认为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有什么不同呢?调查显示,父母认为自己是孩子心中的裁判的,只有14.3%得到孩子的认可,28.6%

都被孩子认为是保姆;父母认为自己是孩子心中的警察的,只有7.7%得到孩子的认可;父母认为自己是孩子心中的严师的,有27.3%得到孩子的认可,42.9%都被孩子认为是保姆;父母认为自己是孩子心中的朋友的,有56.3%得到孩子的认可;父母认为自己是孩子心中的保姆的,有0%得到孩子的认可。总的来看,有半数的学生与家长认为他们之间是朋友关系,但是也有相当多的学生把自己的父母当成保姆。

4、影响亲子沟通的因素

四、讨论与建议

1、农村亲子沟通的影响因素

(1)我们学校处于城郊,家长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对亲子沟通认识上有偏差,大多数家长需要理论上与实践上的指导;同时,相当一部分家长由于工作关系,极少时间陪伴孩子,导致与子女的沟通在时间上无法保证。

(2)初中学生逐步进入或正处于叛逆期,生理与心理会发生重大变化,然而极少家长能认识到子女的青春期变化,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无法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指导与教育。

(3)当前学生的成长环境比较复杂,孩子能从多方面接触各类信息,而家长的沟通方式却跟不上孩子的变化发展。

2、目前我们采取的措施

(1)我们课题组成员积极参加关于亲子教育和亲子沟通的系统培训,积累亲子沟通方面的理论知识,以便更好地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指导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

(3)通过主题家长会、主题亲子活动等形式,指导家长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促进家长与子女的沟通与了解。

3、对家长的建议

(1)家长要加强自我学习,和孩子一起成长。首先,家长本身要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家长文化程度无论高低,都应对学习抱有浓厚的兴趣,家长勤学,子女也就会上行下效。如果父母在业余时间不爱学习,以看电视、玩手机、打麻将等消磨时间,自己不长进不说,还会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产生恶劣的影响。例如,多读一点科普读物、历史或文学知识刊物,以及报纸等。这样,既有利于提高自己,也有助于指导子女扩大知识面。

(2)时间上的陪伴。父母是孩子的未来,我们要陪伴孩子一起成长。据我们所调查,大部分的家长周末都要加班,孩子要么自己在家,要么是老人家看管,孩子的周末时间基本上是放羊状态,更谈不上陪伴了。亲子有效沟通需要具备以下互动的因素:共有的时间、同一的空间、互动的双方或三方或多方、连接点――事件,而共有的时间是首要的因素,因此建议家长尽量抽时间与孩子互动,比如说一起打打球,看场电影,共看一本等,加强与孩子的互动,才能有话题可聊,才能与孩子一起成长。

(3)调整与孩子的沟通方式。首先,要做到尊重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与孩子沟通。家里只有孩子、爸爸和妈妈,没有老师,没有领导。要认识到,孩子应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人格和尊严,他们都希望父母能够给予他们尊重和平等,希望与父母进行朋友式的沟通。但是事实却是这样的:父母讲,孩子听;父母说,孩子做。父母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来关心孩子,使得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其次,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孩子。自信心是健康成长的基石,是成功人士立足于社会的一种个人基本素质。现实中,我们很多家长都只是看到孩子自身的缺点而没有看到优点,例如有些家长经常会拿自己的孩子与人家的孩子或同班的孩子进行比较,或者是与乖巧的哥哥姐姐妹妹等去比较。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与特点,家长应更多地关注自家孩子的闪光点,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充满自信。

参考文献:

[1]郭东艳。初中生问题行为与亲子沟通的关系研究[D]。内蒙古师范,2011、

高效亲子沟通范文3

【关键词】有效沟通;幼儿园;亲子阅读;探究

幼儿园的孩子通常都没有独自认字学习的能力,还不能自主的进行学习,孩子自身的认知能力和社会的交往能力都不健全,特别是对于独立阅读的能力来说,孩子的自身的阅读能力达不到要求。如何才能让孩子体会到书中的乐趣,对于家长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所以,在有效沟通的基础上对亲子阅读进行探究,对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有效沟通概述

有效沟通就是指通过听、说、读、写等思维的载体,通过演讲、会见、对话、讨论、信件等方式准确、恰当地表达出来,以促使对方接受。这也是广义上的定义,针对具体的情况也有不同的解释。但是对于想要达到有效沟通的必备条件一般都需要做到两点,、信息发送者清晰地表达信息的内涵,以便信息接收者能确切理解;第二、信息发送者重视信息接收者的反应并根据其反应及时修正信息的传递。两者缺一不可。

然而,针对具体的父母与儿童之间的有效沟通,就要运用特殊的方法,可以运用沟通的内容,即文字;沟通的语调和语速,即声音;沟通中的行为姿态,即肢体语言此三方面进行沟通。同样的文字,在不同的声音和行为下,就会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效果。所以,对于与孩子的有效沟通,就要使此三方面有效的进行结合。

二、亲子阅读概述

亲子阅读就是指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让孩子和家长共同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在学生课外阅读当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亲子阅读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一同成长;为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读书的感动和乐趣;可以带给孩子欢喜、智慧、希望、勇气、热情和信心。

三、目前亲子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1、对于亲子阅读的理解不到位

通过调查发现,只有很少的家长人为家长认为亲子阅读适用于幼儿园,很多的家长都认为幼儿园的孩子不认识字,思考能力不强,没有必要进行亲子阅读,等到孩子上到小学之后才有必要进行亲子阅读,然而等到这时,亲子阅读的热情与参与意识逐渐的消失,亲子阅读的意义也就得不到显现。

2、环境营造不到位

在当今社会,许多的家庭都愿意为自己的住所花费大量的金钱进行装饰,但是却很少配备较为实用的书房,使孩子无法拥有能够安静阅读的环境。例如,一个家庭刚买的新房,也都给孩子配备了书架和书橱,但是书橱上却是空荡荡的,没有一本书。如果一个家庭没有一个温馨的读书环境,却想要做好亲子阅读,这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

四、基于有效沟通的幼儿园开展亲子阅读的意义

1、能使孩子们爱上书本,激发自身求知欲

儿童天生就爱听各种故事,例如格林童话故事、365夜故事、伊索寓言等,都是孩子们的更爱,特别是故事中人物或动物等的形象,孩子们会特别的喜爱。然而,因为幼儿园的孩子们因为自身年龄的限制,导致自身并没有独自能够完成阅读的能力,所以对于“听”故事来说就格外的感兴趣。亲子阅读不仅可以将孩子们引入到自己的奇幻世界中,同时还能使幼儿自然的爱上读书,帮助孩子一步一步的走进文学知识的殿堂。

2、可以帮助提高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并激发其创造性的思维发展

读书,不仅可以吸取前人的知识,同时还能启发自身的灵感,更终提升自身的创造性思维。我们可以具体的根据幼儿园的年龄特点,为他们提供一些适合的书籍,让书籍中经典的童话故事滋润孩子们的心灵。亲子阅读看起来是一个简单的阅读方法,父母负责对孩子讲,孩子听,但是在实际的阅读过程中,孩子们还有很多不认识的字,会产生许多天马行空的问题,父母无法回答。所以,亲子阅读不但可以帮助孩子们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美丽的语言,同时还能激发孩子们内心深处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使孩子们能够健康聪明的成长。长期坚持亲子阅读的孩子语言组织能力都很强,对以后的学习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

综上所述,在有效沟通的基础上,对幼儿园的孩子进行亲子阅读,是促进孩子智力发展更为有效的方法,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孩子语言能力的提高,同时还能保证孩子时刻对未知知识保持强大的好奇心,对以后孩子的学习和自身的发展都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光华。将“亲子阅读”引入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辅导的构想[J]。理论观察,2009(02):23—26

[2]许晓蓉。幼儿早期阅读指导策略浅探[J]。学前教育研究,2008(05):112—114

高效亲子沟通范文4

一、问题的提出

家庭和W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两大主阵地,和谐的家庭关系是学生心理素养发展的基础。而亲子关系被心理学家认为是家庭关系中更基础、更重要的一种关系。经调查研究发现,中职学生普遍认为家长对自己要求太高、不肯放手让自己去实践、与自己之间没有良好的沟通方法。家长则普遍认为学生就读中职院校让自己抬不起头,不了解生活艰辛、不愿意与自己沟通、不理解父母的苦心,亲子矛盾日益突出。

心理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一块重要阵地。开设中职心理课,旨在优化学生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自我、悦纳自我、协调人际关系,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若将中职心理课堂教学与学生亲子教育相结合,既可以为亲子沟通搭建平台,又可以将家长纳入中职心理健康教育中,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提升家长,用心理课堂促进亲子成长,根据亲子互动成果推动具有本校特色的心理课堂良性发展。

二、亲子心理课堂在国内外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亲子心理课堂在国外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亲子心理课堂在国内职业教育的发展

在我国,升学以成绩为导向,不太重视学生心理素养的养成。心理课虽然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在整个学科体系中常常被忽视。只有到某位学生或某个群体的学生出现问题时,才派心理教师进行心理疏导。到了高中阶段,很多中职生的心理问题集中爆发。据调查,中职生亲子问题主要表现在亲子冲突激烈、亲子沟通不足、亲子互动缺少正确的方式和恰当的技巧等方面。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职学校开始重视亲子问题,也进行了多种尝试,方式多为家长亲子讲座、亲子家长会等。由于师资、场地、时间等方面的限制,将中职亲子心理课堂形成系统,作为一门课程进行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

三、中职亲子心理课堂的探索

(一)中职亲子心理课堂教育的要素

1、亲子心理课堂的界定

所谓亲子心理课堂,就是把家长请到学校的心理课堂中,通过各种亲子互动的形式将家庭教育指导、家庭心理辅导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结合。达到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能力,改善学生家庭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和家长身心健康发展的教学目标。

2、亲子心理课堂教育教师及素养

3、亲子心理课堂教育课程建设

4、亲子心理课堂教育家长及素养

(二)中职亲子心理课堂教育初探

1、亲子沟通

良好的亲子沟通是改善中职生亲子关系的突破口。在课堂教学时,可以通过让家长和学生共同观看视频变形记,让家长产生共鸣,并敞开心扉谈谈视频里的孩子,再由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启发家长认识到自己和子女思想的不同,了解亲子沟通的重要性。游戏环节“背靠背测测你知道吗?”内容涉及生日、喜欢的颜色等问题。通过测试让家长和学生看清在沟通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更加了解对方。同时,游戏还设置了奖惩制度。奖励是对家庭良好沟通状况的肯定,处罚(让学生为父母敲背)能让家长享受到子女的贴心服务,让子女体会到感恩之心。游戏“盲人走”是一个角色互换的游戏,让子女成为引导者,让家长成为“盲人”,意在把现实生活中家长和子女的角色进行互换。在活动中,双方通过口头交流和肢体语言进行更好地沟通互动。家长会感觉到子女的成长和责任心,子女会感受到父母教导自己的不易,从而体谅父母。“大声说爱”环节可以给家长和学生一个互相沟通、互说感谢的平台,打开亲子沟通困难的缺口,拉近彼此心灵的距离。

2、职业生涯规划

中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包括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阶段,也包括了整个从业阶段。职业生涯规划不仅为中职学生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提供了前进的动力。据统计,绝大部分中职生进入中职学校后目标并不明确,大部分家长对子女未来所从事的职业也知之甚少。在进行心理课堂亲子教学时,可以播放与本专注有关的大国工匠系列视频,通过观看视频、进行讨论使家长和学生共同了解本行业需要哪些优秀品质(吃苦耐劳、工作细致认真等),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些品质。也可请从事本专注的家长或是优秀毕业生现身说法,展示职业特点,说明行业要求,为全班学生和家长提供可参照的模本,帮助学生和家长更好地进行针对性地职业生涯规划。或让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在更好地了解学生自我特质的基础上,学生和家长共同有针对性地选择本行业中更适合学生的工种,明确行业方向。

3、 青春期性教育

四、中职亲子心理课堂的几点思考

(一)对教学环节的要求

1、课堂教学主题要实在

2、课前要对家长进行了解和指导,做好准备工作

由于大部分中职学生与家长间有些较为突出的亲子矛盾,这不利于亲子心理课堂教学的开展。所以在开课前,心理教师要帮助家长和学生拉近亲子距离。如指导家长多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指导家长多鼓励学生,多倾听学生的所思所想。为了更好地开展亲子心理教学,心理教师也要对家长的个人情况、特长、工作等进行了解,将这些教学资源纳入课堂教学环节中,使课堂教学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具说服力。

3、课堂教学要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中职生亲子矛盾非一日之寒,亲子课堂需要花大量时间进行破冰和互动。一节45分钟的课不能满足这些教学需求。在心理课堂教学过程中,亲子交流往往带有私密性,需要独立的教学空间,给家长和学生一个更为安静、安全的空间。

5、课后要进行效果追踪巩固

单从心理课堂本身看不能体现亲子教学的效果,必须结合课后的效果追踪巩固,让中职亲子心理课堂的成果真正落到实处。

(二)对心理教师的要求

1、要求心理教师团队合作课堂教学

中职亲子心理课堂面对众多家长,家长的个人素质也参差不齐。所以在进行教学准备时,心理教师们要团队作战,多方面、多渠道了解授课班级的学生和家长,准备多套教学方案,以应对课堂突况。由于课堂参与人员众多,光靠一位心理教师,很难把握住整个课堂。要形成一位心理教师教学、多位心理教师辅助的教学模式,才能充分调动整个心理课堂。

2、对心理教师的提出更高要求

中职生亲子矛盾引发的原因多种多样,表现形式也各有不同。这就要求心理教师运用心理知识寻找矛盾根源,运用专注技术加以解决,这对心理教师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课后的效果追踪巩固也需要心理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运用多种专注方法进行资料的收集整合。

(三)现实中的一些问题

1、工作量过大,无法全面铺开

每一次中职亲子心理课堂的开展,都需要课前调查、制定方案、(专注指导)、上课、n后反馈、课后追踪等环节,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人力。

2、家长难请

中职亲子关系冷漠很大原因是因为家长缺少对学生的关心,所以在邀请家长时,家长难请成了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个问题在三年制和提前批的班级里尤为突出。而这批难请的家长又是亲子问题更严重、更需解决的群体。家长难请使亲子心理课堂教育与指导的效果无法按计划达成。

高效亲子沟通范文5

【关 键 词】亲子沟通;生态发展观;积极心态;父母学历

有关亲子沟通的研究一直都是学术界经久不衰的议题,不论是质性研究的归纳演绎,还是定量研究的实证数据,都一再强调亲子沟通在孩子健康成长以及构建和谐家庭等方面的重要性。但是据调查数据数据显示,在亲子关系的测评指标中,与亲子关爱、亲子包容、亲子互助等测评点相比,中学生在亲子沟通测评点上的得分依旧较低,他们能够关爱家人、积极关心家人的身体健康、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宽容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失误等,但在遇到困难或者有心事的时候,却很少愿意主动找父母诉说,把父母当做自己的倾诉对象进行沟通,亲子沟通不尽如人意。本文以生态发展观为理论基础,并与定量数据相结合,试图提供一个广阔的视角和框架来探讨亲子沟通在青少年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及其影响因素。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概述

本文以生态发展观为理论工具来阐述文章的主要观点,所以相关概念的界定以及数据的统计、分析和解释都将置于生态发展观的理论视角之下。

1、 生态发展观。生态发展观是在一系列强调环境作用的理论观点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在关注环境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把生态学思想引人发展心理学,使有关个体成长和发展的研究更多地聚焦于现实环境中活生生的个体,认为行为的改变是个体与其环境互动的结果,用符表示,即Kurt Lewin所提出的经典方程式:B=f(PE)。B代表行为,P代表个人,E代表环境,当我们看待个体的某种行为表现时,必须给予P和E两个元素相当的重视,并且对于两者的互动也应格外重视。生态发展观的三大理论主题为:(1)有机体处于复杂的系统网络中,既不能孤立存在,也不能孤立行动,处于一种关系性的存在中;(2)所有有机体均受到来自内部动因与外部动因的交互影响中;(3)环境塑造着个体,个体也主动塑造环境,达到并保持与环境的动态平衡,就是个体的发展过程。所以,生态发展观有关发展的概念与传统进化论下的发展也有所区别,它将发展定义为一种个体寻求平衡与适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不断与外界适配,寻找平衡点,而平衡是暂时的,寻求平衡才是始终的。

布朗芬布伦纳作为生态发展观的代表人物,在一系列学者的研究基础上形成的人类发展生态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动态、广阔的视角来看待个体与环境以及它们之间的互动。他在强调个体与环境互动的双向性以及个体在互动中对环境的主动建构性基础上给予了环境一个更大的概念。他研究中的环境并不限于单一的直接环境,而是可以延伸的,不仅包括这些直接环境的连接,而且来自周围更大的环境所发散出来的影响,这个生态环境可以想象为同心圆,一包围一,按照其对个体的影响由直接到间接的程度可以称为微观系统、中间系统、系统和宏观系统。

微观系统是指发展中的个体,在一个具独特物理与物质性质的环境中所经验到的活动、角色和人际关系模式。其中的环境是指人们可以自然的面对面互动的地方,例如家庭、托儿所、游乐场等等,而活动、角色和人际关系这些因素则组成了微观系统的成分或建构元素。微观系统是对个人行为的影响更直接的系统,也是传播社会文化更直接的渠道。

中间系统是指由一个发展中的个人活跃参与其中的两个或更多个环境之间的连接。例如,对儿童来说,即家庭、学校,以及邻近社区的同侪团体间的关系;对于成人而言,即家庭、工作及社交生活间的连接。一个中间系统乃是一组微观系统的系统,当一个发展中的人进入新环境,中间系统就被形成或延伸了。

系统指一个或多个发展中的个体未主动参与其中的环境,但其中所发生的事件却会影响到个体所在的环境,或被其所影响。例如,对幼儿而言,系统可能包括父母工作的场所、兄妹上学的班级、父母的朋友圈、地方学校委员会的活动等。宏观系统指在较其底的系统(微观、中间和)之形式与内容上的一致性,其存在于或可能存在于次文化或文化整体的析,包括在这些一致性底下的信念或意识形态。宏观系统是一个文化系统,涵盖了社会的宏观面,如价值取向、风俗习惯、生产生活、经济政策等各方面。①

2、 亲子沟通。亲子沟通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特殊的人际交流过程,是父母与子女之间交流思想、情感、信息、观点、态度的互动过程。良性的沟通状态能够达到父母与子女之间思想的交流和情感的升华。亲子沟通是在亲子关系基础上的父母与子女的互动过程,家庭的教育功能体现在亲子关系中,亲子沟通是这种功能的作用机制。②生态发展观强调个体与环境互动过程中的双向性,亲子沟通必然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影响,但将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及影响程度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孩子在沟通过程中的主动性。父母倾尽全力塑造积极的互动模式,孩子也需要愿意将父母看做朋友,能够积极回应父母,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想到父母并寻求帮助,这样才能够打造良性的亲子沟通模式,使父母成为自己成长上的优势资源。所以本研究将把孩子是否愿意主动与父母沟通、把父母作为朋友讲述自己的心事,作为沟通状态是否良好的评价指标。

二、定量部分的研究设计

1、 研究工具和调查对象。本研究所使用的量表除去人口变量题之外,其余均为李克特五分量表题,所以,学生在每个测评点上的平均分取值均为1-5分,分值越高,表现越好。本文根据研究需要选取了量表中与研究有关的题目和其相应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选取题目除2道人口变量题之外,其余均为李克特五分量表题,量表具备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2、 测量数据的呈现。

(1)亲子沟通的现状。

(2)亲子沟通对孩子心态的影响。

(3)父母亲学历对亲子沟通状况的影响。

ANOVA表

在探寻亲子沟通的影响因素时,生态发展观会给我们提供一个十分广阔的思,本文在亲子沟通的诸多影响因素中选取了父母亲学历作为自变量,进行了统计分析。为保证数据的有效性,样本选取时将是否知道自己父母学历作为筛选条件之一,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明确知道自己父母学历的学生。

生态发展观注重个体与环境互动的双向性以及布朗芬布伦纳为我们提供的大环境视野不仅让我们拥有更庞大的视线来看到每时每刻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个体发展的多种环境,也让我们愈加重视个体以自己的方式操控自己环境的能力。本文以生态发展观为视角,结合定量数据,展示了环境影响个体,个体塑造环境这个环环相扣的网状结构中亲子沟通对个体成长的重要意义,同时利用父母亲学历对亲子沟通状态影响的数据来试图说明巨观系统对亲子沟通的影响。

1、 结合数据,论述亲子沟通对个体发展产生的重要作用。微观系统的定义中有一个关键词为“经验到”,这鲜明地指出布朗芬布伦纳的环境不是指客观的环境,而是指个体觉知到的环境,他指出对人类行为及发展影响深远的外在力量很少可以被客观的物理情境与事件描述的完全,环境中对塑造心理成长轨迹更有力的面向,绝大部分都是在特定情境中对个人有意义的部分。换言之,他着重于人类所觉知到的自身在其中并与其互动的环境。来自于Kurt Lewin的观点也指出,更能适当地科学化地了解行为与发展的环境,并非所谓的客观世界,而是个人心中所呈现的世界的现实情况。①所以,生态发展观认为与个体产生相互作用的环境始终都是个体根据自身情况主动建构出的环境,而个体自身的特质势必会影响个体对所面临的环境的建构,比如在沙漠中,面对不小心洒了半杯的水,乐观的人会说:“真幸运,幸好我们还有半杯。”悲观的人会说:“怎么办,没水了怎么走出去。”

生态发展观将发展定义为个体寻求平衡与适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环境影响个体,个体需要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塑造环境,才能达到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与适应,而个体是否能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对环境产生怎样的建构,积极、正向的建构将会促进个体发挥主观性的能动度,而对环境的积极建构势必需要个体拥有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负性环境的冲击,积极的心态会影响个体对环境的觉知,引导个体看到困难中的曙光,从而使其不会把自己的境遇看得太过悲观,并更终能充分发挥主动性以克服困难达到与环境的动态平衡,促进个体的发展。而亲子沟通作为影响个体发展的微观系统,其良好状态将会对个体积极心态的形成产生直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的数据分析部分也鲜明地呈现出,亲子沟通的不同状态对个体心态的积极性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亲子沟通状况更好的同学其积极心态明显好于沟通存在问题的同学,他们在面对负面情绪时能更积极地想办法排解,遇到困难的时候能更勇敢地面对,别人优异的成绩能刺激他更努力地奋斗。所以,良好的亲子沟通能让孩子拥有积极的心态,继而让他们对自己面临的负面环境产生积极的觉知水平与建构能力,从而发挥主动性与环境间达成平衡,更终实现健康成长。

2、 利用数据,分析巨观系统对亲子沟通产生的影响。布朗芬布伦纳在人类生态发展学中提出的环环相扣的四个环境圈让我们对环境有了更深、更广的理解,让我们看到了每天生存于其中的巨大的网状环境,认识到生活中一些微小的事物都有可能对个体的发展产生影响,意识到之前生活中从未想到过的一些连接与关系。但就是如此庞大的关系网让布朗芬布伦纳的研究存在必然的缺陷,因为涉及到的环境因素太过庞杂,所以无法一一做出实证来说明各种环境对个体产生必然的影响,也无法设计出精确的、不受任何因素影响的实验来验证某一独立环境对个体产生的影响,布朗芬布伦纳本人在人类生态发展学一书的前言部分对自己研究的此种缺陷也表示遗憾和无能为力,所以,他基本上都采用别的学者设计精良的相关实验来说明自己的某些观点,证实生活中的某些联系。本文也无法将影响亲子沟通的所有因子穷尽,只能应用仅有的数据来呈现父母学历对亲子沟通的影响。

数据部分的结果可以明显看出,父母亲学历的不同会对亲子沟通的状态产生不同的影响,尤其是母亲学历的高低对亲子沟通状态的影响十分显著,母亲学历越高,孩子在亲子沟通过程中的表现就越主动和积极。虽然学历被看做是父母亲的一种特征,但学历本身承载的和带来的却不只是一个符。学历不同,接受教育的时间、内容、质量等也就不同,这些都会影响他们看待事物的观点与行为方式。比如对父母亲学历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之后发现,父母亲学历之间的相关值达到0.667、存在显著正相关,这就说明学历的高低会明显影响一个人的择偶标准。所以,不同程度的教育背景必然会形成不同的亚文化圈,而每个亚文化圈又会有自己独特的意识形态与文化背景。当父母与子女沟通时,这种意识形态必然会影响他们与子女沟通的理念与方式。学历越高,接受教育的时间也就会越久,随之占有的文化资本也就越丰富,看待事物的观点和处理事务的方式会更符合时代的需求,在他们与子女相处的过程中,会采用更加符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沟通理念和方式,会让青少年更加愿意主动与他们交谈,把他们当做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朋友。学历不只是一个标志,更代表着父母亲被影响过的文化背景和接受过的意识形态。如果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为什么会存在不同文化程度的的人群,每个人群又为什么会产生各自的特点,这些都与整个社会的教育体制、社会制度、时展等一系列因素有关,所以透过学历,应该看到巨观系统对亲子沟通所产生的种种影响。

四、生态发展观视角下改善亲子沟通现状的相关对策及建议

1、 重视微观系统,改善亲子沟通的现状,形成良性的亲子沟通模式。通过以上数据及分析,我们看到了亲子沟通作为微观系统的一份子对孩子成长产生的直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首先应该在观念上重视亲子沟通,从而着力改善亲子沟通缺乏的现状。其次,需要采取相关措施来提高亲子沟通的质量,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形成良性的亲子沟通模式。比如,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真诚地去了解自己的孩子需要什么,信任他们,关爱他们,采取平等、和谐、共情的方式与他们沟通,只有父母真正把他们当做朋友,他们才会敞开心扉,愿意把父母当做更亲密的朋友,心底的秘密。家庭是一个人更紧密的纽带,父母需要用心缔造孩子信任的避风港,让孩子拥有乐观的心态,在阳光下健康成长。

2、 放眼巨观系统,找寻沟通缺乏的症结,构建孩子健康成长的家园。通过对学历影响的论述,不仅要让大家看到学历对亲子沟通产生的必然影响,也希望通过这一点引起大家对其他可能影响亲子沟通状态的因素的重视。巨观系统包含的因素太广,学历只是其中小小的一点,家乡的风土人情、经济状况、地理因素,父母亲的职业特征等等都有可能成为影响亲子沟通的因素。在看待沟通现状缺乏的问题上,我们必须拥有开阔的视野,细心找寻症结的所在,然后尽力改善,努力构建出孩子健康成长的家园。如果父母倾心倾力但依旧没能如期所愿,在面对危险环境时孩子缺乏主动平衡的心态和能力,更终导致行为失衡时,切莫将全部原因归结于孩子,因为布朗芬布伦纳的环境圈告诉我们任何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并左右个体行为的产生,所以问题可能滋生于其中任意一个系统,需要我们耐心找寻。

注释:

①布朗芬布伦纳。人类发展生态学[M]。台北:心理出版社,2010,7:23-28,24-25、

②魏然。改善中学生亲子沟通状况的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2005、

③F值是几个样本所得数据情况的差异检验值,F值越大,表明几个样本的差异越大,反之亦然。

④P值是对F检验差异的标识,P

参考文献:

[1]布朗芬布伦纳。人类发展生态学[M]。台北:心理出版社2010.7初版。

[2]魏然。改善中学生亲子沟通状况的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2005、

[3]廖敏。长沙城区小学生亲子沟通现状调查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2014、

[4]桑标。生态系统观视野下的学生心理健康发展[J]。心理与就业辅导,2003,11、

高效亲子沟通范文6

与初中孩子有效沟通的方法1、善于寻找、安排和孩子交流、沟通的时间。

在亲子交流中父母处在一个相对主动的位置,所以作为父母要善于寻找、安排和孩子交流的时间。比如可以利用和孩子一起外出逛街、购物的时间和孩子交流。也可以在家里建立“无电视日”,就是规定某一天(这一天应当是家人的时间都相对比较宽松,比如周六、周日)家里的电视不能打开,一家人就利用这天的时间在一起聊聊生活中的快乐和失意,听听彼此的打算和想法,在没有干扰的时空里用心去聆听彼此的心声,用心去感受真情、关爱和幸福。有的家长可能工作很忙,也没有固定的休息时间,而孩子可能在寄宿学校读书休息时间比较集中,这时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集中休息时间来安排自己的工作日程,事先把自己的工作日程安排好,在孩子集中休息的时间空出一至两天的时间来和孩子在一起。

与初中孩子有效沟通的方法2、要尊重孩子,相信孩子。

作为家长,我们往往总是习惯性的把孩子当作“孩子”,而孩子随着年龄的增大会越来越强烈地希望成人把自己当作一个“大人”,希望自己能独立地做事,希望自己被尊重、被信任。要想有效地与孩子交流沟通,我们就需要尊重孩子,在非原则问题上给孩子更多的自主空间,让孩子自己试着决定自己的一些事,让孩子独立去经受一些事,因为孩子总是要长大的。也许我们能通过自己的参与或替代让孩子少走一些弯,少受一些苦累,但我们不可能永远的参与或替代,更无法替代孩子的成长。对于我们赞同的事情,我们要尊重孩子;对于我们不赞同的,如果孩子选择了而且不会给孩子或者他人造成伤害,我们也应当尊重孩子的选择。当孩子和我们交流的时候一定不要一边做事一边听孩子说,而应当停下自己手中的事情认真地听孩子说完,或者让孩子先等一等,等自己把事情做完再听孩子说;对于孩子的问题要认真地回答不要应付了事、心不在焉。

与初中孩子有效沟通的方法3、要平等交流,放下家长的架子。

随着社会知识的积累和信息渠道的多元,有些时候孩子了解到东西我们并不一定了解,孩子的一些想法和做法我们可能也无法理解甚至难以接受。在出现观念冲突的情况下孩子可能会和我们“理论”,有些时候可能我们占不了上风,这时我们切忌拿出“老子的威风”——“小子,我说不行就是不行!”,“没长几天你就觉得翅膀硬了,我告诉你,你还嫩着呢!”在跟孩子的沟通中,我们越是端出家长的架子跟孩子的沟通就越容易出现问题,我们应该把自己放在和孩子同样的高度上,像朋友一样和孩子去探讨,在探讨的基础上引领孩子而不是拿出一条道“咣叽”扔到孩子面前,说:“就这一条道,你走吧!”只有彻底放下家长的架子我们才能真正走进孩子心里,才能听到发自孩子心底的声音,从而实现亲子间的顺畅、有效沟通,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与初中孩子有效沟通的方法4、要善于倾听,注意沟通的方式。

沟通是一个双向的互动过程,在于孩子沟通中要想顺利、有效,能否理解孩子的意思以及自己在沟通中带给孩子的情感体验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沟通中家长要善于倾听,在倾听中了解孩子在想什么,在关注什么和需要什么。这样不仅在需要时能够给孩子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也会使以后的沟通更加顺畅。当孩子跟您诉说时,在认真听得同时您也应当用有声语言、肢体语言和表情神态给孩子适当反馈,让孩子感受到你很关心他(她),很重视他说的问题,比如“是吗”、“后来呢”“嗯”、拍拍孩子的肩膀、看着孩子点点头等。

亲子沟通是一个情感渗透其中的包括信息传递和接受的互动过程,不同情况下,面对不同的问题,我们跟孩子的沟通方式也需要有所调整。坐下来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是更常用的一种直接沟通方式,但有些时候尤其亲子之间出现矛盾和冲突的时用这种方式可能就很难保证沟通的效果。这时候我们可以选择书信等间接的方式与孩子沟通,通过书信的方式把你的想法、看法以及为什么是这样告诉孩子。当然,如果你的确做得不对,也应当诚恳地向孩子道歉(记住,做错事时向孩子道歉不仅不会降低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反而会使提升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会使亲子关系更加密切)。同时,在书信中也不要忘了告诉孩子“妈妈(爸爸)爱你!”“等待着你的回信!”。随着科技的发展,除了书信之外,电子邮件、博客等也同样能在亲子沟通中派上用武之地。

高效亲子沟通范文7

你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良好的沟通,是双方的对话,而不是一方对另一方说教。当然,任何时候培养新习惯都不晚,不过必须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播下亲子沟通的种子。随着你倾听与述说方式的与时俱进,沟通的种子会发芽成长。哪怕对自己进行一点细微的调整,你与孩子之间的沟通都可能出现神奇的变化,它甚至能改变你与孩子之间的相处方式。

我认识一些很棒的妈妈,她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尝试与孩子沟通。她们问一些问题,然后停下来听孩子回答。孩子能清楚地感知到大人对他的尊重和理解,并在潜移默化中也学会尊重和理解父母。毕竟,亲子关系是建立在双方的沟通之上的。

与孩子的沟通技巧

下面一些亲子沟通的技巧和窍门,记住这些要诀,无论你的孩子年龄多大,他都愿意与你进行有效的沟通。

1、在未与孩子深入沟通的情况下,切勿不分青红皂白地指定这样那样的条条框框。

2、立下的所有规矩,其惩罚措施必须合情合理,罪罚相当。

3、虽然每个人都有发脾气的时候,但不要动不动就破口大骂,勃然大怒。

5、不要把孩子当傻瓜一样哄。

6、注重倾听中的互动,即听了孩子的述说后,及时用他能够接受的方式给予反馈。这样做的目的是向孩子表明,我们在认真听他说话,我们理解他刚刚所说的话,而不是只愿意听我们想让他说的话。

7、永远不要有这样的想法:我不能让你占上风,因为我是你妈,我永远是对的。一个家,哪怕算不上彻底民主,也绝不能有强权的独裁做法。

8、孩子有权拥有自己的隐私,要尊重其适当的私人空间,除非有什么特殊原因。妈妈在进入孩子的私人空间之前,要先征得同意,这有助于与孩子建立互信。

9、如果要教训孩子,父母也要解释清楚为什么刚刚那个行为是不对的。当然也要给孩子辩驳的机会,但辩驳并不代表可以逃避惩罚。

10、在解决问题、建立私人空间、触犯规矩时应受到的惩罚等方面,父母都更好征求孩子的意见。

11、要多顾及孩子的感受,多问些问题,创造安全的氛围,让孩子知道他可以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那么孩子就会畅所欲言,亲子之间的鸿沟也就缩小了。

12、当双方发生冲突时,给孩子机会,让他说出自己的感受,而不是苛求他此刻仍保持理性与你谈话。通常,冲突发生后,应该给对方一些时间好好冷静一下,静下心来才会更容易进行双方的沟通。

有效的沟通还包括态度上的要求,在沟通过程中,父母的态度一定要坚定不移、充满关爱、谆谆善诱、应对有度、和蔼可亲,要做到这些,你还必须有勇气自嘲和向孩子道歉。孩子跟我们一样,都希望有人倾听自己的心声。学会倾听孩子的诉说,他才愿意跟你说话。

高效亲子沟通范文8

案例展示

唠叨“凶爷爷”让孩子又恨又怕

期中考试成绩公布,浩浩只考了70分。回到家,爷爷问他考了多少分,浩浩支支吾吾不敢说,爷爷立马火气就上来了:“把卷子拿出来,我看看!”浩浩吓得不肯给,爷爷一巴掌拍在浩浩头上,一把抢过了卷子。

看到卷子,爷爷的火气更大了:“你怎么搞的?怎么才考了70分?这么简单的题目怎么会算错!这两天的练习白做了啊?现在这么笨,长大了你能做什么事?”爷爷火冒三丈,浩浩低着头一声不吭。爷爷又骂道:“傻站着干什么!赶紧给我复习去!下次考不到90分,别回来见我了!”浩浩默默走进房间,整个晚上都没说话。

第二天,爷爷感觉昨天对孙子太过火爆,就想和孙子套近乎,于是和孙子掰开揉碎了正说、反说,讲了一个多小时的道理,浩浩站在边上应和着,但也不知道是否听进去。

孙子成绩考差了,爷爷先发火,再讲道理,孙子还是考差了……如此恶性循环,孩子丝毫没有进步。

点评

在隔代教育中,祖辈们常常忽视与孩子们的非语言沟通,只有干巴巴的语言沟通说教,着急起来还会大声呵斥甚至打骂。这不仅让孩子和自己产生隔阂,也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巨大的阴影。

情感因素在教育孙辈的过程中会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运用拉手、拍肩等肢体语言可以让信息传递的渠道变得多样,让孙辈不反感祖辈的说教,对祖辈的话能够听得进去,避免祖孙关系的对立。

“黑脸”妈妈和“白脸”奶奶

奶奶通常会走到圆圆的身边,蹲下来微笑着对圆圆说:“圆圆,到奶奶这儿来。”奶奶的微笑与妈妈黑着脸的阴沉形成了鲜明对比,圆圆自然就走到奶奶边上,奶奶一把抱住圆圆,一边摸着圆圆的头一边说:“圆圆乖,要听妈妈的话知道吗?”过了一会儿圆圆对奶奶说:“奶奶对我更好了,其实我很乖的。”奶奶也微笑着点头。圆圆和奶奶的关系越发融洽,有什么心里话也找奶奶说,慢慢也变得懂事起来。

点评

年幼的孩子通常会存在一种心理上的“肌肤饥渴”,他们很渴望长辈的抚摸与拥抱,因为孩子能从长辈的动作中,了解长辈是否在意自己。奶奶的拥抱让圆圆感受到长辈的关爱,对孩子是非常大的满足,也是更好的沟通方式。

圆圆的妈妈显然采用了相反的方式,对孩子的任性调皮只是一味地批评指责,在批评无效后,又采取了更为极端的方式,如果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采用鼓励和引导的方法,孩子自然对长辈会有好感。

掌握肢体沟通技巧 改变祖辈刻板形象

抚摸:孩子伤心的时候,祖辈在用语言安慰孩子的同时,抚摸孩子的正规、肩部,这样会让孩子感到一种舒缓的感觉。

拥抱:祖辈对孩子的拥抱实则就是把孩子抱起来,这一条对哭闹的孩子特别有效。在拥抱的同时,轻轻抚拍孩子的背部,缓解孩子的情绪。

点头:孩子做了正确的事,祖辈点头给予鼓励,点头要配合微笑进行,或者加上一句:“真棒!做得好!”

姿势:与孩子交流时,可半蹲着,抬头微微仰视孩子,把手放在孩子的肩头,给孩子稳重但不呆板的形象。

表情:不露怒色,以慈祥的表情对待孩子的错误,以微笑的表情对待孩子的成绩。让孩子从表情中得到正面的信息。

TIPS:肢体语言沟通的重要性

语言学家艾伯特·梅瑞宾的研究表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高达93%是通过非语言沟通进行的,只有7%是通过语言沟通进行的。而在非语言沟通中,有55%是通过面部表情、形体姿态和手势等肢体语言进行的,只有38%是通过音调的高低进行的。因此,他提出了一个著名沟通公式:沟通的总效果=7%的语言+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由此可见,肢体语言在沟通过程中是多么重要。

肢体语言——人际沟通的桥梁

一、跨文化的肢体语言,显示其重要性

我到俄罗斯旅游,在莫斯科火车站看到一个温馨的场景:车厢门口有五个人,一对老年夫妇、一对青年夫妇、一个在年轻妈妈怀中的婴儿。这五个人时而拥抱在一起亲吻,时而是年轻夫妇相互间的拥抱和亲吻,时而是老年夫妇相互间的拥抱和亲吻,时而是老年夫妇拥抱和亲吻年轻的妈妈和她怀中的孩子,时而是老妇人拥抱亲吻年轻妈妈,时而是两个男人之间的拥抱和亲吻。

他们相互拥抱、相互亲吻达半小时左右,当火车的汽笛声响起,年轻妈妈抱着孩子上了火车。我才读懂了他们的故事:他们是在送别。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亲密的肢体语言留下了温馨的记忆,展现浓浓的亲情。

二、深度解析亲子沟通中的肢体语言

肢体语言是指人体的头、眼、颈、手、肘、臂、身、胯、足等器官的动作和形态,用这些器官传达思想、表情达意的一种沟通方式。

微笑和拉手,拉近两辈人的心理距离。

“黑脸”妈妈与“白脸”奶奶的故事中,奶奶对小孙女的微笑,属于肢体语言的一种。这种肢体语言让调皮的犯错误的小孙女能从恐惧中恢复平静,在奶奶的微笑中得到一种安全感,肯向奶奶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听从奶奶的教诲,有改正错误的勇气,肯努力做事。这种微笑和拉手的肢体语言,传递着关爱与温暖,拉近了两辈人的心理距离,有利于对下一代的教育。

拥抱、鼓掌带给孩子满满的幸福感。

对幼小的孩子经常给与拥抱,孩子会有安全感和幸福感。肌肤相亲,永远是家人区别于其他关系的重要标志。当孩子有一点小小的进步时,家长要及时鼓鼓掌,表示鼓励,表示为孩子的进步感到高兴。这个小小的肢体语言,会让孩子满足,会让孩子有前进的方向。

用姿势、动作表达对孩子的重视和肯定。

“唠叨爷爷让孩子又恨又怕”中的爷爷,要学会与孙子用积极正向的肢体语言进行沟通。打孩子是一种负面的沟通方式,只会产生消极的逆反心理。

爷爷应该听听孩子犯错误时的想法,听孙子讲话时的肢体语言不妨如下:眼神要平静地注视孙子,让孙子感到爷爷的友善和诚恳,让孙子感到被爷爷接纳的感觉,从而让孙子感到自己对爷爷来讲有价值感。

爷爷在听孙子讲话时,身体要向前倾,表示对孙子的注意,对孙子讲的话感兴趣。如果孙子讲的话有道理,爷爷还要不时地点点头,表示一种肯定。当孩子对自己的失败表示沮丧时,爷爷要拍拍他的肩,给他一种支持,希望他振作起来。

倾听比说道理更重要。

高效亲子沟通范文9

关键词:亲子活动,小学,低段教育

每当听到这些话,我越感自己身上的担子很重。作为家长,他们完全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缺乏参与孩子教育的意识,家长应看到,儿童既是自己的子女,也是国家的未来,自己有责任与教师合作共同培养孩子。

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与家长、教师与家长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使互相之间能够进行密切的交流呢?笔者认为让亲子活动课程走进低段小学课堂,让家长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激发家长积极与学校、教师合作的态度;也可以促进亲子关系健康发展;亲子活动能帮助家长建立主人翁意识,了解教师教育理念的一种好的途径。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工作实际,就亲子活动课程在小学低段教育中起的作用,做些说明。

一、亲子活动增进学生交往,帮助低段学生提高适应能力

一年级学生刚进学校,对什么都很陌生,有的学生会出现精神高度紧张的现象,还有的会出现焦虑、情绪郁闷的现象。怎样才能使他们尽快的进入小学的学生生活呢?亲子活动正好在这飞跃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孩子们在父母亲人的带领下,参与老师们组织的活动中,逐渐对学校的环境、老师们有了了解。使孩子在活动中走出了原有的生活圈子,结交了许多新朋友。在活动中开阔了眼界锻炼了能力。提高了学生主动适应周围环境的意识,开始了人生更初的各种尝试。

二、亲子活动增进家校合作,引导家长更新教育观念

在亲子活动中,让一些有育儿经验的家长对其他家长进行再教育,让家长树立科学家庭观念,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造就因教育而美好的亲子关系,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方式。

如:我们班有一本阳光家长漂流日记在日记中家长可以介绍自己的育儿经验,讲讲和孩子之间的趣事,说说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小故事,也可以议议学校班级的建设,还有自己在育儿中的困惑,大家集思广益,互学互鉴,在这里许多家长改变了自己对小学低段的认识。开始很多家长都认为一二年级没有关系,以后大了,懂事了,成绩就会提高的。在这本日记中家长认识到了一二年级是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也愿意配合老师搞好教学质量。

三、亲子活动增进家庭成员关系,促进低段学生健康发展

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将对孩子终身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亲子关系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态度行为、价值观念及未来成就,但由于现代社会中,家长的压力较大,被自身的一些问题所缠绕,就会产生情绪不稳定,对孩子的态度较急躁,导致亲子关系比较紧张,缺乏应有的和谐、愉悦。还有些家庭,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小孩,对孩子过分的溺爱,这种亲子关系也是不正常的。由此可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健康的亲子关系是多么的重要,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不仅有益于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促使亲子关系健康发展,同时对幼儿本身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促进和影响作用。

如:我在学生一年级元旦节时,邀请家长参加班上亲子主题班会,让家长感受到孩子在成长,特别是亲子运动会,许多家长参加完后都感慨万千,觉得自己好久没有这样开心地笑了,仿佛间自己也回到了自己的童年,回到了那无忧无虑的童年。家长们说:想想自己整天都在忙碌自己的事情,真是没有拿出太多的时间和孩子快快乐乐做游戏,真真心心交流,认认真真倾听孩子的想法。特别是在运动场上,家长和孩子们齐心协力完成一项游戏时,我们看到孩子们脸上那开心的,那快乐的笑容,我们知道这种笑容就叫幸福!

四、亲子活动增进家长间的相互理解,为低段学生搭建沟通桥梁

古希腊某位哲人曾说过:感情是由交流堆积而成的。任何一种感情的升华都有赖于交流。血浓于水,亲子之情虽是与生俱来,但由于现代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现在大多数父母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工作及不断学习、提高中。陪伴自己孩子的时间较少,从而造成对孩子了解不全面,不客观。出现“护短”行为。当孩子间在学校发生了争吵、打架等行为时,家长总觉得自己孩子没错,把责任归咎于别家孩子。这样“护短”不仅给老师、家长的教育带来了阻力,而且使孩子滋生了许多不良习性。亲子活动的开展可以有效地消除家长“护短”会让孩子沿着正确的道发展,提高家庭教育的实效性。引导孩子和家长双方更好地交流,促进家长和学校更好地沟通,加深老师和孩子之间的感情,达到家长与孩子互动、师生互动、家校互动的良好效果。

如:我班有这么一个家长(奶奶)总是觉得自己孩子全是正确的,当老师批评他孩子时,他认为老师不爱他的孩子;当有学生和他的孩子发生冲突时,他会毫不犹豫去辱骂其他学生,有时甚至动手打其他孩子。让我头痛不已,其他家长也怨声载道,孩子们只要一谈到这个家长就谈虎色变。我找家长谈了多次没有实际效果。正在这时,我们班刚好开展我的成长,您的微笑主题班会。当谈到我(孩子)心目中父母的形象时,这位孩子就谈到他没有朋友,这全是家长造成的,他有时是故意去弄其他同学,目的是想让同学和自己玩。我随即问道:那你觉得你的家长爱你吗?那孩子答道:“爱,但不是我需要的这种爱!”在实话实说这个环节,也有许多孩子谈及了这个问题。在我的成长您的微笑这个环节时,这位家长意识到自己这种爱实际是一种伤害,不光伤害了自己的孩子,也伤害了其他小朋友。

通过这样的亲子沟通活动,学生与家长、家长与家长、老师与家长之间有了心灵深处的沟通,如果没有这样的沟通,就不会相互理解,家长在家庭中不能有针对性,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进行更好的引导和教育。

高效亲子沟通范文10

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20世纪80年代至今,因为我国现代化进程发展的必要和经济的腾飞,引起了大范围的人员流动,更为显著的是农民工大量向城镇转移。然而因为种种条件的限定,农民工子女进城需要面对的问题很多,譬如住房问题、教育问题、户籍制度问题等,农民工父母不得不把子女丢在家里交由亲朋好友代为看护。在城里,农民工的工作非常辛苦,大部分都是体力活,由于精力和时间的限制,也不可能将子女带在身边。随着农民工队伍的扩大,留守儿童的人数也在增长。

全球经济发展较为迅猛,在西方国家曾经也引发过人口大范围流动现象,但与我国人员流动完全不同。由于西方国家没有过多的政策性限制,流动人口与当地居民能够享有同等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福利,所以他们会把子女带在身边照料,亲子分离现象寥寥无几。由于我国的政策性条件限制,农村工父母把子女带在身边不是更佳选择,便形成了亲子分离的局面。

2、研究意义

林语堂曾说过:“人生更重要的关系是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任何一种人生哲学若是不讲求这个根本关系便不能说是恰当的哲学,乃至不能说是哲学。”[1]由于留守儿童群体的出现,致使家庭功能无法发挥其作用,导致亲子关系疏远甚至破裂,从而无法建立起亲密的亲子关系。因为农民工人数的增长,留守儿童问题日益凸显,引起了普遍的社会关注。本文主要从亲子沟通的立场讨论亲子关系的现状,探讨亲子关系疏离的原因,并从社会工作的角度给出完善亲子关系状况的建议,从而促进亲子关系的良性运行。我国亲子关系研究已有很大进步,深入本土化亲子关系研究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构建和谐家庭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综述

1、留守儿童文献综述

西方国家亲子关系分离的状况比较罕见,一次对于留守儿童亲子关系的研究文献较为稀缺,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也非常之少。我国研究者从以下三个方面探索留守儿童亲子关系问题并做了大量调查研究。

第二,留守儿童现象带来的影响。我国学者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留守现象给留守儿童带来的多重影响。

首先,学习方面的影响。有学者主张会产生不利影响,李秀英认为,临时监护人的监管不力造成留守儿童学习成绩落后,大部分留守儿童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的主动性和自控能力较为薄弱,无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甚至出现逃学和辍学的现象。[5]也有学者主张会产生积极影响,吴霓认为,留守儿童对学习表现出来的兴趣和非留守儿童表现出来的兴趣相当。[6]王艳波、吴新林留守儿童成绩出现两极分化,这种分化严重不平等,成绩较好的比例偏低。[7]

其次,行为认知的影响。范先佐认为:“因为父母长在外时间较长,留守儿童无法获得父母的看护和管教,有些留守儿童因为父母疏于的管教,更终走向犯罪道。[8]有的研究者认为,父母与子女长期分隔两地会给给留守儿童带来不利影响,但也有研究者提出不同意见,其实在实践中,有不少的农民工父母外出,提升了留守儿童的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意识,其积极的影响也是不容轻忽的。

更后,心理健康的影响。留守儿童处于三观产生的重要时刻,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缺乏引导,成长过程中缺乏关爱,情感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极易引发心理扭曲和偏差。唐喜梅的研究显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和情绪由于长期得不到及时的释放缓解与疏导,使他们成为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较高的群体。[9]

2 、亲子关系文献综述

第二,影响亲子关系的因素。亲子关系的影响原因众多,再次仅以家庭教养方式为主加以说明。权威型教养方法下的儿童社会能力和认知能力相对出色。20世纪上半期我国农村家庭亲子关系实质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是以家长专制下长幼明确的金字塔体制,存在家长对孩子拥有绝对的威信,孩子被视为父母的私有财产。[11]

第四,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郑希付指出,父母与子女的换位思考可以更好的了解彼此,维系情感,使孩子能够茁壮成长,从而有利于和谐的亲子关系的发展。

(三)研究方法

根据本文所需要的材料,采用以下几种社会调查方法。

1、访谈法

访谈之前,为保障访谈的顺利进行,告知访谈对象访谈的目的和请求,然后根据访谈大纲,与被访者进行交流、探讨来收集资料。根据对校长、老师、监护人、留守儿童及父母的访谈,收集和整理资料,以确保访谈质量的提升,增强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更古老的研究方法,在学术界应用较为广泛,主要是先搜集有关资料,鉴别资料的适用性,然后整理出可以使用的资料。本文先是查阅关于农村留守儿童亲子关系的文献,搜集所需要的资料,学习先人经验,为研究奠定基础。

3、观察法

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需要,选择更为直观的观察法,走进农村留守儿童的世界,与他们一起生活,在此情景中观察、记录农村留守儿童日常的生活、学习。

一、留守儿童概述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1、留守儿童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向城转移,留守儿童现象由此出现,并且备受社会关注,因此人口的社会流动与留守儿童的出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目前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定义较为统一,一般指的是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者一方外出务工,无法与父母共同生活的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2、亲子关系

(二)理论基础

(三)创新及不足之处

1、创新之处

首先,本文利用访谈、调查、观察参与等方法进入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中,获得宝贵资料。其次,通过对家庭系统理论再次探究,由此了解农村留守儿童亲子关系现状成因,并且从社会工作专注出发给出建设性建议。更后,本文以社会工作的专注理念为知道,贯彻以人为主的理念,具有可行性。

2、不足之处

二、灵璧县X村小学留守儿童亲子关系现状调查

(一)调查地点基本情况

1、灵璧县X村基本情况

X村是灵璧县管辖范围内的落后村落,处于灵璧县西边方向,一年四季天气分明。全村所占面积在8.9平方公里,全村共有人口3660、农业用地7千余亩,303省道经过村庄。由于改革开放前的贫困导致的教育资源匮乏,村里的很多老人都没有接受过教育,部分受教育的农民文化水平也很低。伴随着新政策的开放与经济改革,农民为了提高生活水平不停地向城镇转移,他们选择长期在外务工,把子女交由祖辈或亲朋好友代为看管,因此,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数也在不断增长。

2、X村小学留守儿童基本情况

(二)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分析

1、留守儿童与父母的沟通现状

(1)沟通方式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在当代沟通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书信、电话、互联网等。虽然互动的种类多样,但留守儿童与父母相隔遥远,距离甚远,交流受到严重的限制。

(2)沟通时间

时间是情感交流的保障,根据访谈结果发现,大多数留守儿童与父母的交流不会超过十分钟。

通过以上谈话,可以看出留守儿童与父母交流时间较少,大多只关心生活学习等表面上的情况,缺乏深的情感交流,一般沟通时间较短,基本在10分钟以内。

(3)沟通内容

经过对上述访谈内容的描述,留守儿童父母大多关心孩子生活和学习上的事情,心理和情感上的交流几乎没有,由此也能够体现家庭教育的缺失。

(4)沟通效果

以上四个方面可以看出留守儿童与父母的互动效果不是很好,但是,良好的亲子关系建立离不开双方之间的情感沟通。首先,情感交流越多,互动的效果就越明显。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有时空上现实距离,也有心理上虚拟距离,监护人为顾及留守儿童父母的辛苦劳作,加上不给他们添麻烦的心态,直接或间接的阻碍他们之间有效沟通,从而加重了父母与孩子中间的距离感。其次,情感表达能为沟通的言语增加色彩,留守儿童与父母的距离感,从简单的电话沟通方式才能缩小一点点。在通话中,留守儿童父母没办法识别孩子形态举止和情绪起伏,更没有办法感知留守儿童的神情与体态,肢体语言发挥的积极作用不显著。三是脱离了共同生活的背景,共同生活是情感交流的基石,留守儿童与父母经常相隔两地,脱离了共同生活的背景。每次通话都是重复那几句,说的都是对孩子的生活、学习方便的话题,很少主动关心子女内心的情感及心理状况的问题。

2、留守儿童与监护人的沟通现状

留守儿童父母出门打工以后,就把孩子送到监护人那里,让监护人代为管教。在访谈中发现监护人与留守儿童之间缺乏交流,有的留守儿童内心非常封闭,不愿意与监护人自己内心的事情。

由此看来,留守儿童与监护人的沟通也较为浅显,没有深入的情感沟通,留守儿童内心形成一种寄人篱下的自卑感,与监护人的关系表现的较为生疏。

3、监护人与留守儿童父母的沟通现状

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后,照料留守子女的重担就落在监护人的肩上,监护人与留守儿童父母之间的有效互动能够有效使提升亲子关系的亲密度。

监护人为了不让外出的父母为家里的所示操心,选择了对互动内容的保留,没有尽到监护责任。同时害怕与留守儿童关系变质,因此就选择报喜不报忧。这就会导致留守儿童父母无法了解孩子的真实现状,同时也封锁了留守儿童父母走进留守儿童内心世界的大门。

三、留守儿童亲子关系问题探讨及原因分析

(一)留守儿童父母沟通观念和技巧缺失

多数留守儿童父母受教育水平较低,小学或初中结业,家庭经济窘迫,物资不充裕,为改变生活状况,无奈到经济发达地区打工。在沟通观念上面,由于留守儿童父母因为经济条件限制没有受到过多的教育,所以想努力改善眼前的生活现状,为下一代提供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不得不离开故乡,努力赚钱。留守儿童年龄较小,对父母的情感依恋较为强烈,因为留守儿童父母缺乏与子女共同生活的背景,所以与子女的沟通较为古板。在沟通技巧上面,对于大多数农村家庭来说,严厉的管教是非常普遍的,父母从来都是以施令发者或管教者的形象出现在子女面前。权威式教养方式下,留守儿童不敢主动跟父母沟通,而父母也缺乏主动跟子女沟通的意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不利于亲子关系的发展。沟通技巧对于良好沟通能够发挥积极影响。留守儿童父母与留守儿童之间的交流被问答模式所制约,或是直接命令,若是完不成就会遭到责备。他们并不是一个好的聆听者,鼓励孩子说出内心的感受,而是一直处于沟通中权威者的地位,这会使孩子的压力增加,时间越久,孩子就更不愿意表达内心的想法,导致亲子关系的疏离。

(二)留守儿童亲子沟通效果不佳

(三)监护人沟通媒介作用的缺乏

单亲监护家庭中,父母双方共同维护和承担责任才使得家庭的得以良好运作,一方离家务工后,所有的责任都落到另一方的肩上,这会导致监护人压力过大而不堪重负。监护人与孩子沟通较少,会产生情感交流的障碍,使得亲子关系疏离。

隔代监护家庭中,通常情况下,监护人与留守儿童关系有两类:一是监护人对留守儿童较为溺爱,言听计从。由于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对学习的重要作用有所认识,所以对子女学习的期望值较高,认为有必要严厉,这与祖辈的教育理念发生冲突。但苦于无法亲身教导,只能依靠于祖辈那里获取信息,听取建议。二是监护人较为固执,思想观念没有更新。祖辈与留守儿童之间的沟通出现一条横沟,就是人们常说的代沟现象。

寄养监护家庭中,因为父母二人都出去打工,亲朋好友承担监护职责照管留守儿童。一般寄养家庭监护人都有自己的子女,注意力较为分散,时间精力也常有不足,甚至也要经常工作,对被监护人的养护仅限于物质满足,无法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与此同时,留守儿童极其很容易发生心理变化,有着浓重的寄人篱下感受,感觉父母对自己关心和爱护欠缺,引起责怪父母并有疏离的想法。监护人在父母子女的亲子关系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监护人监护不力加之对外出父母的沟通有所保留,间接导致留守儿童亲子关系渐行渐远。

(四)留守儿童家庭功能的弱化

,社会化功能。留守儿童正在社会化的初步阶段,是三观的产生的重要时刻,不能离开家庭而独立。在以上监护家庭,监护人与留守儿童互动频率较低,和外出父母交流结果不理想,容易降低留守儿童的安全感。这种环境下对留守儿童的保护毕竟有限,家庭功能的弱化加重了留守儿童内心不安全感。当留守儿童遇到突发情况时,祖辈年事已高,缺乏保护力,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便会陷入深深的恐惧之中。

第二,情感交流功能。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对于社会成员来说,交通和通讯十分便利,情感交流已经不受空间和时间的约束。但对于家庭而言却截然不同,亲子之间亲密关系的建立必须以共同生活为背景,以直接接触为前提。但留守儿童与父母的直接接触交流的情况几乎没有,只能通过电话来维系基本的情感,没有过多深入的交流。长此以往,亲子关系会产生裂缝,留守儿童会丧失对父母的依恋而产生情感危机状态。

四、改善留守儿童亲子关系问题的对策

关于留守儿童出现带来问题有很多种,亲子关系疏离只是其中一点,通过对上述留守儿童亲子关系现状的访谈,从社会工作的角度提出修正建议。

(一)个案工作方法

通过专注社会工作者介入留守儿童亲子关系问题,使正处于亲子关系疏离困境中的个人和家庭有所改变,向好的方向发展。

1、留守儿童父母的个案辅导

留守儿童父母想努力改变现在的生活状况,但由于文化程度等条件的限制,不得不在异地他乡苦苦奋斗。家庭教育的缺失、沟通意识浅薄、没有沟通技巧以及过度相信监护人的情形,严重影响了亲子关系的发展。

,加强留守儿童父母的沟通意识。

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产生来源于沟通,亲密度的提升以沟通效果为基础,留守儿童与父母的沟通也是如此。社会工作者应努力帮助父母提高自身素质,使其认识到与留守儿童沟通的重要性。父母角色的长期缺位给孩子的精神、情绪造成很大的影响,这不是通过电话的沟通可以弥补的。留守儿童年龄尚幼正处于社会化的重要阶段,正是需要父母情感陪伴和引导教育的时期,却得不到任何的精神上的关爱,因此影响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社会工作者积极劝导父母转变现有的沟通理念,认识到与子女沟通的重要意义,一旦亲子关系破裂,将会留下一生难以弥补的遗憾,不能只注重眼下的经济利益,放弃对子女的互动的机会。

第二,提升留守儿童父母的沟通技巧。

互联网时代下的沟通形式多种多样,社会工作者引导父母根据孩子不同次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沟通方式,可以通过视频、可视电话等观察孩子的言谈举止,补足了电话中只对孩子嘘寒问暖,衣食起居的关注。更重要的是侧重于关注孩子内心情绪、情感的变化,促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在亲子沟通的过程中,留守儿童父母要学会倾听和换位思考,对待孩子像朋友一样要坦诚,把握住平等原则,禁止权威式的的命令与要求。

2、留守儿童监护人的个案辅导

外出父母离开家庭以后,把子女交由祖辈或其他亲友代为照料,监护人能照料留守儿童的基本生活却忽略了和留守儿童的情感互动,同时使监护人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对促进留守儿童与父母亲子关系的作用。

,提升监护人的沟通意识。

监护人是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更多的人,但因为年龄差距太大,产生的代沟现象较为明显,缺乏深切沟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度不利。社会工作者帮助监护人改善思想观念,克服代沟障碍,提升沟通意识,明确自身作用。承担起看护管理留守儿童职责,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第二,提高监护人的责任意识。

因为监护人与留守在生活中和童相处时间较多,可以感知留守儿童情绪情感发展变化,成为生活中更了解留守儿童的人。同时监护人作用在大大提升,成为留守儿童和外出父母互动的媒介。然而,通过访谈内容发现,各种原因的限制,监护人并没有起到积极作用。社会工作者应该从责任感的角度对监护人进行引导,使其认识到自己在留守儿童与父母亲子关系建立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影响性技巧的应用

社会工作者进行个案辅导时,加强对影响性技巧的应用。

、提供信息。为提升留守儿童父母与监护人的亲子沟通技巧,根据经验和技巧,推荐有关亲子关系互动的电影、书籍等。

第二、自我披露。为了明确留守儿童父母与监护人的责任意识,社会工作者可以有选择的向服务对象披露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曾经处理过类似案件的方式,为留守儿童父母与监护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小组工作方法

支持小组与互动小组为小组工作常用方法,对于留守家庭亲子关系现状同样适用。

1、家长支持小组

2、亲子互动小组

亲子互动小组参与者主要是留守儿童及其外出归来的父母,10人左右组成小组开展活动。外出父母因为多种条件制约回家期限较短,就算是回家也不知怎么跟子女互动,因此亲子关系非常陌生。亲子互动小组活动开展能够促进亲子深入情感交流。

为提供舒适的亲子沟通环境,社会工作者根据社会工作实务的有关方法以及留守儿童情感的需求,针对性设计了亲子互动活动,以此来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留守儿童与父母在游戏中亲密接触、深入交流,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从游戏中体会爱与被爱的幸福感。

家庭中亲子关系冲突是常见现象,社会工作者引导双方进行角色互换,彼此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父母放下权威,心平气和的与孩子交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孩子也应该体会父母的不易,双方彼此包容,解决冲突,促进情感。

活动过后,社会工作者建议亲子相互谈论心得,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使孩子知晓,孩子对父母的要求可以直接提出,促进彼此之间情感的升华,走进彼此的内心世界。

(三)社区工作方法

整合社区资源、组织社会力量,应用社区方法修复农村留守儿童亲子关系。

1、整合社区资源

为了给农村留守儿童通过良好的外部条件,社会工作者应积极寻找农村社区可以利用的资源。首先,社会工作者应以以村委会为依托,努力营造和谐村庄的氛围,引导监护人学习和掌握科学教育方法,创造条件使留守儿童的生活丰富多彩。其次,定期举行亲子沟通宣讲会,组织留守儿童父母积极参与,讲解沟通技巧,进行相关培训,促进亲子关系亲密发展。更后,社会工作者与学校取得联系,探讨构建有效亲子关系交流的模式,能够时间向留守儿童父母传达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2、组织社会力量

目前,大多数地方出台很多关于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方案,但由于方案的具体实施受到很多因素影响,留守儿童问题在很长时间内会继续存在。因此,希望政策多多注重和制定相关、法规,为管理留守儿童保驾护航。

高效亲子沟通范文11

下课的铃声响了,可孩子们还沉浸在相亲相爱一家人手语操的表演中,没有人愿意停下来,他们已经被浓浓的亲情包围和感化。课后,孩子们告诉我,他们喜欢这样的心理健康活动,因为在活动中他们找到了打开心结的方法,知道了父母的苦心,学会了和父母沟通的方法。对于我来说,这次活动也带给我很多的思考和启发,使我认识到高效的心理健康课一定是师生一起倾心打造,用真情构筑的课堂。

一、针对性强,为孩子们常见的心理问题解难

首先,选择“学会和父母沟通”这一活动主题,是因为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有了自己的想法和隐私,逐渐变得不愿意与家长过多交流了。特别是高年级的孩子,家长的愿望与个人的思想有冲突的时候,他们宁可把自己的心灵感受隐藏起来,也不愿再忍受父母的唠叨。不少孩子和父母沟通存在困难,正因为缺乏和家长沟通,从而导致亲情的疏远,甚至导致家庭矛盾不断升级的事件越来越多,家长和学生为此都很苦恼。为了让学生认识沟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习沟通的方法,我确定了活动课的主题,这让孩子们都非常期待。

二、活动课素材来源于我班学生提供的生活事件

心理活动课要注重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给学生以真实感、可信度。要让学生感受到课上的内容就是我们生活中的经常发生的 ,才能引发大家的兴趣,触及心灵。所以经过交流,我把孩子们更关心的几种矛盾选为讨论话题,如:“父母不欢迎我的朋友都家里玩”、“父母反对我上网”、“父母经常不放心并偷看我的日记”等,由学生自己来讨论解决 ,大大激发了他们参与情境再现和讨论问题的热情。

三、要创设合适的心理氛围

心理氛围需要通过教师的鼓励性的、富有同感的表达,通过学生的情境体验,通过人人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应该是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平等、民主、开放甚至是个性张扬的。

本次活动我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安全、民主、开放的氛围,给予学生尊重、理解、接纳、共情、鼓励、帮助和引导。有趣而又现实的父与子漫画欣赏,让孩子们在轻松进入课堂,而系列备受关注的情境问题,如一块块石子激起了学生心的涟漪,活动中 他们得到了情绪的渲泄,心声的表达,以及情感的满足。

四、活动课要注意以学生为主体

心理辅导活动课要以学生活动为主体,才会收到满意的效果,才能达到既定的目标。在上活动课的过程中,必须保证全体学生全身心地参与,教师与学生应双方面的互动,以提供给学生各种体验或感受。而不是教师单方面的讲授心理学知识。心理辅导活动课应体现在活动中,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的教学方式。使学生通过活动来改变自己的错误认知或行为,加强对是非的分析判断、识别能力。

上活动课之前,我和同学们一起进行了商讨,要求大家共同设计活动形式。孩子们七嘴八舌,提出了角色扮演、体验、辩论等等。我对孩子们的想法十分肯定,但没有做任何模式化的规定。在活动中,我把课堂还给了孩子,让他们演绎亲身经历的故事片段,他们把父母和自己一贯的表现表演得惟妙惟肖,而角色扮演互不理解和尝试沟通对比环节,则让孩子们在生动的情境中充分感触、感悟。使学生体验父母的感受,更加了解父母和自己,促使学生自我反省。整个活动,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各组都不甘沉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灵活多样的形式,深受学生喜爱。

五、活动中老师要注重恰当的引导

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中,引导是个难点,教师能否抓住教育契机,做恰当的引导对活动的发展深入和目标的达成至关重要。所以活动中教师要学会关注、倾听、聚焦、同感的表达等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以民主平等开放的心态,给予尊重、理解、接纳、共情、鼓励、帮助和引导,接纳学生的不同观点。恰当地作自我表露,将自己溶于学生之中。比如当一个孩子回顾起父母和自己的矛盾冲突时有点激动,我问他:“看到父母偷看自己的日记,你当时很激动,是吧?”这样问的目的很让孩子把自己当成一个倾听,让孩子继续敞开心扉说出自己不想让父母看日记的原因。然后我马上把话题转给了其他同学:“同学们,你们都不喜欢父母看自己的日记,但偏偏有不少父母就爱偷看,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孩子们开始思考,这时我说道:“让我们来听听父母的想法吧。”通过这样的引导,不仅推动了活动发展,也促进了心灵的沟通。

积极增加沟通的机会由于家庭结构、生活方式的变化。导致核心家庭中家庭成员的减少,很多学生在学前只能待在家里看电视或者被保姆、祖父母看护,缺乏沟通的机会。对于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来说,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在不断的实践与训练中逐渐培养出来的,因此要积极创造沟通的机会,使学生能够获得充分的沟通实践。具体来说,主要包含如下两方面:,父母作为学生更早的肩蒙老师,需要积极关心孩子。尽量创造与孩子相处的机会,使孩子尤其是独生子女得到与父母沟通的机会;第二,父母可以多带领孩子与其他学生玩乐。培养孩子在同龄人之间的沟通能力。

六、活动课要注意以情激情,情理相融

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设计,要以“情”字入手,以情激情。也就是采取攻心战术。心理辅导教师要提高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能力,动相互理解之情,触动学生的感情,使学生动之以情。只有学生动了情,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才能使学生谈真话、心里话,才能触动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刻骨铭心、终生难忘。在本次活动中,在孩子们开始懂得了理解父母的爱心和苦心时分,我让他们制作并展示亲情卡,然后播放有浓浓亲情的歌曲相亲相爱一家人渲染气氛,课堂达到了高潮,孩子们一个比一个投入。

高效亲子沟通范文12

家庭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现实中家长或忙于生计、或不懂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等,使孩子上学后存在许多成长中的问题:或与家长、教师对立、或与同学关系紧张、或学习情况堪忧、或网瘾难断等,这些都让为师的我常常思考,如何解决需要我们大家齐心协力,以下是我对如何开发家庭教育的点滴思考,与同仁商榷。

一、增强家长家教意识,形成家校合力

家庭是孩子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的任老师,孩子极易受家庭的影响。中共、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这也充分说明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学校是教育的主要阵地,但如何细致有效地解决教育过程中来自各方面的问题,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心态,积极面对人生和社会,单靠以集体教育为主的学校教育是无法很好完成的,家庭教育在这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因此,要增强家长参与教育的意识,争取家长的理解、关心、支持,让家庭和学校紧密配合、形成合力,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学校在长期的教育中非常重视家校教育的配合,请教育专家为家长做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对教师进行全员专题家庭教育培训和班利用班会对家长进行有针对性的家教宣传教育已成惯例。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请有家教经验的家长讲述自己家教的成功经验,特别是对青春期的孩子教育大家更是各抒己见,形成了顺应孩子、引导孩子、不压抑孩子的良好教育方法。班更是经常与家长建立联系,针对不同的个体问题进行有效的疏导解决,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家庭教育实效

家长毕竟不是专注的教育工作者,由于其自身受教育的程度、文化素质、经济条件、工作岗位,生活环境不同,对子女的教育认识也千差万别。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有的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把一切都交给了老师;有的家长对待孩子,无事时不闻不问,一旦有事,轻则辱骂,重则大打出手,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有义务帮助家长了解正确的教育方法,达到提高家庭教育的实效性。

1、举办家长培训会,帮助家长提高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家长不同于专注教育工作者,如今每个家庭大多只有一个孩子,许多人缺少家庭教育的方法与经验,这就需要学校做好这一工作。我校每届学生都会召开家长培训会,请有经验的家庭教育的专家、学者做指导;请家庭教育工作做得好的家长介绍自己教育孩子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为家长提供借鉴;请工作者来给家长进行有关家庭教育的法制讲座,引导家长依法教育子女,多渠道帮助家长认识家庭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自觉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通过培训使家长懂得了教育子女的正确方法。

2、适时家访,及时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家访能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在家中的思想、学习、行为表现,并对学生在学校学习及表现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达到教育孩子之目的。现代社会,信息发达,为教师与家长的及时联系带来了便捷。有的教师认为,打电话可以代替家访。以我的经验打电话的效果远赶不上家访的效果。家访具有场景性特点,教师走进家庭,在亲切自然的氛围中与家长面对面的交流沟通,易达成共识,实现有话说在当面,问题解决在现场的效果;家访能真切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如果不走进学生家,是无法体会到他们的行为的。一次家访我了解到:我班的一个七年级学生自己做饭,其父经商,经常外出很少在家,妈妈嗜好打麻将,常不管孩子的学生和生活。导致孩子不愿与家长交流,厌学情绪严重。通过几次家访,通过与家长沟通使家长意识到家庭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改变了以往的不良嗜好,开始尽家长的责任,关心孩子的饮食起居和学习生活,孩子的学习态度大有转变,学习成绩逐步提高。

3、开展亲子活动,促亲子交流与合作。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对孩子终身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亲子关系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态度行为、价值观念及未来成就。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不仅有益于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同时对孩子本身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促进和影响作用。今年国内关工委在我开展的“感恩励志教育国内行”报告会,可谓是一次有效的亲子活动,父子、母子同在一个会场,“爸爸妈妈,我爱你”、“老师,我爱你”的呼喊声,引发了家长和教师的反思,使家长认识到理解和沟通的重要性。随后学校举办的亲子运动会、亲子读书会等,在活动中促进了亲子交流、沟通与合作,密切了亲子关系,达到了提高家庭教育的实效。

三、加校开放力度,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统一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的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只有学校教育而无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育人这一细致、复杂的任务。”学校和家庭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它们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能够保持一致是十分必要的。为此我校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活动。

1、成立家长委员会,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学校从学生家长中选出有责任心、有家教经验、有影响力的家长成立家长委员会,目的是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充分发挥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参谋作用。学校通过邀请家长委员会成员参加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会议,听取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家长委员会通过各种渠道将学校的办学思想、重要决策传递给家长,并及时向学校反馈家长意见和要求,使家长委员会,真正成为家庭、社会与学校沟通的桥梁,从而实现学校、社会、家庭教育一体化、优质化,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以上关于“亲子关系聆听怎么写”的全部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亲子鉴定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安康生物。

如何建立更亲密的亲子关系聆听(实用方法)

相关推荐

亲子沟通技巧心得体会(精选10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那么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亲子沟通技巧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亲子沟通技巧心得体会 1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离不开沟通,教师与家长作为孩子成长的重要的引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双方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目的,按说,家长与教师在大方向上,是没有矛盾的。但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都有各自特点,所以,教师在与家长交往与沟通中,也会出现家长与教师产生矛盾的现象,更明显的一方面是在沟通方面产生误解。那么,我们教师应该怎么样才能尽量保持与班上的几十名家长协调一致,良好地与家长进行沟通,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呢?我认为以下几点很重要:

、沟通之本为爱心

教师首先要用自己宽阔的心胸来欣赏、包容、热爱孩子。欣赏每一个孩子的长处,包容每一个孩子的短处。本着全心全意为孩子的目的,来与家长进行交流孩子在园的表现,并且在交流中把自己的这种爱传递给家长、感染家长。让家长感觉到老师在爱他的孩子,尽心尽责为孩子们的教育而工作。那么家长自然会信任教师,并且持积极的态度来与教师沟通,热心支持、配合教师的工作。

第二、先鼓励在提意见的沟通方式

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心目中的宝贝,每一个家长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往好的方向发展,每一个为人父母者都喜欢听到别人夸奖自己的孩子,不喜欢听到别人对自己孩子的完全否定。所以,教师在与家长交流孩子在园情况时,要多抓住孩子的闪光点来表扬孩子的优点、肯定孩子的进步。在肯定孩子的同时,与家长一起共同来探讨孩子存在的`小缺点,双方形成一致的教育目标、教育方式。这样,家长就会很容易在心理上接受我们、支持我们。如:我班的覃琅小朋友是个很安静、学习很认真的孩子,但她的性格比较内向、与小朋友一直不怎么玩的来,也比较少与老师沟通。在妈妈接孩子的时候,我首先向覃琅妈妈肯定孩子的懂事与乖巧,然后把她比较少与人交往的情况反映给她妈妈听,双方一起探讨孩子形成这一性格特点的原因,寻找帮助孩子改进的方法及家长和老师在今后的教育方式上需要注意的地方。这样,既达到了家园同育的目的,而家长也不会因自己孩子有缺点或者在园表现不好而心情不愉快。

一个班的孩子,有些比较文静,有些比较淘气。针对个性不同的孩子,教师的教育方法应该有所不同,那么对于他们的家长,沟通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对于懂事、乖巧的一类孩子,教师不需要费那么的心思来管教,家长对孩子在园的学习、生活也比较放心。对于这类孩子,我们除了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园的情况外,还可以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偶尔也要提醒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该注意的地方。而对于比较淘气、容易伤害到别人的一些孩子,教师需要花更多的心思来关注他们,对他们的要求也会严格一些。那么,教师就要在观察到孩子的顽皮后,把自己的这种教育想法告诉家长,取得家长的支持,与这一类孩子的家长达成教育理念上的共识。当孩子在园做错事情时,教师除了严格要求孩子,向孩子讲清楚教师严格要求的原因,让孩子明白事理,在接受教师教育的同时,也应在家长接孩子的时候,及时对家长说明事情的情况。一来,可以起到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同时也会避免出现个别幼儿不能领会教师的意思,回家对家长表述不清楚事实原由,让家长对老师引起不必要的误会与矛盾。记得刚来南外的学期,有一天,我比较严厉地批评了一位上课玩耍、并影响到别人学习的孩子。孩子回家后,向家长诉说他在园所受的委屈,结果,第二天家长来园询问孩子昨天的情况。虽然没有引起太大的误会,但这种家长上前询问的方式确实让我尴尬了一番。那么,针对目前班上一些因淘气影响别人利益或者犯小错误的幼儿,在坚持我的教育原则的同时,我会想方设法让这些孩子懂得教师对他教育的良苦用心与原因。同时,及时向家长反映情况,以取得家长的支持与帮助。

第四、因人而异的沟通艺术

一个班的家长,性格、受教育程度、职业等都有许多不同。所以,我们在与他们沟通的时候,也有不同的方式方法。对于性格直爽、心胸开阔的家长,可以采用直接的方式与家长沟通,如:今天宝宝上体育课把球打到别人了,我们要一起提醒他以后玩球时注意安全;而对于脾气急躁、比较没耐心的家长,教师又要运用循循善诱、多表扬、婉转提醒的沟通方式;对于缺乏主动与教师沟通的家长,教师要积极、主动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园的表现。这些都需要教师根据平时的观察,分析各类家长的特点,采取恰当的沟通方式。

亲子沟通技巧心得体会 2

让孩子学会将心比心:

家长过问、干涉孩子的行动,应直截了当地说出自己的担心和忧虑,让孩子知道家长的爱心。比如,处理孩子放学晚归这种事情,有的家长是等孩子回家后,劈头盖脸一顿臭骂,勒令以后不准晚归。这种处理方式过于急躁,孩子不但没有体会到家长的爱心,反而对家长产生了抵触情绪,认为小题大做,管得太宽。而有的家长则会尽量压住怒气,心平气和地询问原因,并说明因为不知道你为什么晚归,心里很着急、很担心、希望你能够站在家长的角度,体会家长的爱心和不易,以后早点回来。相信懂事的孩子听了这一番话后,会为自己的晚归给家长带来不安而感到内疚自责,对家长的干涉行为也不会产生反事情与抵触。

采用实践体验法:

用实践体验法化解孩子的逆反心理,比命令和口头说教有效得多。一位父亲曾经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傍晚,父亲与儿子散步时,儿子看到西瓜摊卖西瓜就非要买。父亲说:“离家太远,抱回去太累人,不买。”儿子不高兴了:“我要买西瓜你不买,你喜欢我学习好,我也不好好学习。”父亲略一思量,对儿子说:“买西瓜可以,你要自己拿回家。”儿子抱着买的西瓜走,一会儿就累得满头大汗,一歇了几次才把西瓜抱回家。这一体验让孩子感触颇深:“吃个西瓜也真不容易啊!

”由此体会到父亲的苦。

青春期孩子逆反心理成因及消除对策逆反心理通常表现为:不喜欢按照别人说的去做;认为绝大多数规章都是不合理的,应该废除;如果父母再三叮嘱同一件事会使他感到厌烦;对于那些与老师对着干的同学大加赞赏;认为大人的话有漏洞,大人的批评常常引起他们反感和愤怒:一旦决定做某件事,不管别人怎样劝阻也不会改变主意;越是不让他做的事,就越要去做。逆反心理及其内涵它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青少年正处在接受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阶段,在认识事物和看问题时常常出现认识上的偏差,因而易与家长的意向不同。当意向不一致时,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就会与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

亲子沟通技巧心得体会 3

小时侯,我们对父母依附、崇拜、进入青春期后,我们有了自己的思想,开始独立行事,渴望从家长那里拿到\"解放证书\",渴望父母像对待大人那样对待我们,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而在父母的眼里,我们总是长不大的孩子,没有生活经验,没有丰富的阅历,却有自己的主意。父母责怪我们越来越不服管教,越来越不懂事,而怀念我们小时侯的乖样子。他们对我们的关爱之心没有变,只是要求更加严格,免不了多叮嘱几句,在我们听不进时,就觉得家长唠叨、罗嗦。于是,我们与父母之间就产生了矛盾。望子成龙、望女成风,是天下父母共同的心愿。我们与父母的冲突,往往基于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这种在我们看来有些苛求的\"严\",反映出父母对于我们的爱。我们要理解、体谅父母的一片苦心。与父母发生冲突,如果以强硬的态度顶撞,以粗暴的举止反抗,或者对他们不理不睬。冷淡相对,或者由对某事的分歧迁移到对父母本人的恶感,甚至采用极端的办法来处理,都是错误的,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在家中,父母与我们之间容易产生矛盾和代沟,对此不能否认,不能漠视,但也不能夸大。积极的做法是从中架起沟通的桥梁。沟通是双方的`事。我们做子女的,要走近父母,亲近父母,努力跨越代沟,与父母携手同行。

爸爸妈妈,我会做一个好孩子,我会认真的做每件事情,我会好好的孝敬你们,只是爸爸妈妈,我希望你们对我多一点的信任,给我多一些机会,有足够的时间让我证明给你们看,让你们看看你们的孩子是多么的精彩……

亲子沟通技巧心得体会 4

在书中,作者为广大父母打造了一把打开孩子内心世界的钥匙,让父母们去切身体会孩子内心的感受,从而找到与孩子沟通的方法,使孩子心甘情愿地与父母配合。以真诚的态度倾听,孩子才肯吐露心声,设身处地地体谅孩子,孩子才会体谅你的良苦用心,如此良好的亲子沟通方能让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天凉了让加衣服偏不加,地板很凉却偏要打赤脚,早晚让刷牙时偏不刷,就是要把屋子弄得乱七八糟,到了吃饭的点就是还要看电视,就是不愿意做作业……为什么孩子就是不肯乖乖听话呢?其实,孩子还是好孩子,只是你没有找到恰当的沟通方式,一旦找对沟通方式,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

真心还需真心换:父母要聆听孩子的心声。想方设法引出孩子的真实想法主动替孩子着想,孩子能够得到激励;别忽视了身体语言,告诉孩子你在听;支持并帮助孩子树立梦想;倾听孩子的想法,让沟通就此开始;

例如在书中章就指出:情感是沟通的基础,请重视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尊重孩子,让孩子快乐地成长。自尊,是做好任何一件事情的基础,更是一个人成功所不可缺少的素质。父母重视孩子,不仅可以让孩子获得良好的自我感觉,而且还可以让孩子更加自信,同时也会帮助孩子树立起自尊。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说:小涛的成绩总是不理想,为了让他努力学习,爸爸承诺说,期末考试时,如果小涛能够考入班里的前五名,他就带小涛去华山游玩。一直以来,华山都是小涛梦寐以求的地方,听了爸爸给自己的。承诺后,小涛虽然知道考进前五名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他还是很乐意努力地朝这个目标奋进。

半年之后,功夫不负有心人,小涛真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既定的目标,他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班级排名第四。成绩单发下来后,小涛就飞快地跑回了家里。当他把成绩单递给爸爸时,爸爸说:“很好,真不错!”

小涛问爸爸说:“什么时候带我去华山呢?”

“去华山,为什么要去那里?”爸爸不置可否地问。

小涛提醒爸爸:“您不是早就答应我了吗?说如果我期末考试能够考到前五名就带我去华山啊!”

这时候,爸爸才想起了曾经给儿子的承诺。其实,当初的那个承诺,爸爸只是作为激励孩子学习的一个手段,根本就没有打算去实现,说完之后就扔在脑后了,所以早忘记了。

爸爸敷衍道:“哦,这个啊。儿子,爸爸妈妈更近都很忙,等过一段时间再说吧。”

情感是沟通的基础,请重视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尊重孩子,让孩子陕乐地成长;信任孩子,让孩子愿意对你敞开心扉;感谢孩子,让孩子意识到他对于你们的意义;爱屋及乌,对孩子喜欢的活动表现出你的兴趣;通过唠家常与孩子实现心灵的交流;抛弃居高临下的态度,努力与孩子成为朋友。

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认主,做为孩子的父母,首先要做善解人意的父母,让孩子感受到你的体贴,并学会体谅你!做会说话的父母,让孩子愿意听你的话,并乐于向你倾诉!做善于放手的父母,让孩子感觉到你的信任.并决心不辜负你的期望!做有见地的父母,让孩子感觉到你的良苦用心,并努力成为一个积极向上的人!

亲子沟通技巧心得体会 5

更近在读怎样和孩子沟通这本书,细细品读其书中内涵,书如题名,主要围绕着如何与孩子平等和气的交流,其中介绍了很多教育孩子的方法。书中不仅从文化角度上对亲子关系进行深入而具体的阐述,而且从沟通的技术和内容上进行了详细分解。无数多的事实证明,亲子之间保持亲密的的关系,是胜过许多教育的。

书中章就讲到了尊重,可见与孩子互相尊重是多么重要的事情,只有为人父母的能够尊重孩子,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了解孩子的与众不同的想法。

其次便是懂得赏识孩子。“真笨,这都不会”“你看看别人,考多少分,你呢。”这些话无疑是刀,会无情地刺伤孩子的心。作为家长,要看得到孩子的闪光点,能适当称赞他,所有孩子心灵深处更强烈的需求和所有成年人一样,人性中更本质的渴求——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而家长对孩子每时每刻的了解、欣赏、赞美、鼓励会增强孩子的自尊、自信,让孩子更有信心走接下来的坎坷。

更后是身教重于言教。口说远远比不上一次亲身行动,家长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养,树立自己的威信。一个不爱学习只顾自己吃喝玩乐的家长,一问三不知的家长,品行恶劣、行为庸俗、自私自利、不孝敬老人的家长是不会培养出好孩子的。

而我认为更重要的无疑是无条件的信任自己的孩子,若父母与孩子之间连基本的信任都荡然无存了的\'话,交流亦或是谈心根本就是妄想。试想想,孩子一边和你说着话,一边怀疑父母会不会为此轻视自己,担心明天父母就会把自己的话转说给别人听。这样的交流,又有何意义,只不过是挂着“谈心”的虚名罢了。父母无条件信任自己的孩子是与孩子沟通交流的重要基础,孩子大了,自然有了他自己的思想,即使孩子的想法千奇百怪、闻所未闻,作为家长父母,理应当相信自己的孩子,让他自己决定该做的事,这样孩子才会成为更有做为的人。

无论是家长与孩子,老师与学生,或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都应该做到以上几点。口说无凭,我只希望我在以后漫长的教育孩子的道上,能做到以上一点也好,哪怕是只有一点,我们的教育也会更加成功。

怎么和孩子沟通

几乎每个人都会问这样的问题:“我是谁?”“为什么我在这里?”我们必须明白,孩子们也在试图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孩子的理解能力可能还不成熟,但是有一种内在的力量驱动他们去探寻世界的奥秘和自身存在的原因。交谈能够给予孩子内心世界的机会,帮助他满足这种心灵的渴求。

家里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交流,你可以“解读”你的孩子。你的孩子在生活点滴中,形成着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作为父母,我们有义务去帮助他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经验,并聆听他对于周遭世界的看法。

与孩子交谈时的注意事项

,时间的准备。孩子们需要时间去整理思,也可能需要一些细心的提示。当你没有认真倾听或者试图敷衍时,他们会分辨出来。你必须真心愿意花时间去陪他,听听他要说些什么。交谈时,请和你的孩子坐下来,看着他的眼睛,并不断地用点头或微笑给他回应。

第二,要记住,孩子是在表达他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你的。不要去纠正、说服孩子,或者转变话题。孩子开始向你吐露内心深处的想法时,如果他们认为你没有在听,那么无论他们可能是多么不成熟,都会关闭心门,不再和你。

怎样和孩子交谈

先要和你的孩子坐下来。如果你们从未一起过心里话,那么更好由父亲或母亲发起对话。给孩子讲述一个你童年的故事,要讲得声情并茂,并且内容要与孩子的生活有关系。谈论你小时候祖父母做的事情,你曾经去过的地方,你次吃的特别的食物,你次看见火车或飞机的经历,你去上学的情形,你在夏日的作为,你的家庭怎么庆祝春节,等等。

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兴趣,调整的细节。例如,你了次吃生日蛋糕的故事,然后问你的孩子,“你记得吃生日蛋糕的事情吗?”如果他们次回忆的时候有点儿困难,用提问去帮助他们回忆,“你还记得我们准备了一个蛋糕庆祝你的生日吗?那是个什么样的蛋糕呢?”如果孩子的思想从生日蛋糕跑到了当时收到的生日礼物或在场的人物,那你就要开始问有关这些事情的问题了。让你的孩子来主导整个交谈。你的提问不是审问,要亲切柔和。

在交谈中,只有在一种情况下,需要打断孩子的讲话,那就是孩子开始进行不切实际的幻想了。允许孩子继续沉浸于幻想之中,就不再是和孩子交谈了。想像和幻想是不同的,想像基于现实,而幻想则是基于现实生活中不会发生的虚构情节。例如,人不会变成狗,卡通形象永远不会变成真人。

当孩子缺少有意义的交谈

“噢,真的?”我丈夫说,“那你想做哪一种呢?”他开始给他讲解的不同种类:儿科、外科、内科,等等。“你想做哪一种?”

萨姆想了一会儿答到:“我要做专门递送大鸡蛋盒子给不同家庭的,当他们打开那个鸡蛋盒子的时候,盒子就爆炸了!”

交谈要有实质

孩子需要时间和他人,尤其是和父母,他们的想法。交谈不只是围绕基本需求,如食物、水和睡眠等;交谈也不是他们告诉你想玩玩具时,你给他们拿出玩具,让他们自己玩。交谈是让他们能够内心的想法;交谈是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交谈是爱孩子,给孩子时间去表达自我、感悟;交谈是加深关系。开始和你的孩子进行有意义的交谈吧,你将看到亲子关系的增进!

亲子沟通技巧心得体会 6

初中生的教育,是一个很大的题目。那么初中生家长怎样教育孩子呢?对家庭教育,许多家长问:有什么好办法?有什么灵丹妙药?没有灵丹妙药。每个家庭不一样,每个孩子不一样,对这个家庭、这个孩子成功的具体做法,换一个家庭、一个孩子,不一定就有效。初中是学生的个性发展、价值观成型的重要阶段,他们变得很敏感,他们希望得到认可,同时他们也希望被信任和独立。因此在与初中生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家长和老师都需要对这方面有认识并且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这时老师作为家长与学生之间沟通桥梁,发挥了作用。

我的一个初一级学生刚入读时,脾气很暴躁,叛逆,家长很难与其沟通。这天家长会之后,这位家长来到办公把学生的`情况告诉我,我了解之后马上安慰家长并告诉她我会与学生沟通。家长会后我马上做了一些安排,例如我让这位学生担任班里事务工作,这名学生接到这个职务的时候就直接告诉我他不可能把事情做好,我就告诉他只需要把工作做了就可以,试一试,并告诉他相信这份工他能胜任的。

不出我所料,这名学生把同学分成了5组,出色地完成了工作。我和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把学生在凯翔灵格风的情况告知家长,也要求家长让学生在家负责周末的安排,例如周六一家人几点去喝茶,下午去运动,等等。到了学期末,学生的变化很大,家长对学生的了解增加了很多,同时家长与学生的关系得到了非常大的改善。

待孩子的教育与沟通,孩子进入了初一,学习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作为家长的教育方式也应随之改变。要多与老师做好沟通。孩子进入初中学习,作为家长除了多与老师外,与各个主要的任课老师交流也很重要,他们更容易了解孩子在该科目上是否良好,还存在哪些问题。中考是一个综合性选拔考试,能够及时与老师沟通,避免孩子过度偏科是很重要的。另外,与老师交流的内容除了学习成绩外,还应该注重孩子心态的变化。初中是一个敏感时期,孩子们有很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好的东西会影响他,坏的东西也会影响他。洞察孩子的心态变化,及时与老师沟通解决问题,帮助孩子在初中能够保持一个稳定的学习心态。作为任教初中的老师,我们要把学生的心理变化与家长沟通,帮助家长了解学生和家长过度好青春期。

孩子向世界出发!

亲子沟通技巧心得体会 7

孩子教育,听谁的都有道理。可是到了具体的事情上,又都对不上。道理上讲,还是我们学习不够,可是我们的学习短时间里也就这样,能不能有一种方式,让我们只要照做就能基本正确呐。

基本正确

以上四条理念解决一个问题,我们不去强迫孩子接受我们的说教,尊重孩子的感受。尊重就是我们虽然不能理解,但我们承认对方有对方的道理,不把自己的理当作是唯一正确的。

尊重孩子只是教育孩子的基础,仅有尊重是不够的。虽然孩子的感觉是真实的,但孩子凭感觉成长,不是更有效的成长途径。

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引导孩子就是孩子的更有效的成长途径了。

比如:三种伤害。而那些我们自认为是对是错的事情,可以暂且放一放,不急于将我们的认识通过引导的方式,灌输到孩子的\'思想中。因为我们的灌输,会是孩子的认知受到限制,孩子自身适应环境的有自由发展的机会就会受限。实际上我们会发现有些事情回头想想是不必要的,甚至是错的。这种情况不仅孩子成人了回头会发现,就是孩子还小,也时常会有的。所以引导什么,也就要细心选择了。要简化又简化。这样你的引导就会更有效率,又尽可能少的影响孩子的自由空间。

引导的唯一途径是沟通,你要让孩子的所有想法呈现在你面前,尽管这些想法在你看来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这就是完整的孩子,你只有让孩子完整的呈现在那里,你才有机会胸有成竹。任何对孩子的训斥、打断、等否定行为,都会让孩子退缩和隐瞒。你对他的了解就会打折,你对他的教育也就是只见一斑了。所以在和孩子沟通时,要鼓励和肯定孩子,至少他说了就很好。对其中你赞同的,给与鼓励和夸奖。对于你认为不妥的,你不认可的,不能简单的给与批评和否定,更不能训斥和惩罚。下次孩子哪里还敢跟你说啊。这样你就和孩子失去了心灵的联系,你就很多时候看不懂他了。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按照孩子的思,引领他多走几步,或者退回几步,让他自己看到{思想中看到}结果,并且由他自己去选择坚持还是改变。可以用它熟悉的事情引领,也可以是某个故事,某个动画片等等一切他能感受的事情来引导他。这样我们就不会陷在自以为是的说教之中了。也许一次两次都达不到你想要的效果,那也得慢慢来。说不定还有其他结果。坚持这样做,就会迎来简单的教育,至少家长和孩子关系融洽,思想上保持沟通,情绪上没有负担。孩子是快乐的,孩子始终完整的呈现在你面前。

我们有时候缺乏和孩子沟通的耐心,是因为我们认为这样就是为孩子好,这样就是对的。当你的为孩子好,是要孩子吃东西时,你会问孩子想不想吃。如果孩子说不想吃,你会尊重孩子,不吃就算了。总不会是为孩子好就强迫他吧。如果你还是想让他吃点,你会进一步询问原因,直到搞清楚了,与孩子达成一致。

因文字表达能力有限,以上所述还有很多不能达意的地方,敬请谅解。

亲子沟通技巧心得体会 8

蹲下来是了解孩子的一个途径,因为只有蹲下来,我才能更清楚得听到他说的每一句话,才能更好地看到他的表情、做出准确的回应。而在和孩子平视的状态下,我觉得更能够了解他的内心感受,同时他也能感觉到我们之间是平等的。当我们和一个成年人对话的时候,看着对方的眼睛很重要,因为能从眼睛中读到许多言语之外的东西。对孩子也是这个道理,了解是沟通的前提,蹲下来是了解孩子、进行良性亲子沟通的步。

拓展阅读:亲子沟通技巧

孩子眼中的好父母有一个共同特点:能够用孩子的视角理解孩子、走进孩子的情感世界,这份理解源于尊重孩子的天性与人格。

当父母学会尊重孩子其实就悄悄开启了亲子沟通之门,那么,该如何做到让孩子感到被爱和被尊重?

、拥抱孩子的坏情绪

尊重孩子,一定要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想法、感受、情绪都被看到和理解了,这非常关键。

尤其是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如果他做了些事,他还有很大的情绪,我们很焦急地被他的情绪带动了,有的时候指责他、教育他,给他建议,有的时候纵容他、讨好他,希望他快点开心起来,这些态度都不是尊重。

我选择的方式,是先同理孩子的内在情绪,再倒入规则讨论,让孩子学会负责任。

真正的尊重指的是我们能够同理孩子的情绪,并且相信他能处理好自己的问题。

如果孩子的行为影响到身为父母的你,让你觉得不舒服不平静了,你也要忠诚的表达出来,忠诚于自己内心的真正感受,而不压抑自己,跟孩子表达出你的想法和期待。

第二、让孩子接收到支持信息

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我很少讲求策略,也避免任何暗示。

对我而言,暗示如同暧昧沟通。只有诚恳直接的沟通,才能表达我的信息。因为我一直认为,父母与孩子的诚恳直接沟通本身就是策略的一部分,言行一致的展现,便是更好的教育策略。

当孩子出现问题时,父母与孩子更好的沟通方式就是不要讲道理,发脾气,只要诚恳直接的关心与询问,让孩子接收到父母是从内心爱他、陪伴他,孩子自然就开始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了。

有一段时间,我亲自带着孩子去朋友开办的学堂读书,我的目标从来都不是眼前的孩子成绩如何,学会了什么新知识。

我仅仅是想让孩子能够接触到自我的价值,体验到爱人与被爱,认识到自己是自由的个体,认为生命是有意义的,愿意为自己负责,又何须担心孩子的功课呢?

很多在传统家庭教育环境下长大的父母,总是打着爱的名义,把他们的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身上。

从小到大,父母对孩子更核心的要求就是“听话”。在学校不能和学习差的同学一起玩,不能学隔壁的孩子调皮捣蛋,不能随便听信别人的话,高考填志愿要听父母的意见,找工作要稳定……诸如此类,如果不听就是不孝,就是辜负了他们的好。成绩好、考到名牌、找到稳定工作会成为父母炫耀的谈资。

如果孩子不听话,没有照着父母希望的模样发展,便是大逆不道,如此造成亲子关系紧张;

孩子从小得不到父母的肯定,或者性格叛逆,脾气暴躁,人际关系糟糕,影响其职场、家庭、亲子关系;或者性格懦弱,不善交流,长期处于自我认同度低的状态。

父母必须承认孩子具有独立人格,尊重孩子的人格,并发育孩子独立、自尊、自强的性格。

亲子沟通技巧心得体会 9

计:放低姿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思考问题

当我们高高在上时,自然会与孩子拉开一定的距离,沟通便无从谈起。其实,孩子有他们眼中的世界,只有放低做父母的姿态,蹲下来和孩子站在同一个高度对话,我们才会找到许多曾经不解的答案。

由此可见,沟通的前提是父母要能够从孩子角度来想、来观察、思考孩子这么做是为什么。当我们能够更加理解孩子的时候,就不会再觉得他的举动是无意义的,就能与他很好地沟通了。

第二计:建立与孩子之间的信任感

唯有信任,才可能让孩子愿意把自己的心交给你。其实宝宝年龄越小,亲子之间的信任度越高,小宝宝看到爸爸妈妈总会伸出手让爸爸妈妈抱,这便是对于信任更好的诠释。然而,随着宝宝日益长大,亲子之间的信任度却可能呈下降趋势。改变这一现状的更好方法便是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尊重与关怀。父母要扩大与孩子的沟通范围,除了学业,更要关心孩子的快乐与烦恼。

通常3岁的孩子已经开始拥有简单的决定能力了。这时,爸爸妈妈要有责任有意识地进行“基础教育”,让孩子开始学习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举例来说,可以让孩子自己决定穿什么衣服上幼儿园,先告诉他一些简单的穿衣规则,什么场合穿什么样的衣衫,然后再让他自己决定。如果孩子仍然穿选错的衣服去幼儿园,爸爸妈妈可以先不要指出,等孩子意识到周围人的眼光,得到“教训”后,再教导孩子“应该为自己的行为做决定”,这样体验式的学习能够让孩子成长得很快。

同时,当孩子遇到问题时,他也会知道,爸爸妈妈会像指明灯似地帮助他,站在他身旁。一方面有来自父母的尊重和理解,另一方面,当自己犯错误时又能够得到父母的指导和帮助,这种状态对于孩子而言是很棒的,而当孩子有了积极的成长心态,亲子沟通当然也会变得更为顺畅。所以,不妨让孩子做一些小的选择,练习思考能力,学习对自己的决定负责,在生活中学习思考。比如吃饭、上幼儿园、过马,爸爸妈妈都可以和孩子讨论对话,并让其学会思考,千万不要事事包办。

亲子沟通技巧心得体会 10

段:引言

亲子沟通是建立家庭和睦、培养子女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然而,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交媒体的影响,现代家庭的亲子沟通常常被疏忽。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和思考,我深刻体会到亲子沟通的重要性,并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技巧。在此,我将我对亲子沟通的心得体会,希望对其他家长有所启发和帮助。

第二段:倾听和尊重的重要性

在亲子沟通中,倾听是相互理解和建立信任的关键。家长应主动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有机会自己的心声。同时,我们也需要尊重孩子的观点和选择,不要仅仅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以免压抑他们的个性和思维。通过倾听和尊重,我们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被关注和理解的重要,从而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

亲子沟通不仅仅是倾听,更需要我们积极表达和鼓励。家长可以适时表达自己的关心和爱意,让孩子感到被重视和支持。此外,我们应当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给予他们积极的反馈和肯定。当孩子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我们要给予鼓励和支持,让他们勇敢面对并从中成长。通过积极表达和鼓励,我们可以建立积极的家庭氛围,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和动力。

第四段:耐心和理解的重要性

在家庭中,家长需要保持耐心和理解,不以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而是根据他们的。年龄和特点去理解和引导。我们要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去适应新的环境和要求,不急着要求他们迅速改变。同时,我们也需要理解孩子的情绪和情感,尊重他们的个性和思维方式。当孩子犯错时,我们应该冷静处理,以理解和引导为主,而不是简单的惩罚和批评。通过耐心和理解,我们可以与孩子建立深次的沟通,促进彼此的成长。

第五段:积极参与和营造良好氛围

积极参与家庭活动是培养亲子关系的重要途径。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如户外运动、共读、亲子厨房等。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增进亲子间的感情,还可以提供一个良好的沟通环境。另外,家长也要注意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如保持家中的和谐与秩序,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和信任,避免过度干涉他们的生活。通过积极参与和营造良好氛围,我们可以创造出一个温馨的家庭,促进亲子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结尾:小结和展望

【亲子沟通技巧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心得体会(精选16篇)

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心得体会 篇1

“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健康成长至关重要。”这是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家庭是的小学教学地,家长要做好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入学的学业。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家长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孩子做好模范作用,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出表率。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小家庭不仅关系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同时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发展。家长应注重家庭的教育,提升家庭教育的育儿水平。在这次培训中,专家们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我强烈的感染与深深的理论引领,在一次次的感悟中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并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拓宽了学习的视野,更新了教育观念。

通过此次的培训,我们的教育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对我们日常工作有很大的启发。我们要把学到的观念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中,要用正确的思想来指导自己的工作,要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家庭教育。让孩子在学习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在欢乐中学到知识。

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心得体会 篇2

一、良好的亲子关系,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我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女孩,平时来到我总是会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有的小朋友喜欢老师,有的小朋友喜欢同学玩,我也喜欢他,我觉得她对的生活非常好,我们班的小朋友特别的热爱。有一次她在园外面玩,我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小朋友们一起游戏,这让我很感动,我觉得她有点像个小女孩,她也非常热爱,在里面玩耍,这是个很快乐的事情。

二、良好的亲子关系,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良好的亲子关系,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孩子从来到了家里,他们也是非常的开心,我觉得她对自己的父母也非常的热爱,在她们的成长过程中我发现我们班的小朋友都非常的爱妈妈,有一次我在做家务,她们都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了,我们班的小朋友都非常爱自己的父母,我就在她们小的时候给她们讲一些她们小时候在家吃饭、睡觉、玩耍、玩耍的事情,让小朋友们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能做的事情要学会自己去做,不能做的要学会自己去做。

四、良好的家庭环境,在孩子们成长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非常喜欢和孩子在一起,我觉得她对我们的生活非常的好,有一个非常明快,非常好动,非常爱发言和动手的地方,有一次妈妈带她去玩乐,小山的妈妈告诉我,她在家是一个很爱学习的孩子,妈妈告诉她,她很爱学习,我们不用学习也可以自己学习,不用学习也可以自己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五、良好的家庭环境,在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心得体会 篇3

人们在面对其它事情时,如果做不成就会改变方法,但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父母永远不知道改变方式,然而无效的重复只会把事情变得更糟。往往孩子发展顺利的`家庭,是父母学会了示弱。

国内的父母往往不善于表达感情,尤其不会表达对自己孩子的鼓励,支持和爱。过去的误导是对孩子越严厉他们才会越有出息,其实这种观念是不对的。父母对孩子的爱能表达出来,其实就是对孩子更大的支持和鼓励。孩子的成长中需要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只有父母给了,他才会觉得足够。我们表达爱的时候,为什么会不科学?错的不是爱,而是爱的方式。

生命可以是玻璃,也可以是水晶。

冰心说,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头,随时播种,随时开花。我们期望:每一个生命,都能超越自己,不再像玻璃一样脆弱,而更终如水晶般明澈和坚韧。

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心得体会 篇4

曾经有人说过“我是次做孩子,我是次做父母,如有不妥,请多多关照,让我们一起成长吧。”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小朋友健康学习的开始。不管是普通孩子,还是特殊孩子,教育理念是一致的,只是教育的方式方法略有差异。以下几点,从书中汲取的,觉得很有道理。

、不与时间赛跑,只和过去的自己比较,今天比昨天进步一点,我们就应该为孩子感到欣喜。不少家长,总是盯着孩子弱项,以为孩子停步不前,总是不停的责备,使得孩子对学习兴趣越来越淡。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孩子的优点,或是进步的地方,每天夸赞孩子,具体的事情完成不错。如果孩子确实状态不好或是能力不足,我们应该和孩子一起讨论目前的\'问题,和一起解决的方法。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尽量给予孩子更多的生命体验,不要去做破坏孩子学习兴趣的事情。

第二、让孩子掌握和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很多事情,是非对错,对于孩子来说,她们的认知能力不足,从而导致情绪问题的产生。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共同制定家中规则。例如,希望孩子做到几点,孩子完成有什么奖励,没有完成有什么结果。孩子做的时候,家长一定以榜样示范,和孩子共同完成家中规则。有些人会说,特殊孩子不明白,其实我们把他们想的太弱,持之以恒坚持,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亲子关系是永远需要学习的课题,愿我们的孩子可以在一个健康,幸福的氛围里,快乐长大。

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心得体会 篇5

感谢两位专家联手为广大家长们奉献上一堂精彩的家庭教育公开课,观之颇受启发。孩子生来就像一张白纸,未来描绘其上是五彩斑斓抑或阴暗扭曲的人生画卷,童年生长环境之优劣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孩子对事物的认知总是偏向于感性,因此生活对他们来说是影响更为深远的一部教科书;而家庭作为生活的主场,父母的言传身教如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带来的影响毋庸赘述。

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心得体会 篇6

家庭教育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良好的家庭教育让孩子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正确的家庭教育会让孩子在今后更好地融入社会,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首先,生活教育不是一个例外的事情,本来就需要这样成长,没有生活教育是不可能出现优秀人才的的,更不可能有幸福的未来;其次,强调生活教育会让学生学习的知识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种应用性与实践性的增强会有助于孩子核心素养的提升,也就是解决复杂事情的能力提升,能够更好地应对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家庭生活和家庭教育对于每一个人的德、智、体的发展起着奠基的作用,特别是对人的思想品德和个性品质的形成。家庭教育对子女身心的展水平有决定作用,马克思说过:“法官的行业是,传教士的行业是宗教,家长的行业是教育子女。”作为家长,必须以教育子女为天职,否则就是不称职的家长。做父母的,必须象法官和传教士那样忠于职守。

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心得体会 篇7

:要拥有相亲相爱家庭和睦的生活关系,因为孩子的生活非常简单,主要就是学校和家里两个地方。学校主要是教书育人增加知识,而家庭则是在更多方面更多级给予孩子素质,心理,良好生活习惯等各方面造成影响。一个和睦的。,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会带给孩子每天愉悦身心,开朗的心情。带着美好心情的孩子也会互相影响,对学习,人际交往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第二:家庭要秉持儿童优先的观念,儿童优先指对孩子的成长培养优先,除了给孩子创造美好的家庭生活物质条件外,还要对孩子的素质教育,心理引导,做人处事的态度和方法树立正确的引导,包括价值观,人生观等。正确的灌输和引导,可以让孩子树立自立自强的信心。

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心得体会 篇8

我们的家庭是一个幸福的家庭,我也从小学会孝敬父母、爱护和尊敬他人。这些日子,让我感受到了人与人相处的幸福,同时也学会了去帮助人类的一些事情。

在一个炎热的夏季的时候,我和妈妈来到了敬老院,我们的老师是一位长年在外打工的奶奶。刚到敬老院门口的时候,我的妈妈就问我说:“你是不是很辛苦呢?我说:“你是爸爸妈心血啊!”我说:“那就先来说,我妈妈是个好儿女啊!”妈妈说:“那你就先给你买个儿子吧!”我妈妈说:“你要跟他们说说话,我们就不会说话。”“那我就先给你买个儿子吧!”我就跟妈妈说,我妈妈听了我的话我妈妈也听了,我们就走了。我坐在老师身边,我妈妈走了,我妈妈也跟我说了很多关于他们的话,我们要尊敬他们。

我们在这之前都不知道要怎样尊敬老人,因为只知道一些小事、大事,不知道该怎样去爱他人。现在看来,我们不知道要怎样去爱他人,只知道给别人带来快乐,这些小事、大事,就会让人感觉到一种温暖。我们都是这个时代的\'孩子,我们要从小养成尊敬他人的好习惯。

我们要珍惜生活,珍惜自己的生命。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去做了,那我们一定会长大的,我们一定要去创造自己美好的未来。

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心得体会 篇9

说到教育孩子,家长多在怎样“教”上下功夫,例如,讲道理、教知识等。合理的“教”是需要的,这些属于“显性”的家教,是比较明显的、外在的,然而,家教绝不止于显性的。相对于“显性”而言就是“隐性”,隐性家教是比较隐蔽的、渗透的。隐性家教在每个家庭中都存在,无论家长是有意还是无意,隐性家教都会紧密地包围着孩子。

隐性家教主要指的是:家庭的物质环境、家庭的精神环境、家庭的氛围、家长的素质、家长的教子观念、家长和孩子关系的类型等。隐性家教像空气一样,弥漫在家庭之中,不管孩子和家长愿意还是不愿意,孩子都会像呼吸空气一样,将这些影响吸进体内,融化在“血液”中。日积月累的“熏陶”和“渗透”,造就出了孩子的品行、素质和个性。可见,隐性家教对于培养孩子,是多么的至关重要。

其中,亲子关系对孩子的作用是多方位的,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状态,而“心态”是形成个性的核心因素。国外的一些专家曾做过“亲子关系对孩子个性作用”的调查,通过对众多家庭的\'调查显示,不同类型的亲子关系对孩子形成不同个性特征有直接的作用,如下:

迁就的关系,孩子的个性多是:执拗的、主观的、自我中心的、积极的等。

保护的关系,孩子的个性多是:依赖的、胆怯的、神经质的、温和的等。

忽视的关系,孩子的个性多是:冷漠的、勇敢的、创造性的、率性的等。

专制的关系,孩子的个性多是:顺从的、逆反的、被动的、消极的等。

民主的关系,孩子的个性多是:开朗的、自主的、积极的、独立的等。

从这个调查中我们可以获得一些启示:其一,在不同类型亲子关系的家庭中生活的孩子,会形成不同的性格;其二,一些亲子关系对孩子的作用是有利有弊的;其三,民主的亲子关系有明显的优越性,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个性特征。

亲子关系的主要方面是家长,那么,决定家长对待孩子的想法与行为的关键是什么?是家长的教育观念,这就是:怎样看待儿童?怎样看待对儿童的教育?

例如,过度保护孩子,从表面上看是“爱子心切”,但实质上是出于消极的“儿童观”。他们认为:儿童是软弱的,是无能的,是依附于大人的,是任人摆布的。所以,他们要处处代替孩子,时时控制孩子,总是采取包办和限制的做法把孩子握在手心里,置于温中。长期处于这种关系中的孩子,怎会不依赖,不怯懦呢?

西方国家的家庭,很重视孩子的独立性,这不是西方的家长爱子不如东方的家长,而是西方的家长对儿童的看法不一样。他们认为,儿童是有潜能的,是自主发展的,是独立的个体。因此,他们对孩子的爱就表现在促使孩子独立、自主地发展。

我们家是力争民主,但是这个度把握起来很难;在这个过程中,家人的观点一致至关重要,有时我觉得我可以理解孩子的地方,毛爹认为我是在迁就他,我管教孩子的地方,毛爹觉得可以理解他。

有时,我也在给这些矛盾找借口,毕竟我们不是完人,能做80分的父母就已经不错了,吼吼,是不是有点儿不求上进啊。所以说,什么样的家庭养什么样的孩子。

大毛小时候,毛爹对他有点儿严格,这两年他跑,和儿子聚少离多,心里难免愧疚,现在毛爹对儿子更多的是疼爱;记得有一次,毛爹回国,跟毛妈说:“儿子被你带得真的很好“,其实我知道因为疼爱,他看儿子的角度变了,当然这也是对毛妈的鼓励。有一次我跟毛爹说:“你现在对儿子没那么严厉喽“,他说:“我觉得儿子很好啊,没什么问题,干吗要对他严厉“。

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所以在要求孩子的同时自己也要以身作则。而我们的阅历经常让我们用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孩子,这也是不合适的我的一个亲戚,是留德的博士,这种家庭的孩子自然要求学业上上进,但是有一天,亲戚的儿子对他说:“爸爸,你读了博士,但是你不能要求我也读到博士“,亲戚愕然。这件事情告诉我“孩子的人生由他自己选择“。

我个人一直秉承”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孩子的问题”的原则,只有读懂孩子,才能正确处理好亲子关系。

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心得体会 篇10

一、家庭教育的本质是生活教育,家庭关系和积极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影响家庭生活教育的两大要素,良好的生活教育有利于孩子成长成才,有助于孩子核心素养的提升,有助于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美好的家庭生活是有利于儿童成长的生活,在亲子关系中具有四个特点,

1、是相亲相爱,一家人相亲尊重、相互关心、相互支持;

3、是自立自强,要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学业自己负责,从小鼓励和引导孩子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责任;

4、是共同成长,家庭教育既是长辈对孩子的教育,也是每一个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

2、是不要求繁重但要求持之以恒,只有坚持才能养成习惯。

通过本期的学习,获益良多。深感在教育孩子时,需与生活相结合,以实际行动促进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相互学习,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

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心得体会 篇11

小学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更早接受到的正规教育,搞好小学教育,对孩子从小培养崇高地品德和良好地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好的小学教育,可以促使孩子们将来顺利读完小学、中学甚至。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关难”,小学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头”,这个头如何开好至关重要,它有时可以决定一个人的人生以后走什么样的道,决定一个人今后的品行如何。

那么,怎样搞好小学生的教育呢?关键应该根据小学生的特征“对症下药”。小学生象春天的花朵,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纯真无瑕,分辩是非能力差,同时有极强的好奇心及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所以对小学生施教,作为家长绝不能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应善于引导,想方设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做为家长要放下架子,善于和孩子们交朋友,平时少用命令的口气,多用商量的语言,比如可以说“来,爸爸跟你一起想看这到底是为什么”,“我们来一起画画好不好!”等等。因为孩子胆小,如果家长经常教训孩子,势必使孩子产生恐惧感和厌恶感,不敢亲近你,同时还往往产生逆反心理,不但不爱听你的话,就连学校也怕去了。

其次,做为家长,平时要特别注意自己的形象,在孩子面前言行举止不能随便乱来,因为小学生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同时分辩是非能力差,在家里,家长们都教育孩子,到学校后要听教师的话,所以孩子们都认为老师的话永远是对的,老师做的永远都是好事,孰不知,老师在孩子们的心中无形已经树立了伟大的形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成为孩子们模仿学习的榜样,所以在孩子们面前,

家长要像教师一样,言谈举止要文明得体。因为父母是孩子更好的学习榜样,家长在平时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对孩子今后人生道的成长影响深远。

再次,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要想方设法善于引导,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我们都知道,孩子生性好动、贪玩,正如教育专家所言,只要他们感兴趣的事,他才会真正认真去学,认真去做,自觉地做。否则,对他们不感趣的事,他们死活都不愿去做,赶鸭子上架在孩子们身上行不通。只有善于引导孩子,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孩子们学得更多,平时我们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编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或有趣的游戏等,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另外,作为一名家长,我觉得要有极大的忍耐力和足够的耐心对待孩子。切莫把工作生活当中遭遇到的烦恼向孩子倾诉,甚至把孩子当成发泄桶,人们常说“六月的天气,孩子的脸”说明孩子们的表情变化无常,经常说变就变,一会儿笑哈哈,一会儿又哭又闹,刚刚还是很乘很听话的,一下子就调皮起来,说什么也不听了。常常让家长无名火生,恨不能伸手就给两巴掌。当然,这时做为家长是不能乱发脾气的,只能不厌其烦地说服教育,更多也只能温柔的说一声“你再这样,我真的生气了”,然后还是耐心地引导,说服。

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心得体会 篇12

长久以来,孩子的教育问题都是家长更关心也是更困惑的一个问题。作为培训机构的老师,不论从目前的工作上还是以后的家庭方面考虑,了解家庭教育的方面的知识都是很有必要的。上周,听了钱老师和陈老师的讲座后,让我更加充分地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通过聆听讲座,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

好家长胜过好老师。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更容易模仿家长的言行,只有家庭教育和学

听家庭教育讲座心得

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每周在校的五天教育,老师都是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性格、品行、意志和兴趣等等,孩子也易于接受和成长。可是周末的两天,孩子在家容易受到家长的溺爱,没有规律的学习和生活,把在学校五天培养出来的好习惯给忘掉了。作为家长,应该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主动去做好家庭教育,孩子才能健康茁壮地成长,才能成长为可以遮风挡雨的参天大树,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益的梁之才。

二、几种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

1、言传身教法

孩子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这些受父母的影响更大。你让孩子不乱扔衣服,自己回到家后却随手把衣服扔在沙发上,还口

口声声地教育孩子,这种效果明显不会有效。你不让孩子看电视、上网玩游戏,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自己却惬意地看着烂俗的电视剧,玩着网游,这让孩子情何以堪呢?所以,以身作则,比千言万语都更管用。

2、学会赏识教育

都说孩子还是自己的好。所以说,从内心赏识自己的。孩子,应该不是一件多难的事情。只是,家长要做到教育孩子的方法得当,不要因为孩子一次考试成绩的不如意就苛责孩子,更不要因为工作压力等原因而迁怒孩子。孩子身上有很多优点,比如孩子的诚实、善良、守信,这些都是很多大人所不具备的。能一口气说出孩子10条以上优点的家长,才是合格的家长。平等地对待自己的孩子,尊重孩子,让孩子从小树立自信,积极乐观地面对学习和生活。

3、学会有效地与孩子沟通

首先要善于倾听。只有倾听孩子的心里话,知道孩子想什么,关注什么和需要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给予孩子关心和帮助,也会使以后的沟通变得更加轻易。其次,要学会和孩子做朋友。家长如果总是高高在上,就很难和孩子交知心朋友,也就谈不上真正的沟通。这就要求家长和孩子谈话时,要以孩子的心态和孩子能理解的语言进行。再者要有耐心。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年龄、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异,理解需要一个过程。如果过于急躁,沟通就会成为泡影。

冠冕堂皇的教育大道理我相信咱们家长们都了解的很清楚,也为孩子初中阶段做足了功课。

今天我就简单跟大家交流三个方面,这也是我们家庭一直以来从小到大对孩子的教育准则。当然,教育方式方法比较局限性,不一定适用于全部,也希望家长们结合自己的事迹情况借鉴与调整。

一、掌握孩子每一个年龄发展阶段的需求

步入了初中生活以后,我们的孩子无论从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会有明显的变化,这也是我们所说的青春期,这一阶段很关键,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以及良好的人格特征的形成(诚实品质)。青春期是少年身心变化更为迅速而明显的时期,孩子与成人交流的话语逐渐减少,对周围环境、事件的感知能力急速敏感加强,那也就是说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是属于自身通过感受外界来获取信息,从而做出判断的,孩子在这个逆反期,需要父母帮助,安抚的时候,可能不一定通过语言,特别是同一件事同一句话在他们耳边回响无数次,有时她们的一个眼神一个举动,如果我们做父母的能理解了,去及时的亲他抱她一下或提供适时的帮助,他们可能会很感动,这点特别考验我们家长的洞察力与应变能力,当然更重要的耐心(忍耐)是必不可少的,虽然他们也不会通过语言去表达这种感动,心灵深处的那种默许是要靠心灵去感应的。

二、家庭教育观念统一化

1、情感投射的一致性

情感投射的一致性是指家庭中的每位成员对其子女、晚辈都应具有同样程度的爱,怀有相似的感情,持趋于一致的教育态度。也是情商体现的一种方式,这种爱、感情、态度通过成人对子女的言行表现出来。如果对孩子情感投射的幅度、强度不一致,会导致孩子对有的家庭成员亲近,对有的家庭成员疏远、回避,甚至产生敌对心理。

2、教育思想的一致性

一致性教育是指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及成员之间在教育观念、教育态度、教育方式方法上保持一致的做法。然而,在现实的家庭教育中,常常出现的情况是家庭不同成员之间,常常因教育观念、教育态度、管教孩子的方式方法上存在差别而形成不一致。家长的要求不一致,常常会伴随着家长之间的分歧和争吵,这种争吵和分歧会给孩子造成教育的真空,并且孩子对家长就会产生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态度。

思想不一致的危害:

(1)造成孩子双面性格

(2)使父母的威信降低,破坏家庭教育的成果

(3)消弱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

(4)使孩子不明是非,影响心理健康

3、教育过程的一致性

家长由于各人经历不同,文化水平互有差异,性格更不可能完全一样,因而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产生不同的看法,有不同的要求是很自然的。一旦出现分歧,不要争吵,更不能当着孩子的面吵,把分歧暴露在孩子面前。可以心平气和地弄清情况.找出原因,想出办法。如果没有原则分歧,就完全可以求大同存小异,克服分歧,协调解决。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家庭成员之间互相理解、互相商量,取得共识是很重要的。

我们家长有时候会有这样一个感受,就是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聪明越来越难教育,其实换一种方式来表达,就会变成作为现在我们这些家长们越来越不会教育孩子了,那这究竟是谁的错呢?其实我们都没有错,作为成功的教育,从来就没有标准的答案,因为我们每个家庭的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大到环境,小到遗传基因。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学习的有很多,同样,我们需要学习的也有很多,特别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的教育理念与方法。所以我们家长只要彼此统一教育步伐、与学校的教育一致,孩子的进步一定是突飞猛进。

三、所有的教育为了同一个目标――人格的完善

有句话我很喜欢:人格决定了知识的使用方向。健全人格的养成其实相当复杂,它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通过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熏陶逐渐形成的,它不仅需要丰富的知识,还需要健康的体魄、良好的教养、广泛的兴趣、高尚的情操和真正的智慧。因此健全的人格应该是自由思想、独立精神、诚实作风、仁爱品德、忠诚敬业的综合体现。为了这一更终目标,我们与孩子可能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让这三年的初中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在他的人生中积攒下美好的回忆。

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心得体会 篇14

起早期教育,你会更先想到哪些呢?是琴棋书画类型的古风传统?还是肆意生长的野蛮放养?还是中规中矩的顺其自然?……其实这样都是不全面的,在对于孩子的早期教育过程中,要根据孩子各年龄的特征、个体情况、已形成的习惯及健康状况等,有系统、有计划地进行教育,促进孩子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由于孩子早期的模仿能力很强,家庭可以说是奠定孩子成长学习和人格魅力的基础。孩子的成长,父母是关键,那么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呢?

一、持恒是更好的爱心

对于孩子的教育更关键的就是教育方法要应始终如一,切不可朝三暮四。孩子的思维起初很简单,如果父母一直飘摇不定、容易善变,那么孩子除了养不成良好的长期习惯,还很有可能变得善变。甚至是,父母教育孩子的态度也是需要一致的,不要让孩子养成亲近一方、疏远一方,或者是执拗任性的坏脾气。

要使孩子养成某种习惯,父母必须采用持之以恒、一致如初的方法,以便形成条件反射。比如让孩子养成独自睡觉习惯,当孩子离开妈妈时,自己也就能安然入睡,而不至于哭闹。比如让孩子养成不吃零食的习惯,孩子慢慢也就不会在长大后的某一天一边做作业一边吃东西。

二、条件是更好的保障

父母对于孩子更基本的爱就是创造孩子接受教育的良好条件。除了培养孩子的智力,在孩子的德育、体育和审美等方面,也要有所重视。毕竟孩子的智力教育大多数是在学校的\'时候老师会重视的,而孩子的人格魅力还是得靠家庭去培养。

比如应该从小注意发展孩子的视、听觉和各种微细动作能力,应提供图画、玩具等,让孩子去更全面、更细致接触这个世界,而不是从小就厌烦学习。再比如在孩子小时候开始学说话时,大人要引逗和教话,以便提供接受教孩子语言能力的条件。

三、约束是更好的榜样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首先需要的就是做好自我约束,因为孩子一直都是在学习着父母的模样。同时,父母要以模范行为影响孩子,让自己成为更好的榜样。比如平时大人说话要和蔼可亲,处事礼貌待人,不当孩子面撒谎、欺孩子,不要以粗暴的态度大声训斥孩子,或当别人面训斥孩子。

教育更是需要注重细节的,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餐桌上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是看在眼里的。大人除了注意这些细节,平时还应弄清事情缘由后再说服教育孩子,不能见错迁就,让小孩为所欲为。

四、耐心是更好的养料

出于好奇心,孩子遇到事情总会不由自主地提出许多问题,常常是很简单的问题,甚至是习惯性常识性的问题。父母无论问题大小,都要耐心回答,不要拒绝。父母更首要去做的就是不要限制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孩子做事失败时要鼓励他重做、做对了要夸奖再接再厉。

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任何相处,都是在进行亲子教育,亲子教育其实就蕴含于家长同孩子日常相处、沟通交流的点滴之中;明智的家长,亲子教育无需刻意为之,而是潜移默化、自然达成。借此机会,谈三点体会,与寿茂家人们、交流。

一、的学区房就是你家里的书房。

顾名思义,学区房就是附近有学校的住房,因在义务教育阶段可以择校,价格相对较高。但就孩子的学习而言,住房等因素皆属外因,更终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内因、即孩子自身。解决孩子学习的内因问题,主要在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这,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的学习氛围。兴趣是的老师,如果做父母的爱读书、爱学习,书房藏书汗牛充,孩子通常也容易爱上读书、爱上学习,从而成为书香之家,孩子的学习成绩往往不成问题。如果当家长的回到家里不是刷手机就是看电视、打牌,却又赶着孩子学习、做作业,效果可想而知。

二、做好亲子教育的关键是共情。

共情是一个心理学术语,同理心的意思。好的亲子教育的前提是有好的亲子关系,好的亲子关系的前提是家长能与孩子时时共情,即能够与孩子换位思考、常常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充分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如此,就容易赢得孩子的爱、信任与尊敬。世上本无叛逆的孩子,孩子之所以叛逆,是因为缺少爱。家长总是认为足够爱孩子,但这爱含了很多条件,共情不足,从而难以得到孩子的认可,于是表现为叛逆、“不听话”。与此同时,家长却认为自己很辛苦、付出很多,而孩子“不领情”、不以“好好表现”回报,亲子矛盾就产生了。其实,只要家长能够真正做到无条件地爱孩子,共情自然存焉,亲子关系就不可能不好,亲子教育就没有问题,孩子的学习等方面也不会有大的问题。

三、适当的游戏与玩耍也是一种学习。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学龄前时期、即0-6、7岁期间,主要任务就是玩耍、做游戏,德国不允许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安排课程、布置作业。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分别负责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或者分别掌管学习事务与游艺事务;大脑的两个半球只有均衡、共同使用及开发,人的大脑功能才能整体提升。所以,对孩子来说,游戏与玩耍也是一种很有必要的学习,孩子该玩的年龄一定要让他(她)玩,特别是与同龄的孩子一起玩。该玩的时候玩,该学的时候学,才是孩子应有的成长规律。当然,孩子到了中小学阶段沉迷于手机游戏则弊大于利,另当别论。

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心得体会 篇16

儿童发育遵循一定的规律性、阶段性,早期教育应根据儿童不同年龄阶段发育的特点,循序渐进,在儿童发育不同时期,施行不同的早期教育内容。

1、一岁以内。感知觉的训练,包括视觉、听觉、嗅觉、知觉等。婴儿期视觉、听觉发育迅速,可以在宝宝的前面放置有色、有声的玩具,促进听视觉的发育;4-5个月为味觉发育的关键期,添加不同味道的食物,促进味觉的发育;6个月能听懂自己的名字,9个月能听懂简单的词意,要不断的和宝宝交流,对宝宝自发的表达,给予及时的应答,促进语言的形成;可以让宝宝抚摸玩具或者日常物品,同时配以解释,增强感知能力。

2、1-2岁。以语言训练为主。1岁以后宝宝进入语言表达阶段,开始先说单词,后组成句子。先会用名词,然后才会用代词、动词等。可以先通过实物、图片学习单词,并给于解释,随着词量的增多,逐渐组成句子,连贯起来。学习过程中先以清楚、理解为主,慢慢提高速度。同时可以训练宝宝自己拿取日常用品,如自己的衣服、鞋子,促进运动和认识能力以及听力。

3、2-3岁。认识能力的培养。2岁以后宝宝爱表现自己,喜欢引起别人的注意,可以执行简单的命令,对外界充满好奇。父母可以根据宝宝的这一特点,让宝宝接触感兴趣的事物,增强记忆,培养兴趣。对宝宝的提问,尽量给于正确的回答,满足宝宝的好奇心,启发思维,养成动脑思考的习惯。

4、3-4岁。思维、想象的。训练。3岁时神经细胞70-80%已经形成,宝宝开始思考问题,辨别不同的事物;肢体运动迅速的发展。多鼓励宝宝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如唱歌、跳舞,让宝宝更多的展示自己才能。可以给宝宝讲故事,让宝宝对故事中的情节、人物辨别分析,提高思维能力。

5、4-5岁。培养阅读、背诵及数学能力。可以让宝宝背诵诗词、练习讲故事、学看图画书,锻炼记忆、思考能力,进一步发展语言表达能力;这一时期运动能力发展也很快,可以在游戏中培养学习兴趣;指导宝宝与小朋友团结友爱,提高与小朋友相处的能力;在文化教育的同时,注意培养宝宝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6岁开始进行学前教育。

父母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给于恰当的早期教育,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育,促进智力的发展,培养各方面的能力,为以后的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孩子健康茁壮的成长。

倾听幼儿的心声心得体会

倾听幼儿的心声心得体会1

倾听对孩子来说,是在表示尊重平等,表达关心,也促使孩子去认识自己的能力。在教育中,要给孩子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去发现,去成长,而我们,把耳朵留给孩子,倾听孩子的童言童语;把眼睛留给孩子,聚焦孩子的一举一动;把大脑留给孩子,和孩子一起探究、发现、解读、成长。

一日活动中

幼儿的一百种语言需要教师的一百零一次看见。幼儿表征作为一种有意义的语言,是幼儿思维的主要载体,也是教师读懂幼儿的关键。

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的情况和需要,及时发现幼儿的问题和困惑,以便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支持。

幼儿交流中

当我们学会以平等、开放且耐心的态度去倾听孩子的心声,才是真正地帮助孩子探索、发现和成长的开始。

幼儿寻求帮助中

我们要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相伴成长!

亲子时光中

孩子愿意和家长、愿意向家长诉说心声,是因为信任家长,把父母当做自己更亲近的人。所以当孩子主动说话倾诉的时候,家长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聆听姿态,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用诚意去倾听孩子的心声。家长首先停下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其次用眼睛看着孩子,再者时不时地做出回应,可以用肢体语言和微笑等让孩子知道你在认真听他讲,更后用心听孩子表达。

在一日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我们时常蹲下、倾听、记录,不断贴近儿童,深入理解儿童,倾听幼儿的心声、陪伴他们不断成长!

我们要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相伴成长!

倾听幼儿的心声心得体会3教育就是,给他时间“胡思乱想”,一百种世界,等着孩子们去发掘;一百种世界,等着孩子们去创造;一百种世界,等着孩子们去梦想。教育是让每个孩子以自己的方式发光。要给孩子诉说的机会家长一定要给孩子说出口的机会,给孩子倾诉、解释、表达自己的机会。这是倾听孩子心声的步。

很多时候孩子想要和家长一些有趣的事情,但总被家长无情的打断。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打断了:“ 你管别人做什么,管好你自己就行了。”类似的情况时有发生,不给孩子说话的机会,但是真的等到孩子不愿意对自己诉说的时候又开始责怪孩子。

倾听孩子的话语和心声,才能更好地理解孩子,了解孩子各方面的发展,对孩子不好的行为和情绪及时做出正确的引导,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不要轻易打断孩子的倾诉我们都知道随意打断他人谈话或发言是很不礼貌的行为,是一种不尊重别人的行为。但是家长为什么能心安理得地打断正在发表言论的孩子呢?有时候家长想要打断孩子是担心孩子说出不合适的话。其实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他们新奇的思想和做法不仅不会令事情变得糟糕,反而会令其变得更加美好。不要以“忙”为借口拒绝沟通不要以“忙”为借口拒绝和孩子沟通交流,很多家长在孩子想要与其交流的时候总是说“很忙”,忙不是借口,为什么有时间做别的事情,反而没时间听孩子说话呢!以“忙”为理由拒绝聆听孩子的心声是极其不明智的选择。倾听孩子的声音需要有诚意很多家长在听孩子说话的时候会表现得很敷衍、心不在焉等等。孩子愿意和家长、愿意向家长诉说心声,是因为信任家长,把父母当做自己更亲近的人。

所以当孩子主动说话倾诉的时候,家长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聆听姿态,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用诚意去倾听孩子的心声。

倾听幼儿的心声心得体会4

“倾听儿童、相伴成长”更好的教育就是倾听孩子的声音,让孩子成为主角,给孩子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去发现、去成长,而我们就在这里静静守护,静待花开。

今天我们围绕“倾听儿童,相伴成长”进行了师德师风演讲比赛,每位老师了自己的心得。回想各位老师的演讲让我受益匪浅,赵婷婷老师的演讲条理清晰,语言生动;王丽园老师的演讲声情并茂,饱含真情;每个老师都把自己的幼教工作中和孩子们相处的点滴用纯朴的语言表达了出来。

幼师远远比外行人所理解的辛苦,这是一份爱的职业,教育的起点始于倾听,倾听孩子的感受,作为老师的我们要对孩子抱有积极地期待,做正向的引导,让孩子敢于做自己,并大胆的表达自己。

倾听幼儿的心声心得体会5

转眼间,这次的幼儿园教师即将结束,我很荣幸自己能够参加这次的学习的机会,这次的培训充实而意义非凡,使我受益匪浅,让我如幼苗般得到了滋养,此次培训理论与实践结合,课程丰富多样,从全方位地精心诠释了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

在樊老师的讲座中,我了解了幼儿一日常规的要求,樊老师的讲座内容非常详细,分别对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与指导、幼儿园班级管理等方面做了细致的讲解,还指导老师们如何组织教育活动以及教育活动应注意的问题和遵循的\'原则,指导教师如何对幼儿进行管理,如何建立良好的家长关系。俗话说得好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晨间活动在一天的活动中显得非常重要。樊老师的讲座针对幼儿园的育人环境提了很多好的建议,还指导老师们如何进行区域活动等等。通过这次培训,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幼儿园教育工作应该坚持体、智、德、美诸方面的教育互相渗透,有机结合。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幼儿教育要面向全体幼儿,热爱幼儿,坚持积极鼓励,启发诱导。合理地综合组织各方面的教育内容,并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

幼儿教育,热爱孩子是位的。幼儿不同于小学,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差,是一生品德行为形成的时期,好模仿,是非观念在萌芽时期等特点要求我们幼儿教师要有更高尚的人格魅力,要正直,和善,温柔,可爱,要因可爱而美丽动人。我们既要做到母亲般的关爱,又要做到高于母亲的教育,从思想上、品质上给予渗透影响,教育他们使他们是非概念清晰,引导他们能关爱别人,带动他们积极乐观开朗,实事求是使他们诚实,幼儿教师要有\"敬业、乐业、专注、创业\"的精神,要公正地爱每一个孩子,我们带给他们的应该是更美好,更公正,更无私的爱。

倾听幼儿的心声心得体会6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父母是孩子的个老师,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时期,大部分是生活在家庭里,而这正是孩子们长身体、长知识,培养性格、品德,为形成世界观打基础的时期,父母的一言一行都给孩子深远的影响。

然而我们班很多孩子的爸爸妈妈陪伴孩子的时间比较少,孩子都是由爷爷奶奶或是姥姥姥爷进行看护的,老人对孩子的这种隔辈的爱更是非常浓厚。对于孙子孙女更是舍不得批评一句。

我说:“您先别着急,我们孩子在家没有一个良好的进餐习惯,肯定跟我们周围的外环境有直接的关系。我跟您了解一下,我们孩子在家主要是谁在看护呢?都是谁在喂孩子吃饭?”呈呈妈妈说:“我白天上班工作很忙,陪孩子的时间也就只有晚上下班回来以后,孩子主要是由奶奶照顾。孩子奶奶什么事情都依着他,经常追着他喂饭,他不正经吃饭让我很着急。您有什么办法吗?他在幼儿园也是这样吗?”

听了呈呈妈妈的话,我意识到,这个孩子在家的状态是在“过度的爱”下成长的,对此我们为他制定了一个小计划。

解决对策:

1、首先进行家园沟通,在幼儿园有幼儿园的小规则和小规矩,那在家也不例外,也要制定家庭小规则。

2、给幼儿也制定小任务,这个小任务需要和奶奶一起完成,而且要监督和督促奶奶,让奶奶每天在你吃饭时发张照片或视频进行打卡。

3、约定打卡,并及时进行鼓励和反馈。

4、及时与家长沟通,来帮助幼儿一起养成良好习惯。

5、这些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呈呈妈妈认识到孩子的问题,也和奶奶及时沟通,呈呈奶奶也积极的打卡拍视频来记录呈呈的变化,通过布置小任务的方式,激发他的求胜欲,让他通过这个方式,在家也同样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只有做到家园共育,孩子才能真正的进步和成长。

其实,孩子更好的老师就是身边爱他的人,用正确的爱孩子的方式去爱他,孩子就会给我们不一样的惊喜。大胆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探索,不要包办,给孩子一定的空间,让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将溺爱转化为动力,相信孩子!让孩子真正体会到,在被爱的呵护下成长。

倾听幼儿的心声心得体会7

在培养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我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变化,对教师在一日生活中过多地组织集体活动有了一些思考,并尝试着减少对孩子的一些不必要的要求。

今天,我没有按照往常的做法让孩子们集体行动。有的三五成群地在自然角观察,谈论着什么;有的站在新贴出的活动区记录表前,寻找着自己的名字,议论着谁的红花更多;有的干脆走到桌前,翻阅起老师中午备课时留在那儿的书。我没有打扰他们,因为孩子们都在做着有意义的事情,说着感兴趣的话题。幼儿园生活要有纪律,同时要让孩子生活得轻松,给他们支配自己的权利和机会,让他们自己决定先干什么,后干什么,这对他们今后主动适应社会生活,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形成一定的时间观念,有着更深远的意义。我决定在以后的日子里,要让孩子们拥有更多的自由时间,让他们生活得更轻松些。

幼儿园的孩子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历来由老师安排,好像是天经地义。为了照顾好孩子,我们要求他们一切行动听指挥,很多活动都得集体进行。当然,班级里孩子多,排队、等待就难免。孩子们消极、无奈地等待着,他们的时间被白白浪费,他们的主动精神被逐渐磨蚀。为了不“乱”,老师必然要规定“排好队’,“不要随便讲话”……一些控制能力差的孩子,活跃的孩子,主动性、自主性强的孩子耐不住这无聊的等待,会经常不断地影响纪律。从而招致老师的批评。过多的批评,造成幼儿与老师的关系紧张;过多的指责,又使得他们的自尊心受挫,失去上进心。可见,过多的集体约束会影响幼儿的主动发展,应该尽早改革。

老师率先行动,尝试把自主权还给孩子。给孩子们自己支配自己的权利和机会,让他们根据情况决定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学习合理地使用时间,安排自己的\'活动,做一个有头脑的、主动的人。这种锻炼,可以使孩子形成自主、主动的个性品质。它不但为幼儿今天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有趣创造了条件,而且为他们今后从容地面对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倾听幼儿的心声心得体会8

“爱孩子,真诚对待每一个孩子〞 这是幼儿教师更基本的职业素质,,能否真诚对待每一个幼儿,并不是件简单容易的事。在工作中很多的点滴小事,我园教师走进孩子,用心呵护、深入观察、解读、分析与支持,一起和孩子们共同成长。有人说:教师是天底下更光荣的职业!有人说,教师是自己幸福的把握者,是孩子幸福的引人,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目中,老师是一个更亲切、更智慧、更伟大的形象。

我发现各班常规的要求都不一样,孩子们的性格和学习习惯也不尽相同:有的孩子学习不专注,有的爱打架,有的不爱说话,有的挑食等等。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我平等地欣赏,对待身边的每一位孩子。我唯一能做的是关爱有加,为每一位孩子提供均等的发展机会,让每一位孩子幸福得像花一样健康成长。记得苏心妤小朋友在班里,走弯着腰,低着头,眼睛从下往上看;在活动中,经常做在位子上,一言不发,整天闷闷不乐。为培养她的自信心,培养她活泼开朗的性格,我在日常工作中,开始有意的去锻炼她,请她为小朋友发水果,请她帮老师拿东西。心妤慢慢的,她逐渐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做事不再那样拘谨。在活动课上,经常看到她高举的双手;活动间隙,时常能听到她略带沙哑的开心的笑声。苏心妤的家长看到孩子发生的可喜的变化,对我们十分感激。“马老师,我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心情,苏心妤和你们在一起的这几个月,开朗了很多,自信了很多。你们老师太好了。”她朴实的话语,也令我感动。我告诉她:“这是我们的工作。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爱孩子,教孩子是我们的责任”。

倾听幼儿的心声心得体会9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选择了幼儿教师,就选择了做教师的责任;选择了“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也就选择了以高尚的行为示范于幼儿,以优雅的志趣感染幼儿,而要做到这些,就需要幼儿教师有高度的责任心、爱心和耐心,要怀着一颗爱心对孩子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的未来负责。乐观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是一种健康的心态,是人生快乐的源泉,它像温暖的阳光,充满了神圣的力量。一个热爱生活、乐观积极的幼儿教师,一定是一个始终微笑、特别受孩子们喜爱的老师。

同时,幼儿教师积极的工作态度,不仅能带动孩子们的情绪,有利于他们阳光性格的形成,也会促进教育效果不断提高从而使幼儿教育就得更加有意义。

要做孩子喜欢的老师,必须要和孩子打成一片,这样,孩子才会亲近你,才会愿意和你交流。例如:幼儿入园时,要热情的与幼儿打招呼,并适当的询问他们一些事情。比如:“小朋友,今天早上你吃的什么饭?好吃吗?”或者说:“你今天真漂亮!你的衣服真好看!”等等。当幼儿与老师说话时,老师应充满热情地与幼儿沟通。对于幼儿的话一定要耐心倾听,并机智地回答幼儿的问题。另外,老师的耐心是与爱心息息相通的。应放下老师的心态,和孩子平等的交流,自由活动的时候和孩子聊聊天,关注一下孩子喜欢的卡通频道,一起说说他们心中的“偶像”;游戏的时候,不再是个旁观者,而是和孩子一起无忧无虑地游戏,有时输了又何妨?讨论问题的时候,多听听孩子的意见,接受孩子合理的建议,而不是用老师的称谓来压制他们。其实孩子的。内心世界非常的丰富,有时候他们知道的东西,我们也许没听过,他们说出的话我们也许会震惊,不相信是从一个孩子嘴中说出来的。交流不但可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很好的。增加幼儿和老师之间的和谐,如果我们经常和孩子沟通,聊天,孩子会把我们当作是朋友,而不是老师。久而久之,会和我们走得很近,遇到什么事也愿意和老师一起说。这样,我们就成为了孩子不可缺少的伙伴。

所以,要当好一名幼儿教师,做一名孩子喜爱的老师,就要有爱心、耐心、责任心;喜欢和孩子在一起,更要爱自己的工作,只有这样,工作起来才有动力,才会甘愿无私的付出,才能把工作做好。因为孩子们的健康快乐成长是我更欣慰的收获,也是更大的幸福和快乐。

我相信我一定能成为一名孩子们喜爱的老师。

倾听幼儿的心声心得体会10

波利亚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更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更深,也更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多方创造条件,为幼儿主动学习带给时光与机会,让幼儿与环境、与同伴、与老师等之间进行多维互动,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幼儿。幼儿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多种感官的参与,努力去发现,探索新知,学习新知,同时也学会学习,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给幼儿亲身体验感受的机会。

纲要中指出:幼儿美术活动应以幼儿为本,应注重活动前的体验,让幼儿在实地、实物、实景、实情中进行情感受体验,发现环境、生活和艺术的美,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幼儿的感受力。如:在蔬菜制作中,我先让幼儿参与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蔬菜,并让幼儿参与布置“蔬菜天地”环境。并引导幼儿用各种方式进行自由探索:我除了引导幼儿用眼观察、用手触摸,用鼻子闻,并鼓励幼儿剥开豆夹、剥去芋头的皮、切断莲藉等方法“解剖”蔬菜,还引许幼儿边观察边与同伴交流讨论,使幼儿充分体验、感知蔬菜的特征。幼儿说:“黄瓜摸上去会刺刺的”“空心菜的梗中间有个洞”“莲藉切开有许多洞洞”“芋头爱穿一件衣服”“四季豆长得像泥鳅”“青椒长的像灯笼,中间是空的,里面有很多籽……”这是多么生动,真实的体验啊!幼儿通过自身的积极探索,获得了有关蔬菜的名称与外形特征以及内部构造等知识,为幼儿的陶艺创作积累了经验。

2、给幼儿自由创作的机会。

在陶艺制作时幼儿能够用自己表达的方式,来塑造不一样的艺术造型从而让幼儿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及思想等。因此,教师要为幼儿陶艺创作带给多种展示方式,让幼儿有充分的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及水平来表现、交流、。

(1)给幼儿自由选取表现形式的机会。如:在蔬菜制作中,允许幼儿自由选取表现形式。能够制作成平面的、立体的、组合的。

(2)给幼儿自由选取不一样材料进行组合的机会。如:为幼儿带给了牙签、棉签、广告颜料、橡皮泥、各种色纸、卡纸等各种材料,允许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取,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3)给幼儿自由结伴的机会。在活动中,允许幼儿自由选取同伴进行合作,允许幼儿个人创作。幼儿在活动中自由度大了,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

倾听幼儿的心声心得体会11

现在的孩子自主意识特别强,而且他们有时做出的行为也不是成人能用简单的“对”或“错”所能评价和衡量得了的,这也是现代儿童心理发展趋向于成熟的表现。我班的小朋友性格开朗、活泼,常喜欢问些为什么,控制和约束自我行为的能力较弱,与成人和小孩都较易亲近和交往,但由于他从小由其母亲独自护养,有时表现较胆怯、腼腆、自信心不够强,做错了事常不敢承认。为此我常感到头疼。

上周二教学活动后课间休息时,孩子们有的忙着去厕所小便,有的喝开水,有的在玩耍,活动里一片热闹的景象。忽然听到有人叫:“老师,把小鸡鸡翘得老高,小便都解到墙壁上,还把我的鞋子也弄湿了,可臭了!”我一听,正想把他叫到跟前问个究竟,就听到屠蔚兴灾乐祸地说;“,我已经告诉老师了,你就等着挨批评吧。”一脸沮丧,低着头。在小朋友的推搡之下来到我的跟前,我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他的头低的更低了,旁边的小朋友都围着看热闹:“你为什么把小便解到外面呢?”他用沉默表示抗议。下一节活动马上就要开始了,我只能无奈地说:“你这孩子太不懂事了,每天净给老师惹事。”没等他开口我就叫他回座位去,继续第二个教学活动了。

第二个活动是美术活动,作品完成后请小朋友把作品放到自己的展览架上。大家都兴高采烈地把作品陈列出来,惟独只有的架子上是空白。正在这时,有小朋友来告诉:“把图画纸折成了飞机再玩。”我忙跑进去冲他喊:“你乱折图画纸干什么呀?还不赶紧去放好!”他就边拆飞机边往外走很不情愿地把画纸放到展览架上。

下午起床后,我一边给女孩子梳辫子一边让小朋友整理自己的衣服,只看见又趁忙乱的机会活动开了,见他没怎么撒野也就没理他。忽然琳玲对我说:“用手在弄点心。”我一看,原本在点心盆里码的整整齐齐的桃酥被他翻的乱七八糟。他听到有人告状,马上跑回座位去了。我正忙着给女孩子梳头,也就没再深究。

下午评小红花时,因为今天做的。太多的坏事,大家都没把小红花评给他,我看他还满不在乎地玩着手指,眼睛却没敢看我。在离园时,我注意到他一副落落寡欢的样子,忍不住把他叫到跟前,询问他不开心的原因。起先,他还是一副顽固的样子,后来我试探性地说:“今天你是不是受了什么委屈,能和我说吗?或者是老师错怪你什么了?等了一会儿,他委屈地说:“今天厕所墙壁上有块脏东西,我想用小便把它冲下来。”我回过神来,想到上午那件事,都怪自己没弄清楚就草草了事。

我抱歉的对他说啊:“你想把脏东西冲下来是对的,可如果其他小朋友也都学你的样用小便冲,那厕所间会变成什么样子呢?”他低下了头。“下次再有这样的事你赶紧来告诉我好吗!让我们一起来想办法!”他会意的点点头,看他对我信任多了,我又问:“还有老师说错的地方吗?”“老师今天的图画纸我是画地不好,所以才不想挂出去的。”哦,原来是这样。“那你又为什么把桃酥弄的乱七八糟呢?”“我是想数数一共有几块,还没数清么!”“可是,你这样把点心弄脏了,小朋友会有意见的呀?”他不好意思地笑笑,做到座位上看书去了。

孩子虽然年纪很小,但在思想上已经和成人相近了,有强烈的自尊心和挫折感。如果我事后没有及时发现的反常行为,可能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流下了阴影。今天只是教学生活中的一瞥,只是我班孩子中的一员,还有很多像这样的小朋友,也会经历类似的事情,很多时候老师看似教育了,但却没有真正起到教育和指导的作用。在忙碌的教学中,感情的交流似乎成了奢侈的享受。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孩子一直把老师动作神圣的掌握全部知识和真理的人,老师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比父母还高,但很多时候我们自己在潜意识中存在的不正确的思想和教育观经常会表现出来。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此造成了有些孩子的对立情绪和自暴自弃。作为老师,我应当正确对待这一弱势人群,。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儿童是一个有生长力和生命力的自动的小孩,儿童不是“小人”,儿童的心理与成人的心理不同,儿童时间不仅作为成人之预备,亦具有其本身价值,我们应当尊重儿童的人格,爱护他们的天真烂漫。”新纲要中也指出:“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这些都充分显示了对安全、愉快、宽松的外部环境的重视,这也是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所必需的前提。我们在互动中应进行正确的定位,关注幼儿的实际情况和情感需要。

我觉得作为70后的幼儿教师应转变以往陈旧的儿童观、教育观。首先应认识到儿童是人,是发展着,能动的主体,他们有独特的内心活动。作为教师应以平等的姿态对待孩子们的行为表现,对他们的行为予以关注和引导,给孩子创造更多的机会去自由地活动。生活即教育,因此我们不能放过任何一次教育和可能改变孩子的教育行为,让幼儿时刻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从而喜欢与老师亲近,这样更有益与教学活动的开展,也更能提高教学效果。

倾听幼儿的心声心得体会12

幼儿园教师研修培训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在职幼儿园教师整体素质、促进教师专注化的有效方法,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而在这次远程教育研修培训期间,我的收获也是非常大的。

,通过这次培训,我首先更新了自己的观念:对于一位老师来说,研究是学习、反思、成长、发展的代名词,与专注的研究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因此在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诊断性研究时,需要从业者以自身执业情况和经验进行多视角、多次的分析和反思。通过分析与反思,我们可以提高自己,发展自己,更新自己。另外老师是孩子成长的守护者,因此教师的角色定义需要是学习者、研究者和实践者。首先,教师需要是学习者,因为教师要善于从实践和理论中学习,还要善于从孩子身上学习。其次,教师需要是研究者,是因为教师要带领孩子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更后教师需要是实践者,是因为实践的内涵是“变革”,这恰好是教师所需要的。

第二,教育无小事。一个细节可能会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教师更难能可贵的品质,就是能够从日复一日的教学生涯中领悟和体味教育的真谛,挖掘出能够体现高尚情操的教育细节。要知道儿童是可塑性很大的个体,是具有独立发展能力的创造性存在,因此才会有“教育的真谛在于启迪自我意识,在于给予灵魂向真、善、美发展的吸引力和空间。”的名言。

在教育中,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感染孩子,用自己的言语打动孩子,表达出自己对人或事的真实感受,这样才能让师生产生共鸣。孩子只有感受到老师的亲切和真挚的爱,才会愿意听老师的教诲。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老师要抓住机会,及时向孩子展示自己的喜怒哀乐,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另外教师的语言要有吸引力,要有人情味,要有趣味性,同时要有理性。这种语言可以让孩子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诲,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要知道“暖人之言,润人之心”,温暖的话语能让孩子深深感受到老师真诚的关怀,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更后,老师对待孩子应该有一种充满责任感和理智的爱,这种爱是严格的,适度的,更是理性的。

外面的小雨还在不停地下着、研修几天,下了几天。研修的道虽然坎坷,但收获着幸福、甜蜜的硕果。伴着雨声坐到电脑前敲击着键盘,开始了更后一天的研修,着幼儿教师的幸福我也倍感幸福;听到活着是一种修炼时,对老师充满了敬佩,真是细心、负责的老师;今天的案例太精彩了,让我的心灵又一次震撼,做一名幼儿教师真好,真幸福。

做幸福充满激情的、有爱心的幼儿教师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幼儿教师应幸福充满激情。激情是一个人开创事业的原动力,是每个人生命中喷薄而出的朝阳。它引导你去奋斗、去拼搏;激情也是催人奋进的角,更是人们百折不饶的意志力。每天我们用微笑迎接每一位孩子和家长,用饱满的热情参与孩子的各项活动,在活动中言传身教,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习惯等。永远的激情应该成为我们品格的追求,只要生命在,激情就在。

做努力上进的、专注的幼儿教师

“三人行,必有我师”,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以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对别人的弱势要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以宽容之心对待。我们要建设一个学习型的社会,人人都要树立这样的一个意识--终身学习。我们教师要不断学习,增加知识储备,增补学养,才有底气去迎接新的挑战。一次性的学校“充电”,一辈子的工作“放电”现象已不再成为可能。因此,不仅要以不断进取的精神去进行业务方面的继续学习,还应接受各方面知识的学习培训,使自己在日趋专注化的幼儿园教师队伍里,越站越稳;拥有一颗坚强的心,去迎接时代的挑战,并在努力中体验到不断进取的快乐与成功。

幼儿教师是专门与幼儿的心灵世界打交道的人,能直接感受到幼儿感情的人。正如徐特立老前辈所说:“教书是一种很愉快的事业,你越教就会越爱自己的事业。当你看在看到你教出来学生一批批走向社会,为社会作出贡献时,你会有无比的高兴啊!”,每一位教师都要格外珍惜和不断积累这种愉快、热爱的真情实感,它让我们在教学的道上日益充实起来、丰富起来、愉悦起来,幸福起来。

倾听幼儿的心声心得体会14

从早上的缕曙光到晚上的更后一抹夕阳,这之间的每一分每一秒都为师幼提供了对话的平台,这就要求教师有敏锐的目光,有对话的意识。

(一)日常生活中的对话

(二)教育活动中的对话

在教育活动中,如果师幼之间的“对话”激发出新的矛盾,产生出新的问题,则更加体现了“对话”的重要意义,这些新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为进一步“对话”留下了空间和余地。我们应尽量避免一般性的心不在焉的指导方式和话语,使教师对孩子的指导能够切实引起孩子产生一定的感受。例如在主题活动小手真能干中,请幼儿用小手蘸上颜料,印手印,班上的幼儿感到即新奇,又高兴都大胆的印着。这时张雨恬“哇”的一声哭了起来,说:“老师,我不敢”,这时坐在她旁边的陈澳说:“别怕,我来教你,印手印可好玩啦!”我一边向张雨恬投向鼓励的目光,一边说:“好啊,陈澳哥哥可勇敢了,你来当小老师吧!”过了一会当他们的作品完成的时候,我又用鼓励的话说:“恬恬的小手印真漂亮,象一片片小落叶”。陈澳的小手印还穿上了漂亮的衣服。我的话刚说完,他们俩抬头看着我笑了。我的话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我对他们的尊重和重视,我们的关系更近了。

师幼对话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关键是教师首先要树立师幼对话的观念。就像瑞吉欧幼儿教师们说的那样“接住孩子抛过来的球”,使每个幼儿在活动中都能够获得体验和切身感受。

通过对有关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让我感到学习是认识自我和提高自我的一种更好途径;学习,能了解更多的知识;学习,才能适应时代,也能改造自己的世界观、更新教育理念和开拓思、创造业绩而发展。

教育的核心和本质是育人。育人的内涵是:教师对幼儿的爱心和关心,让幼儿学会做人,学会认知,学会创造。因此,教师要进行新的教育理念的学习,才能在教育思想中,树立远大的理想,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去感染和影响幼儿、去适应现代课堂教学的需要和提高教学效益,应自觉加强理论学习、业务进修,自觉地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大胆地探索和尝试新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模式,虚心学习,博采众长,在教学中不断摸索,逐步形成完整有效的教学方法。自古云:学海无边,教无定法,实践和效果才是真理。所以,只有不断学习、思考、实践、研究,才能不断发展,才能促进自身观念的不断转变和更新,从而提高自己的全面素质,促使我们更加奋发努力地探索和追求,在实践中担负起教育的重任,认真负责地在教育线上走下去。

人生道不是平坦而是坎坷的,只有在崎岖山上行走过的人,才能在平坦的道上奔跑。人只要有了曲折的经历,才会有丰富的经验。才能获得巨大的成就、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在我国基础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来自国内外的传统与现代的挑战面前,我深感自己与时代相差甚远,仍需继续学习,矢志不渝地去探求,大胆实践,在开拓前进中不断去锻炼,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实践的能力,始终牢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座右铭,一方面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不断通过教学反思,促进自己专注发展;另一方面要不断按照幼儿园管理规范对教师语言和行为的要求,加强自身的修养,规范自己的言行,使自己成为一个让幼儿与家长尊重的教育者。要达到这个目标,一定要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的完善自己,超越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

总而言之,教师的创造性是教师应该树立创造性的教育思想、创造教学的能力和具体的创造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使幼儿的创造潜能更好地发挥出来。现代教育对教师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具有与时代精神相符的教育理念,并以此作为自己专注行为的基本理性。还要有对教育事业心的热爱和博大的胸怀,对下一代成长的关怀和敬业奉献的崇高精神。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自身素质和发展的本钱。

倾听幼儿的心声心得体会16

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半年多,经历了数不清的琐碎事情,也正是这些琐碎的事,锻炼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培养自己成为细心,注重细节的人。但是琐碎的平凡,却是一种神圣的使命,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孩子,每一个琐碎可以说联系到孩子的健康、安全、成长和快乐!

这半年多来,我面对着孩子,懵懂、迷茫、不知所措、惊慌、焦虑也有喜爱和成就感带来的快乐。总的来说,自己是发自内心的爱孩子,但是没有更好的方法和专注理论来指导自己工作。爱孩子是母鸡都能够做到的事,所以真正做到爱孩子,要不断学习师德师风,不断学习和充实自己的专注理论知识,才能真正使孩子一生受益。

告别人生中个幼儿园半年工作的经历,来到了万丰幼儿园已有一个多月,在这里面对新的挑战,一切从零开始,难免感到吃力。但是幼儿园的文化丰富多彩,这不,我们幼儿园近期开展了师德师风的学习活动,通过学习,我不但更爱孩子,而且更懂得如何去爱。原来,教师的语言、动作、态度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是体现真正的师德师风的精神风貌。

教师的语言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很多孩子在幼儿期非常喜欢模仿,如果老师的语言不文明,孩子也会跟风,有些孩子也会把不文明的语言带回家,势必让家长觉得我们老师没修养,从而对我们教师的印象大打折扣;教师批评孩子的语气和方式也很重要,如果过重,可能会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和快乐,因为孩子如果接受不当的批评,会形成自卑感,没有自信心,想想后果多么严重。

教师的文明动作行为也是影响孩子的行为因素,孩子与老师朝夕相处,行为的养成是环境决定的。教师应当以得体的语言和动作行为来指导幼儿的一日生活。久而久之,孩子也会形成文明的行为规范。让孩子得到周围人的。尊重和喜爱,从而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如果每个孩子都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教师的这一举动可以说为社会创造了和谐。

态度决定一切,不管做什么事情,态度是非常重要的,在生活中如此,工作中亦如此。既然是工作,就要爱岗敬业,用职业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做到细心、耐心、积极爱孩子,要有极强的责任心,才能体现工作的价值。

当然盲目地爱孩子是远远不够的,能让孩子科学健康地成长,我们教师应该多学习教育理论,提高自己的专注技能,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大家回忆一下有没有遇到过以下场景:

孩子不小心摔倒了,磕到了膝盖,蹲在地上哭,爸爸说:“不疼不疼,你已经是大孩子了,别哭了啊。”虽然有可能爸爸的语气很柔和,但是他没有去体会孩子的膝盖确实很疼。或者在给孩子辅导作业的时候,遇到孩子不会做的习题,家长会说:”这道题挺简单的啊,一点都不难,你先多读几遍题,我相信你一定会做。“

这就是典型的忽视孩子的感受,第二个例子看似是在鼓励孩子,实际上前半段是在忽略孩子感受,后半段是给出建议。长此以往的结果有两个:一是孩子不再找家长沟通,有事宁愿跟同学、朋友说,也不跟父母说,因为他会觉得反正爸爸不能理解他,这样的亲子关系是不好的。二是孩子将来也不会理解别人的感受,人际关系会遇到一些挫折。

如何做到不忽略孩子的感受呢?首先我们要先激活自己的情感系统,才能敏锐的感受到孩子的感受。学会感受自己的喜怒哀乐,不排斥自己生气、悲伤、失落、无助、恐惧、软弱…等情绪,接受自己的情绪,体验/观察自己的情绪,同样也有助于我们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我们本身就像一块木头疙瘩,就很难体会别人的感受。

在跟孩子的沟通中,下面几个步骤可供大家参考:

步,全神贯注地倾听和观察到底发生了什么。可以用“哦”、“嗯”、“这样啊”、“真是”等简单的语言回应孩子,但是不要给出意见。

第二步,说出孩子的感受,或者引导他说出自己的感受。比如:我闺女前几天不小心把自己的环状的磁铁给摔断了,她很心疼,就开始流泪。遇到这种类似的情况,我以前会说:“没事的,坏了就坏了,哭也解决不了问题,不哭了啊。”这就是典型的忽略孩子的感受。我现在会说:“磁铁摔断了,你现在一定很难受,这是你喜欢的一个玩具,好可惜!”这时候孩子就没那么难受了。

不光要在跟孩子互动时理解他们的感受,在跟任何人互动时都要这样。这也是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里第五个习惯~知彼解己中的一个基本概念“移情聆听”。它要求我们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思维模式和感受,用心去体会对方的心情。这并不是说我们一定要认同对方说的内容,而是首先表示理解对方。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心理空气,心理空气就是指心理需求:即被人理解、肯定、认可和欣赏。移情聆听要求首先理解对方,这就满足了对方被理解的基本心理需求,只有对方感觉舒适了,沟通才可能顺利的进行下去。

如果家长总是忽略孩子的感受,每次都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给建议的话,说明他把自己的位置摆的比孩子高。如果家长能按照上面说这几步跟孩子沟通的话,就说明家长是尊重孩子的,这就有了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我们关注孩子的感受,孩子在跟别人互动时也会关注别人的感受,这对他们的人生将会有很大的帮助。这种沟通方式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我们不断的练习才能掌握。与大家共勉!

我们班有一个小朋友们叫小杜,他更近下课有空的时候就会到我跟前用胳膊搂着我,对我说:“魏老师,我毕业之后肯定不会忘记你的。”这句话他说了几次了,看得出他是发自真情实感的。虽然比较忙,但是我还会认真地注视一下他,回答道:“我也不会忘记你的!”然后,他就满意地走开了。

我在想,我肯定是不会忘记他的,带过的每个孩子都记得呢,何况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小杜与全班的其他男生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超级勤快,会收纳整理,而且他一定要按照他认准的物品的顺序和美观程度来整理。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他会时间冲过去帮忙,递个纸巾,拿个剪刀等等。作为一名男生,这种精神难得可贵。因为据观察,大部分男生都比较喜欢玩闹,很多是关注自己的需求,很少会关注到别人的需求。对于班级里陈列的区域材料是如何摆放的更不会有细致地观察。但是如果小朋友或者老师要找一件东西时,可以问小杜,他准能时间很快地找到,并且放到你手里。

他就是这样一个细致认真,乐于助人的孩子。回想起以前中班的时候,小杜在集体活动中总是处于游离状态,喜欢离开座位在区域柜子里翻东西,被批评了几次,却效果甚微。他还喜欢在过渡时间到老师跟前来,问问这,问问那,找老师聊天,问问一会儿干什么呢?在老师面前混个脸熟。但是当老师忙着组织孩子们都坐好时,有这样一个孩子总在面前走来走去也有时让人觉得很乱,为这也批评过他几次。

还有,在吃完午饭后,小朋友们都需要把小椅子架起来放在桌子上方便老师打扫卫生,但是他会帮助别人干一些事情,找纸巾、擦桌子等,到更后,自己的椅子却忘记架了,这次的失误已经有很多次了,更后受到了老师的批评。看到孩子不开心的表情,我也在想,可能他还是小,等大了就好些了,分得清别人的事和自己的事的区别。

我还想起来,以往在收拾区域材料时,尤其是搭建区时,他总是会比别人慢,而且别人摆放的积木如果不合他的意,他还会推倒重来导致又得重新摆放。为此我们也批评过他,觉得他好像在有些方面像有的有强迫症的大人一样,东西必须放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如果没放好就会坐立难安。小时候养成这样的性格和习惯是不是不太好,毕竟有强迫症会让旁边的人不舒服,更会让自己不开心的。

这天,我看到搭建区还没有收好材料,刚准备安排小朋友们快一点,只见小杜有点不高兴地给其他小朋友说:“哎呀,你们这样是不对的!”我很好奇,他到底是怎么想的,于是我想仔细地观察一下他是怎样摆放的。我蹲下身,听见他说:“这个三角形的积木和那个三角形的积木不一样,这个大,那个小,如果混乱地摆放在一起,就会高高低低,应该把大的三角形放在更里面,小的放在外面,这样就整齐了。”我一听,确实有道理,就任由他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摆放。只见他忙忙碌碌地忙前忙后,眼神很坚定,双手很灵活,额头上都有一细细密密的汗水。更后他摆好了,眼睛里闪烁着开心的光芒,手舞足蹈地蹦蹦跳跳,终于如他所愿了。

这个孩子很爱坚持自己的想法,有的时候甚至是执拗,任性,尤其是与小朋友因为座位的问题发生冲突与矛盾。虽然老师已经说过很多次了,坐在哪里都可以,小椅子都是一样的,只要能看见老师和小朋友们就可以了。但是两个都执拗的孩子在一起都因为同一个问题而产生争执,那就是一场小灾难了,他们都会争着抢着要坐排。因为小杜小朋友有时会起床起得早,把事情干得快,所以能个把自己的椅子放在排,如果有小朋友把椅子放在他前面,他是绝对不允许的,一场争辩一触即发,往往会花费老师很多的精力去调解。

对于小杜这种小孩,我翻阅了学前儿童健康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和学前儿童社会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这两本书,从中找到了答案。

学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主要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包括自我意识的形成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全面提高,即掌握生活自理的技能,提高动手能力;感受自己的成长,树立自立意识,养成自己做事的好习惯,积累自理生活的经验。影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发展的因素来自多个方面,具体包括感知技能、认知与语言、社会心理三个方面,任何因素的缺失都会影响学前儿童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水平,表现出缺乏生活技能、动作笨拙、缺乏主动意识等问题。而其中认知与语言包括了一项“归类能力和秩序感“。小杜在秩序感和归类能力这一项就比较出色。

秩序感的需要是生命对秩序的感受和追求,每个个体都有与其生命同在的秩序感。人从出生起,就生活在一个看似无序实则有序的环境中,追求秩序感也因此成为人类生命个体的一种需要。当它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快乐和放松。当它遭到破坏时,就会产生焦虑和不安。

随着生命的诞生,秩序感在个体身上日渐显露,儿童会以喜、怒、哀、乐等基本的情绪来表达外界的环境是否符合他们的生命节律,这样的情绪反应来源于个体对生命秩序的要求。虽然幼儿处于自我中心阶段,但是他们不会放弃对秩序感的追求,一旦他们所熟悉的秩序被打乱,他们会感到紧张、焦虑和不安。

同时,在社会领域的核心经验中有自我意识、人际交往、亲社会行为、社会认知和归属感。小杜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凸显出来了,他不喜欢别人管他,尤其是他在画画的时候,不喜欢和大家画成一样的,他有自己的想法,不喜欢跟随他人。甚至出现了“反抗期“,主要表现在孩子什么事都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而不愿意别人来干涉他的自由。老师和家长对出于反抗期的幼儿往往感到十分头痛,不知道如何应该。

我认为首先作为一名幼儿老师,要俯下身,多倾听幼儿的心声。正确认知反抗期,反抗的首要原因是孩子开始萌发“自我“意识,自我要求和自我思维变得越来越清晰,企图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其次要顺应儿童的反抗期。老师要清楚,孩子说“不“,或者和你唱反调的时候,他不是针对你,也不是针对这件事,他只是想表达他的心理需求。因此要学会尊重他们的想法,让孩子能畅通无阻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让他们认为自己是一个独立的、可以有想法的人。

当然,还要学习一些应对反抗期儿童的教学策略。避免和孩子发生正面冲突,应该尽量避免直接向孩子提出要求,而是用旁敲侧击的办法,引起孩子们的兴趣,让他觉得是他自己想干的。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支持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做事,或提供必要的条件,帮助他实现自己的想法。

老师也应该让孩子学会自我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换位思考,冷处理,或者暂停下来,冷静后再处理等等。

【倾听幼儿的心声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以上关于“亲子关系聆听心得体会”的全部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亲子鉴定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安康生物。

如何建立更亲密的亲子关系聆听(实用方法)

亲子之间有效沟通交流的心得感悟(精选8篇)

亲子之间有效沟通交流的心得感悟很重要,你知道如何来写吗?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亲子之间有效沟通交流的心得感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亲子之间有效沟通交流的心得感悟(篇1)

孩子教育,听谁的都有道理。可是到了具体的事情上,又都对不上。道理上讲,还是我们学习不够,可是我们的学习短时间里也就这样,能不能有一种方式,让我们只要照做就能基本正确呐。

基本正确

以上四条理念解决一个问题,我们不去强迫孩子接受我们的说教,尊重孩子的感受。尊重就是我们虽然不能理解,但我们承认对方有对方的道理,不把自己的理当作是唯一正确的。

尊重孩子只是教育孩子的基础,仅有尊重是不够的。虽然孩子的感觉是真实的,但孩子凭感觉成长,不是更有效的成长途径。

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引导孩子就是孩子的更有效的成长途径了。

比如:三种伤害。而那些我们自认为是对是错的事情,可以暂且放一放,不急于将我们的认识通过引导的方式,灌输到孩子的思想中。因为我们的灌输,会是孩子的认知受到限制,孩子自身适应环境的有自由发展的机会就会受限。实际上我们会发现有些事情回头想想是不必要的,甚至是错的。这种情况不仅孩子成人了回头会发现,就是孩子还小,也时常会有的。所以引导什么,也就要细心选择了。要简化又简化。这样你的引导就会更有效率,又尽可能少的影响孩子的自由空间。

引导的唯一途径是沟通,你要让孩子的所有想法呈现在你面前,尽管这些想法在你看来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这就是完整的孩子,你只有让孩子完整的呈现在那里,你才有机会胸有成竹。任何对孩子的训斥、打断、等否定行为,都会让孩子退缩和隐瞒。你对他的了解就会打折,你对他的教育也就是只见一斑了。所以在和孩子沟通时,要鼓励和肯定孩子,至少他说了就很好。对其中你赞同的,给与鼓励和夸奖。对于你认为不妥的,你不认可的,不能简单的给与批评和否定,更不能训斥和惩罚。下次孩子哪里还敢跟你说啊。这样你就和孩子失去了心灵的联系,你就很多时候看不懂他了。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按照孩子的思,引领他多走几步,或者退回几步,让他自己看到{思想中看到}结果,并且由他自己去选择坚持还是改变。可以用它熟悉的事情引领,也可以是某个故事,某个动画片等等一切他能感受的事情来引导他。这样我们就不会陷在自以为是的说教之中了。也许一次两次都达不到你想要的效果,那也得慢慢来。说不定还有其他结果。坚持这样做,就会迎来简单的教育,至少家长和孩子关系融洽,思想上保持沟通,情绪上没有负担。孩子是快乐的,孩子始终完整的呈现在你面前。

我们有时候缺乏和孩子沟通的耐心,是因为我们认为这样就是为孩子好,这样就是对的。当你的为孩子好,是要孩子吃东西时,你会问孩子想不想吃。如果孩子说不想吃,你会尊重孩子,不吃就算了。总不会是为孩子好就强迫他吧。如果你还是想让他吃点,你会进一步询问原因,直到搞清楚了,与孩子达成一致。

因文字表达能力有限,以上所述还有很多不能达意的地方,敬请谅解。

亲子之间有效沟通交流的心得感悟(篇2)

更近在读怎样和孩子沟通这本书,细细品读其书中内涵,书如题名,主要围绕着如何与孩子平等和气的交流,其中介绍了很多教育孩子的方法。书中不仅从文化角度上对亲子关系进行深入而具体的阐述,而且从沟通的技术和内容上进行了详细分解。无数多的事实证明,亲子之间保持亲密的的关系,是胜过许多教育的。

书中章就讲到了尊重,可见与孩子互相尊重是多么重要的事情,只有为人父母的能够尊重孩子,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了解孩子的与众不同的想法。

其次便是懂得赏识孩子。“真笨,这都不会”“你看看别人,考多少分,你呢。”这些话无疑是刀,会无情地刺伤孩子的心。作为家长,要看得到孩子的闪光点,能适当称赞他,所有孩子心灵深处更强烈的需求和所有成年人一样,人性中更本质的渴求——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而家长对孩子每时每刻的了解、欣赏、赞美、鼓励会增强孩子的自尊、自信,让孩子更有信心走接下来的坎坷。

更后是身教重于言教。口说远远比不上一次亲身行动,家长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养,树立自己的威信。一个不爱学习只顾自己吃喝玩乐的家长,一问三不知的家长,品行恶劣、行为庸俗、自私自利、不孝敬老人的家长是不会培养出好孩子的。

而我认为更重要的无疑是无条件的信任自己的孩子,若父母与孩子之间连基本的信任都荡然无存了的话,交流亦或是谈心根本就是妄想。试想想,孩子一边和你说着话,一边怀疑父母会不会为此轻视自己,担心明天父母就会把自己的话转说给别人听。这样的交流,又有何意义,只不过是挂着“谈心”的虚名罢了。父母无条件信任自己的孩子是与孩子沟通交流的重要基础,孩子大了,自然有了他自己的思想,即使孩子的想法千奇百怪、闻所未闻,作为家长父母,理应当相信自己的孩子,让他自己决定该做的事,这样孩子才会成为更有做为的人。

无论是家长与孩子,老师与学生,或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都应该做到以上几点。口说无凭,我只希望我在以后漫长的教育孩子的道上,能做到以上一点也好,哪怕是只有一点,我们的教育也会更加成功。

怎么和孩子沟通

几乎每个人都会问这样的问题:“我是谁?”“为什么我在这里?”我们必须明白,孩子们也在试图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孩子的理解能力可能还不成熟,但是有一种内在的力量驱动他们去探寻世界的奥秘和自身存在的原因。交谈能够给予孩子内心世界的机会,帮助他满足这种心灵的渴求。

家里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交流,你可以“解读”你的孩子。你的孩子在生活点滴中,形成着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作为父母,我们有义务去帮助他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经验,并聆听他对于周遭世界的看法。

与孩子交谈时的注意事项

,时间的准备。孩子们需要时间去整理思,也可能需要一些细心的提示。当你没有认真倾听或者试图敷衍时,他们会分辨出来。你必须真心愿意花时间去陪他,听听他要说些什么。交谈时,请和你的孩子坐下来,看着他的眼睛,并不断地用点头或微笑给他回应。

第二,要记住,孩子是在表达他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你的。不要去纠正、说服孩子,或者转变话题。孩子开始向你吐露内心深处的想法时,如果他们认为你没有在听,那么无论他们可能是多么不成熟,都会关闭心门,不再和你。

怎样和孩子交谈

先要和你的孩子坐下来。如果你们从未一起过心里话,那么更好由父亲或母亲发起对话。给孩子讲述一个你童年的故事,要讲得声情并茂,并且内容要与孩子的生活有关系。谈论你小时候祖父母做的事情,你曾经去过的地方,你次吃的特别的食物,你次看见火车或飞机的经历,你去上学的情形,你在夏日的作为,你的家庭怎么庆祝春节,等等。

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兴趣,调整的细节。例如,你了次吃生日蛋糕的故事,然后问你的孩子,“你记得吃生日蛋糕的事情吗?”如果他们次回忆的时候有点儿困难,用提问去帮助他们回忆,“你还记得我们准备了一个蛋糕庆祝你的生日吗?那是个什么样的蛋糕呢?”如果孩子的思想从生日蛋糕跑到了当时收到的生日礼物或在场的人物,那你就要开始问有关这些事情的问题了。让你的孩子来主导整个交谈。你的提问不是审问,要亲切柔和。

在交谈中,只有在一种情况下,需要打断孩子的讲话,那就是孩子开始进行不切实际的幻想了。允许孩子继续沉浸于幻想之中,就不再是和孩子交谈了。想像和幻想是不同的,想像基于现实,而幻想则是基于现实生活中不会发生的虚构情节。例如,人不会变成狗,卡通形象永远不会变成真人。

当孩子缺少有意义的交谈

“噢,真的?”我丈夫说,“那你想做哪一种呢?”他开始给他讲解的不同种类:儿科、外科、内科,等等。“你想做哪一种?”

萨姆想了一会儿答到:“我要做专门递送大鸡蛋盒子给不同家庭的,当他们打开那个鸡蛋盒子的时候,盒子就爆炸了!”

交谈要有实质

孩子需要时间和他人,尤其是和父母,他们的想法。交谈不只是围绕基本需求,如食物、水和睡眠等;交谈也不是他们告诉你想玩玩具时,你给他们拿出玩具,让他们自己玩。交谈是让他们能够内心的想法;交谈是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交谈是爱孩子,给孩子时间去表达自我、感悟;交谈是加深关系。开始和你的孩子进行有意义的交谈吧,你将看到亲子关系的增进!

亲子之间有效沟通交流的心得感悟(篇3)

初中生的教育,是一个很大的题目。那么初中生家长怎样教育孩子呢?对家庭教育,许多家长问:有什么好办法?有什么灵丹妙药?没有灵丹妙药。每个家庭不一样,每个孩子不一样,对这个家庭、这个孩子成功的具体做法,换一个家庭、一个孩子,不一定就有效。初中是学生的个性发展、价值观成型的重要阶段,他们变得很敏感,他们希望得到认可,同时他们也希望被信任和独立。因此在与初中生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家长和老师都需要对这方面有认识并且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这时老师作为家长与学生之间沟通桥梁,发挥了作用。

我的一个初一级学生刚入读时,脾气很暴躁,叛逆,家长很难与其沟通。这天家长会之后,这位家长来到办公把学生的情况告诉我,我了解之后马上安慰家长并告诉她我会与学生沟通。家长会后我马上做了一些安排,例如我让这位学生担任班里事务工作,这名学生接到这个职务的时候就直接告诉我他不可能把事情做好,我就告诉他只需要把工作做了就可以,试一试,并告诉他相信这份工他能胜任的。

不出我所料,这名学生把同学分成了5组,出色地完成了工作。我和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把学生在凯翔灵格风的情况告知家长,也要求家长让学生在家负责周末的安排,例如周六一家人几点去喝茶,下午去运动,等等。到了学期末,学生的变化很大,家长对学生的了解增加了很多,同时家长与学生的关系得到了非常大的改善。

待孩子的教育与沟通,孩子进入了初一,学习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作为家长的教育方式也应随之改变。要多与老师做好沟通。孩子进入初中学习,作为家长除了多与老师外,与各个主要的任课老师交流也很重要,他们更容易了解孩子在该科目上是否良好,还存在哪些问题。中考是一个综合性选拔考试,能够及时与老师沟通,避免孩子过度偏科是很重要的。另外,与老师交流的内容除了学习成绩外,还应该注重孩子心态的变化。初中是一个敏感时期,孩子们有很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好的东西会影响他,坏的东西也会影响他。洞察孩子的心态变化,及时与老师沟通解决问题,帮助孩子在初中能够保持一个稳定的学习心态。作为任教初中的老师,我们要把学生的心理变化与家长沟通,帮助家长了解学生和家长过度好青春期。

孩子向世界出发!

亲子之间有效沟通交流的心得感悟(篇4)

2月16日中午杨园长给我们培训了“与家长怎样沟通”技巧,让我们的大脑又重新梳理了一番。这一课题主要是以实例展现给我们,让我们更清晰的掌握了一些与家长沟通中的问题。

“与家长沟通”主要通过几个问题来体现,比如说“遇到急于求成的家长,我们老师该如何去说,如何让去沟通?”针对于这样的家长我们应该告诉他:孩子每个年龄阶段他所需求的是不一样的,我们应根据他自身发育特点,成长需要,给与相应的知识,而我们现在的教育也已经抛弃传统的死记硬背|、单调的将信息、知识传递给孩子,现在发展趋势走向开放、自由、给孩子一定的空间,让他们们去操作,让他们自己做自己的主人,通过我们五大领域教育让孩子成为一个善于沟通、交往、表达、观察、动手操作的社会人才,所以说您不要顾虑孩子不能背几首诗,不能记住多少汉字,关键要看孩子全面性格的完善。

再如:“受伤孩子,我们应该怎样处理,怎样做好家长工作?”如果孩子时被碰伤,时间先把孩子带到保健做处理,然后将事实告诉园长,如伤势不重,没有什么问题,等待晚上接园时跟家长交待清楚事情的经过。

接下来又说到“家访中与家长的沟通”新班家访三个老师一起去,家访过程中注意老师的言谈举止,要了解孩子在家的一些情况孩子自身情况和对事物有无过敏状况,家访中有些家长会有一些小礼物,一定不要去接受,更不要留在家中吃便饭。

简单清晰的一些小事例,给我们留下很深的思考,通过每一件事情的处理方式,让我们延伸到了许多与家长沟通的小细节,短暂的学习,带给我们永久的思想升华。相信在以后的家长工作中我会更自信,越来越顺畅。

亲子之间有效沟通交流的心得感悟(篇5)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在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上表现是否一致,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共同的愿望和一致的社会责任,要求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必须合作和交流,建立一种和谐的友情关系,从而多角度、多次地发挥教育的功能,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与家长怎样才能达到有效的沟通呢?我觉得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 真诚交往,密切联系

二、 尊重家长,增进理解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和家长存在许多不合作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对家长尊重不够或双方不理解而造成的,因此,在教师与家长的交往中,一是要尊重家长,尊重他们的感情,尊重他们的意见,尊重他们的人格。教师不可摆出一付教育权威的`架子,或明或暗地对家长进行旁敲侧击,使家长不愿接近。二是要理解家长,并让家长也理解教师,作为家长,一般都期盼孩子成才,对孩子的成长十分关心,孩子在学校表现不好,就会觉得脸上无光,教师在与家长接触,不宜总是向家长指出孩子的缺点、短处,向家长“告状”,不要用刻薄的语言指责,挖苦学生,应从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客观地交换意见,研究互相配合教育,培养孩子的对策与办法。

三、激励帮助,搞好配合

为了使家长与教师更好地配合,教师应激励家长树立教育信心,帮助家长提高教育素养,教师应多方面了解学生家长,根据学生家长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对于后进学生家长来说,应帮助家长指定教育计划,明确教育方向。例如:我班的宇烽、云逸、兆丰等常有发现在与小朋友交往中存在侵犯性行为。事后会推卸责任或接受批评表示以后不敢了,但大都不久就又犯了。针对这种情况,我与家长进行反馈和沟通,希望家园共同为幼儿提供一个健康向上的生活空间,不要在孩子面前讲有攻击色彩的话语。并建议家长采用“转移注意”法,给幼儿予较多的关注,比方说:消耗能量,在孩子情绪紧张或怒气冲冲时,可以带他去跑步打球或进行棋类活动;引导幼儿经常从事这类活动有助于恢复他们的心理平衡,逐渐转移侵犯性行为。

四、以诚相待,摒弃功利

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往,是教育学生,培养学生成长的需要,不是处于功利目的,例如:有的家长把孩子送进幼儿园就是希望获得老师对孩子多一些照顾和偏爱。因此,百般讨好老师,寻找哪一位是班里的“主管”,哪一位比较好说话,就想办法或利用节日给老师:“意思意思”。倘若事后没有对他的孩子照顾好或存在误解,家长便开始论头品足,与其他家长结起伴来,言谈中表示出不满足或是做“更后发难”,使家长和老师不和谐的影子在童心中罩上阴影,本来很快乐的学习生活,随着成人的议论纷纷而留下伤痕。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应坚决反对和杜绝利和交往直接或变相收学生家长的好处的行为,以维护人民教师的形象。

亲子之间有效沟通交流的心得感悟(篇6)

1、作为家长,首先要调整好心态,要清楚懂得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与优缺点。面对孩子的教育我们应当有稳定的情绪,健康的情感。即使自己工作了一天,很累了,在孩子面前也不能有情绪。

2、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父母可以选择一些内容生动、有趣的、能吸引孩子的故事、谜语、智力游戏等。每天坚持在睡觉前,读故事给他听,慢慢养成睡前一定要听故事。学习任何东西,都可以是有趣的,只要把它像游戏一样对待。现在我的孩子每天晚上上床睡觉前都会开口跟我说:“妈妈,我要做作业。”

3、开拓思维,多方面发展。孩子的兴趣是多方面的,而且是经常变换的。要根据孩子的这一特点,合理地开发孩子的智力,开拓思维,让他尽量多学一些知识。同时家长也应顺应孩子发展过程中的这一特点,及时补充和吸收各方面的知识,以解答孩子提出的问题。我认为有一点是很重要的:即家长要多参与孩子的活动。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孩子们从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中获得学习。

4、多鼓励,少训斥。每个孩子在其成长的道上,需要家长的细心呵护与教育,在孩子取得了进步,我们不妨给孩子多扬,在孩子遇到了困难,我们不妨给孩子多些鼓励。孩子稚嫩的心灵是有自尊自爱的,在呵斥下,也许会阻碍孩子进取的心,在表扬与鼓励下,孩子的心儿会快乐地飞扬。

5、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好的习惯养成,将会使孩子的\'一生都会受益无穷。我和许多妈妈一样,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颗善良之心,能拥有一切做人的良好品质,并且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我知道:孩子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认真专注,而且要有良好的控制能力,这样他无论将来学习还是工作,成功的可能性都会很大。

6、父母是孩子更好的启蒙老师。在平时的生活中,父母应该注意做好榜样,带好头,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比如在公共场所不乱扔垃圾,不说粗话脏话等等。

7、要让孩子知道什么叫“交换”。目前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孩子要什么大人都会依着他,这样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我的方法是,孩子要我依他一件事情,同时我也会让他依我一件事情。比如看电视,他说要看爱探险的朵拉,我会答应他。但是,我会限制他看几集,看完以后做什么事情。

8、我们应当多与孩子沟通,认真倾听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每天我回家件事情就是问他:“今天老师教了你什么本领呀?可否为我们表演一下呀?”

10、把每一次外出都变成学习的经验。如公园里的跷跷板,灯的开与关,门的启与合,黑夜变成白天。

父母是孩子更好的老师,教育孩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不应该操之过急,而应该考虑孩子的生理、心理状况,给以孩子更多的耐心。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更棒的!

亲子之间有效沟通交流的心得感悟(篇7)

x月x日晚,在我们__学校举行了一场关于亲子有效沟通策略的讲座,主讲人__老师用丰富的案例,自己的亲身经历,深入浅出,为我们讲述了如何能够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让我收获颇多,获益匪浅。

虽然我还不是个母亲,但是作为一名老师,和孩子的沟通同样重要,听着x老师的讲座,我不禁反思自己平日里沟通的方式和方法,我做到和他们有效的沟通了吗?我们的沟通有效吗?x老师讲到帮助孩子面对感受的三个技巧:

1、克制自己的怒火,全神贯注地倾听。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不知道该怎么做,只是面对孩子的很多问题的时候,满身的怒火让自己控制不了,面对孩子不好的行为,气不打一处来,往往在行动上或者语言上采取暴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我们忘了更基本,也是更根本的一步,那就是倾听,我们都没有听,孩子也没有为自己的行为有辩解的权利,我们就这么主观臆断,把他们的行为扼杀在我们的怒火中。

2、用简单的词语回应他们的感受,用哦,恩,啊!……很多时候,孩子在讲的时候,家长根本没有认真在听,很敷衍了事,孩子觉得家长根本是在应付他们,久而久之,孩子将不愿意和家长他们的事,那么孩子和家长间将达不到有效的沟通,试问,没有了沟通,人和人将如何交往呢?

3、说出他们的感受。让他们能够表达出自己对于事情的感受,知道他们对于事情是怎么想的。

在和孩子的沟通和培养中,赏识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俗话说,赏识不是万能的,但是孩子的成长教育中没有赏识是万万不能的。孩子在做事情的时候,他们希望,渴望得到大人们的肯定,他们希望自己的努力有人能够看到,大家能够表扬他。不管大人还是小孩,都是喜欢听好话的。有研究表明,在孩子的成长中,家长对孩子说不的\'时候要远远大于说好的时候,而家长对于孩子的赏识能让孩子感受信心,感受肯定,收获成功。

在讲座的更后,x老师以一个妈妈的礼物故事结尾,故事讲述了从幼儿园到,妈妈一直用善意的谎言欺着儿子,目的是为了儿子能够不伤心,能够更好的前进。其实,孩子也知道妈妈在欺他,但是,妈妈一次又一次的礼物让孩子灰暗的心重燃了希望,让他暗淡的人生有了光彩。记得一个公益广告是这么播的,一个患有先天性失聪的儿童,爸爸在不厌其烦的教他说话,通过打击地板,触摸声带的震动,各种方式,而孩子哦,哦,啊,啊说话。只到有一天,孩子发出了从他出生以来更动听的声音“爸爸乖”每当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的内心都是一阵激动。上帝为他按下了静音键,但却给他打开了另一扇窗户。世上没有谁生来就是傻子,只要你肯用心教,用心去沟通,那么你一定能够进入孩子的世界,和他们有效的沟通。

亲子之间有效沟通交流的心得感悟(篇8)

计:放低姿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思考问题

当我们高高在上时,自然会与孩子拉开一定的距离,沟通便无从谈起。其实,孩子有他们眼中的世界,只有放低做父母的姿态,蹲下来和孩子站在同一个高度对话,我们才会找到许多曾经不解的答案。

由此可见,沟通的前提是父母要能够从孩子角度来想、来观察、思考孩子这么做是为什么。当我们能够更加理解孩子的时候,就不会再觉得他的举动是无意义的,就能与他很好地沟通了。

第二计:建立与孩子之间的信任感

唯有信任,才可能让孩子愿意把自己的心交给你。其实宝宝年龄越小,亲子之间的信任度越高,小宝宝看到爸爸妈妈总会伸出手让爸爸妈妈抱,这便是对于信任更好的。诠释。然而,随着宝宝日益长大,亲子之间的信任度却可能呈下降趋势。改变这一现状的更好方法便是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尊重与关怀。父母要扩大与孩子的沟通范围,除了学业,更要关心孩子的快乐与烦恼。

通常3岁的孩子已经开始拥有简单的决定能力了。这时,爸爸妈妈要有责任有意识地进行“基础教育”,让孩子开始学习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举例来说,可以让孩子自己决定穿什么衣服上幼儿园,先告诉他一些简单的穿衣规则,什么场合穿什么样的衣衫,然后再让他自己决定。如果孩子仍然穿选错的衣服去幼儿园,爸爸妈妈可以先不要指出,等孩子意识到周围人的眼光,得到“教训”后,再教导孩子“应该为自己的行为做决定”,这样体验式的学习能够让孩子成长得很快。

同时,当孩子遇到问题时,他也会知道,爸爸妈妈会像指明灯似地帮助他,站在他身旁。一方面有来自父母的尊重和理解,另一方面,当自己犯错误时又能够得到父母的指导和帮助,这种状态对于孩子而言是很棒的,而当孩子有了积极的成长心态,亲子沟通当然也会变得更为顺畅。所以,不妨让孩子做一些小的选择,练习思考能力,学习对自己的决定负责,在生活中学习思考。比如吃饭、上幼儿园、过马,爸爸妈妈都可以和孩子讨论对话,并让其学会思考,千万不要事事包办。

相关推荐

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心得体会(精选16篇)

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心得体会 篇1

“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健康成长至关重要。”这是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家庭是的小学教学地,家长要做好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入学的学业。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家长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孩子做好模范作用,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出表率。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小家庭不仅关系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同时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发展。家长应注重家庭的教育,提升家庭教育的育儿水平。在这次培训中,专家们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我强烈的感染与深深的理论引领,在一次次的感悟中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并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拓宽了学习的视野,更新了教育观念。

通过此次的培训,我们的教育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对我们日常工作有很大的启发。我们要把学到的观念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中,要用正确的思想来指导自己的工作,要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家庭教育。让孩子在学习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在欢乐中学到知识。

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心得体会 篇2

一、良好的亲子关系,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我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女孩,平时来到我总是会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有的小朋友喜欢老师,有的小朋友喜欢同学玩,我也喜欢他,我觉得她对的生活非常好,我们班的小朋友特别的热爱。有一次她在园外面玩,我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小朋友们一起游戏,这让我很感动,我觉得她有点像个小女孩,她也非常热爱,在里面玩耍,这是个很快乐的事情。

二、良好的亲子关系,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良好的亲子关系,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孩子从来到了家里,他们也是非常的开心,我觉得她对自己的父母也非常的热爱,在她们的成长过程中我发现我们班的小朋友都非常的爱妈妈,有一次我在做家务,她们都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了,我们班的小朋友都非常爱自己的父母,我就在她们小的时候给她们讲一些她们小时候在家吃饭、睡觉、玩耍、玩耍的事情,让小朋友们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能做的事情要学会自己去做,不能做的要学会自己去做。

四、良好的家庭环境,在孩子们成长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非常喜欢和孩子在一起,我觉得她对我们的生活非常的好,有一个非常明快,非常好动,非常爱发言和动手的地方,有一次妈妈带她去玩乐,小山的妈妈告诉我,她在家是一个很爱学习的孩子,妈妈告诉她,她很爱学习,我们不用学习也可以自己学习,不用学习也可以自己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五、良好的家庭环境,在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心得体会 篇3

人们在面对其它事情时,如果做不成就会改变方法,但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父母永远不知道改变方式,然而无效的重复只会把事情变得更糟。往往孩子发展顺利的`家庭,是父母学会了示弱。

国内的父母往往不善于表达感情,尤其不会表达对自己孩子的鼓励,支持和爱。过去的误导是对孩子越严厉他们才会越有出息,其实这种观念是不对的。父母对孩子的爱能表达出来,其实就是对孩子更大的支持和鼓励。孩子的成长中需要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只有父母给了,他才会觉得足够。我们表达爱的时候,为什么会不科学?错的不是爱,而是爱的方式。

生命可以是玻璃,也可以是水晶。

冰心说,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头,随时播种,随时开花。我们期望:每一个生命,都能超越自己,不再像玻璃一样脆弱,而更终如水晶般明澈和坚韧。

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心得体会 篇4

曾经有人说过“我是次做孩子,我是次做父母,如有不妥,请多多关照,让我们一起成长吧。”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小朋友健康学习的开始。不管是普通孩子,还是特殊孩子,教育理念是一致的,只是教育的方式方法略有差异。以下几点,从书中汲取的,觉得很有道理。

、不与时间赛跑,只和过去的自己比较,今天比昨天进步一点,我们就应该为孩子感到欣喜。不少家长,总是盯着孩子弱项,以为孩子停步不前,总是不停的责备,使得孩子对学习兴趣越来越淡。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孩子的优点,或是进步的地方,每天夸赞孩子,具体的事情完成不错。如果孩子确实状态不好或是能力不足,我们应该和孩子一起讨论目前的\'问题,和一起解决的方法。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尽量给予孩子更多的生命体验,不要去做破坏孩子学习兴趣的事情。

第二、让孩子掌握和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很多事情,是非对错,对于孩子来说,她们的认知能力不足,从而导致情绪问题的产生。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共同制定家中规则。例如,希望孩子做到几点,孩子完成有什么奖励,没有完成有什么结果。孩子做的时候,家长一定以榜样示范,和孩子共同完成家中规则。有些人会说,特殊孩子不明白,其实我们把他们想的太弱,持之以恒坚持,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亲子关系是永远需要学习的课题,愿我们的孩子可以在一个健康,幸福的氛围里,快乐长大。

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心得体会 篇5

感谢两位专家联手为广大家长们奉献上一堂精彩的家庭教育公开课,观之颇受启发。孩子生来就像一张白纸,未来描绘其上是五彩斑斓抑或阴暗扭曲的人生画卷,童年生长环境之优劣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孩子对事物的认知总是偏向于感性,因此生活对他们来说是影响更为深远的一部教科书;而家庭作为生活的主场,父母的言传身教如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带来的影响毋庸赘述。

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心得体会 篇6

家庭教育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良好的家庭教育让孩子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正确的家庭教育会让孩子在今后更好地融入社会,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首先,生活教育不是一个例外的事情,本来就需要这样成长,没有生活教育是不可能出现优秀人才的的,更不可能有幸福的未来;其次,强调生活教育会让学生学习的知识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种应用性与实践性的增强会有助于孩子核心素养的提升,也就是解决复杂事情的能力提升,能够更好地应对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家庭生活和家庭教育对于每一个人的德、智、体的发展起着奠基的作用,特别是对人的思想品德和个性品质的形成。家庭教育对子女身心的展水平有决定作用,马克思说过:“法官的行业是,传教士的行业是宗教,家长的行业是教育子女。”作为家长,必须以教育子女为天职,否则就是不称职的家长。做父母的,必须象法官和传教士那样忠于职守。

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心得体会 篇7

:要拥有相亲相爱家庭和睦的生活关系,因为孩子的生活非常简单,主要就是学校和家里两个地方。学校主要是教书育人增加知识,而家庭则是在更多方面更多级给予孩子素质,心理,良好生活习惯等各方面造成影响。一个和睦的。,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会带给孩子每天愉悦身心,开朗的心情。带着美好心情的孩子也会互相影响,对学习,人际交往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第二:家庭要秉持儿童优先的观念,儿童优先指对孩子的成长培养优先,除了给孩子创造美好的家庭生活物质条件外,还要对孩子的素质教育,心理引导,做人处事的态度和方法树立正确的引导,包括价值观,人生观等。正确的灌输和引导,可以让孩子树立自立自强的信心。

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心得体会 篇8

我们的家庭是一个幸福的家庭,我也从小学会孝敬父母、爱护和尊敬他人。这些日子,让我感受到了人与人相处的幸福,同时也学会了去帮助人类的一些事情。

在一个炎热的夏季的时候,我和妈妈来到了敬老院,我们的老师是一位长年在外打工的奶奶。刚到敬老院门口的时候,我的妈妈就问我说:“你是不是很辛苦呢?我说:“你是爸爸妈心血啊!”我说:“那就先来说,我妈妈是个好儿女啊!”妈妈说:“那你就先给你买个儿子吧!”我妈妈说:“你要跟他们说说话,我们就不会说话。”“那我就先给你买个儿子吧!”我就跟妈妈说,我妈妈听了我的话我妈妈也听了,我们就走了。我坐在老师身边,我妈妈走了,我妈妈也跟我说了很多关于他们的话,我们要尊敬他们。

我们在这之前都不知道要怎样尊敬老人,因为只知道一些小事、大事,不知道该怎样去爱他人。现在看来,我们不知道要怎样去爱他人,只知道给别人带来快乐,这些小事、大事,就会让人感觉到一种温暖。我们都是这个时代的\'孩子,我们要从小养成尊敬他人的好习惯。

我们要珍惜生活,珍惜自己的生命。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去做了,那我们一定会长大的,我们一定要去创造自己美好的未来。

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心得体会 篇9

说到教育孩子,家长多在怎样“教”上下功夫,例如,讲道理、教知识等。合理的“教”是需要的,这些属于“显性”的家教,是比较明显的、外在的,然而,家教绝不止于显性的。相对于“显性”而言就是“隐性”,隐性家教是比较隐蔽的、渗透的。隐性家教在每个家庭中都存在,无论家长是有意还是无意,隐性家教都会紧密地包围着孩子。

隐性家教主要指的是:家庭的物质环境、家庭的精神环境、家庭的氛围、家长的素质、家长的教子观念、家长和孩子关系的类型等。隐性家教像空气一样,弥漫在家庭之中,不管孩子和家长愿意还是不愿意,孩子都会像呼吸空气一样,将这些影响吸进体内,融化在“血液”中。日积月累的“熏陶”和“渗透”,造就出了孩子的品行、素质和个性。可见,隐性家教对于培养孩子,是多么的至关重要。

其中,亲子关系对孩子的作用是多方位的,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状态,而“心态”是形成个性的核心因素。国外的一些专家曾做过“亲子关系对孩子个性作用”的调查,通过对众多家庭的\'调查显示,不同类型的亲子关系对孩子形成不同个性特征有直接的作用,如下:

迁就的关系,孩子的个性多是:执拗的、主观的、自我中心的、积极的等。

保护的关系,孩子的个性多是:依赖的、胆怯的、神经质的、温和的等。

忽视的关系,孩子的个性多是:冷漠的、勇敢的、创造性的、率性的等。

专制的关系,孩子的个性多是:顺从的、逆反的、被动的、消极的等。

民主的关系,孩子的个性多是:开朗的、自主的、积极的、独立的等。

从这个调查中我们可以获得一些启示:其一,在不同类型亲子关系的家庭中生活的孩子,会形成不同的性格;其二,一些亲子关系对孩子的作用是有利有弊的;其三,民主的亲子关系有明显的优越性,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个性特征。

亲子关系的主要方面是家长,那么,决定家长对待孩子的想法与行为的关键是什么?是家长的教育观念,这就是:怎样看待儿童?怎样看待对儿童的教育?

例如,过度保护孩子,从表面上看是“爱子心切”,但实质上是出于消极的“儿童观”。他们认为:儿童是软弱的,是无能的,是依附于大人的,是任人摆布的。所以,他们要处处代替孩子,时时控制孩子,总是采取包办和限制的做法把孩子握在手心里,置于温中。长期处于这种关系中的孩子,怎会不依赖,不怯懦呢?

西方国家的家庭,很重视孩子的独立性,这不是西方的家长爱子不如东方的家长,而是西方的家长对儿童的看法不一样。他们认为,儿童是有潜能的,是自主发展的,是独立的个体。因此,他们对孩子的爱就表现在促使孩子独立、自主地发展。

我们家是力争民主,但是这个度把握起来很难;在这个过程中,家人的观点一致至关重要,有时我觉得我可以理解孩子的地方,毛爹认为我是在迁就他,我管教孩子的地方,毛爹觉得可以理解他。

有时,我也在给这些矛盾找借口,毕竟我们不是完人,能做80分的父母就已经不错了,吼吼,是不是有点儿不求上进啊。所以说,什么样的家庭养什么样的孩子。

大毛小时候,毛爹对他有点儿严格,这两年他跑,和儿子聚少离多,心里难免愧疚,现在毛爹对儿子更多的是疼爱;记得有一次,毛爹回国,跟毛妈说:“儿子被你带得真的很好“,其实我知道因为疼爱,他看儿子的角度变了,当然这也是对毛妈的鼓励。有一次我跟毛爹说:“你现在对儿子没那么严厉喽“,他说:“我觉得儿子很好啊,没什么问题,干吗要对他严厉“。

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所以在要求孩子的同时自己也要以身作则。而我们的阅历经常让我们用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孩子,这也是不合适的我的一个亲戚,是留德的博士,这种家庭的孩子自然要求学业上上进,但是有一天,亲戚的儿子对他说:“爸爸,你读了博士,但是你不能要求我也读到博士“,亲戚愕然。这件事情告诉我“孩子的人生由他自己选择“。

我个人一直秉承”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孩子的问题”的原则,只有读懂孩子,才能正确处理好亲子关系。

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心得体会 篇10

一、家庭教育的本质是生活教育,家庭关系和积极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影响家庭生活教育的两大要素,良好的生活教育有利于孩子成长成才,有助于孩子核心素养的提升,有助于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美好的家庭生活是有利于儿童成长的生活,在亲子关系中具有四个特点,

1、是相亲相爱,一家人相亲尊重、相互关心、相互支持;

3、是自立自强,要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学业自己负责,从小鼓励和引导孩子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责任;

4、是共同成长,家庭教育既是长辈对孩子的教育,也是每一个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

2、是不要求繁重但要求持之以恒,只有坚持才能养成习惯。

通过本期的学习,获益良多。深感在教育孩子时,需与生活相结合,以实际行动促进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相互学习,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

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心得体会 篇11

小学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更早接受到的正规教育,搞好小学教育,对孩子从小培养崇高地品德和良好地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好的小学教育,可以促使孩子们将来顺利读完小学、中学甚至。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关难”,小学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头”,这个头如何开好至关重要,它有时可以决定一个人的人生以后走什么样的道,决定一个人今后的品行如何。

那么,怎样搞好小学生的教育呢?关键应该根据小学生的特征“对症下药”。小学生象春天的花朵,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纯真无瑕,分辩是非能力差,同时有极强的好奇心及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所以对小学生施教,作为家长绝不能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应善于引导,想方设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做为家长要放下架子,善于和孩子们交朋友,平时少用命令的口气,多用商量的语言,比如可以说“来,爸爸跟你一起想看这到底是为什么”,“我们来一起画画好不好!”等等。因为孩子胆小,如果家长经常教训孩子,势必使孩子产生恐惧感和厌恶感,不敢亲近你,同时还往往产生逆反心理,不但不爱听你的话,就连学校也怕去了。

其次,做为家长,平时要特别注意自己的形象,在孩子面前言行举止不能随便乱来,因为小学生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同时分辩是非能力差,在家里,家长们都教育孩子,到学校后要听教师的话,所以孩子们都认为老师的话永远是对的,老师做的永远都是好事,孰不知,老师在孩子们的心中无形已经树立了伟大的形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成为孩子们模仿学习的榜样,所以在孩子们面前,

家长要像教师一样,言谈举止要文明得体。因为父母是孩子更好的学习榜样,家长在平时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对孩子今后人生道的成长影响深远。

再次,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要想方设法善于引导,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我们都知道,孩子生性好动、贪玩,正如教育专家所言,只要他们感兴趣的事,他才会真正认真去学,认真去做,自觉地做。否则,对他们不感趣的事,他们死活都不愿去做,赶鸭子上架在孩子们身上行不通。只有善于引导孩子,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孩子们学得更多,平时我们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编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或有趣的游戏等,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另外,作为一名家长,我觉得要有极大的忍耐力和足够的耐心对待孩子。切莫把工作生活当中遭遇到的烦恼向孩子倾诉,甚至把孩子当成发泄桶,人们常说“六月的天气,孩子的脸”说明孩子们的表情变化无常,经常说变就变,一会儿笑哈哈,一会儿又哭又闹,刚刚还是很乘很听话的,一下子就调皮起来,说什么也不听了。常常让家长无名火生,恨不能伸手就给两巴掌。当然,这时做为家长是不能乱发脾气的,只能不厌其烦地说服教育,更多也只能温柔的说一声“你再这样,我真的生气了”,然后还是耐心地引导,说服。

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心得体会 篇12

长久以来,孩子的教育问题都是家长更关心也是更困惑的一个问题。作为培训机构的老师,不论从目前的工作上还是以后的家庭方面考虑,了解家庭教育的方面的知识都是很有必要的。上周,听了钱老师和陈老师的讲座后,让我更加充分地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通过聆听讲座,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

好家长胜过好老师。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更容易模仿家长的言行,只有家庭教育和学

听家庭教育讲座心得

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每周在校的五天教育,老师都是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性格、品行、意志和兴趣等等,孩子也易于接受和成长。可是周末的两天,孩子在家容易受到家长的溺爱,没有规律的学习和生活,把在学校五天培养出来的好习惯给忘掉了。作为家长,应该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主动去做好家庭教育,孩子才能健康茁壮地成长,才能成长为可以遮风挡雨的参天大树,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益的梁之才。

二、几种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

1、言传身教法

孩子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这些受父母的影响更大。你让孩子不乱扔衣服,自己回到家后却随手把衣服扔在沙发上,还口

口声声地教育孩子,这种效果明显不会有效。你不让孩子看电视、上网玩游戏,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自己却惬意地看着烂俗的电视剧,玩着网游,这让孩子情何以堪呢?所以,以身作则,比千言万语都更管用。

2、学会赏识教育

都说孩子还是自己的好。所以说,从内心赏识自己的。孩子,应该不是一件多难的事情。只是,家长要做到教育孩子的方法得当,不要因为孩子一次考试成绩的不如意就苛责孩子,更不要因为工作压力等原因而迁怒孩子。孩子身上有很多优点,比如孩子的诚实、善良、守信,这些都是很多大人所不具备的。能一口气说出孩子10条以上优点的家长,才是合格的家长。平等地对待自己的孩子,尊重孩子,让孩子从小树立自信,积极乐观地面对学习和生活。

3、学会有效地与孩子沟通

首先要善于倾听。只有倾听孩子的心里话,知道孩子想什么,关注什么和需要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给予孩子关心和帮助,也会使以后的沟通变得更加轻易。其次,要学会和孩子做朋友。家长如果总是高高在上,就很难和孩子交知心朋友,也就谈不上真正的沟通。这就要求家长和孩子谈话时,要以孩子的心态和孩子能理解的语言进行。再者要有耐心。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年龄、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异,理解需要一个过程。如果过于急躁,沟通就会成为泡影。

冠冕堂皇的教育大道理我相信咱们家长们都了解的很清楚,也为孩子初中阶段做足了功课。

今天我就简单跟大家交流三个方面,这也是我们家庭一直以来从小到大对孩子的教育准则。当然,教育方式方法比较局限性,不一定适用于全部,也希望家长们结合自己的事迹情况借鉴与调整。

一、掌握孩子每一个年龄发展阶段的需求

步入了初中生活以后,我们的孩子无论从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会有明显的变化,这也是我们所说的青春期,这一阶段很关键,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以及良好的人格特征的形成(诚实品质)。青春期是少年身心变化更为迅速而明显的时期,孩子与成人交流的话语逐渐减少,对周围环境、事件的感知能力急速敏感加强,那也就是说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是属于自身通过感受外界来获取信息,从而做出判断的,孩子在这个逆反期,需要父母帮助,安抚的时候,可能不一定通过语言,特别是同一件事同一句话在他们耳边回响无数次,有时她们的一个眼神一个举动,如果我们做父母的能理解了,去及时的亲他抱她一下或提供适时的帮助,他们可能会很感动,这点特别考验我们家长的洞察力与应变能力,当然更重要的耐心(忍耐)是必不可少的,虽然他们也不会通过语言去表达这种感动,心灵深处的那种默许是要靠心灵去感应的。

二、家庭教育观念统一化

1、情感投射的一致性

情感投射的一致性是指家庭中的每位成员对其子女、晚辈都应具有同样程度的爱,怀有相似的感情,持趋于一致的教育态度。也是情商体现的一种方式,这种爱、感情、态度通过成人对子女的言行表现出来。如果对孩子情感投射的幅度、强度不一致,会导致孩子对有的家庭成员亲近,对有的家庭成员疏远、回避,甚至产生敌对心理。

2、教育思想的一致性

一致性教育是指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及成员之间在教育观念、教育态度、教育方式方法上保持一致的做法。然而,在现实的家庭教育中,常常出现的情况是家庭不同成员之间,常常因教育观念、教育态度、管教孩子的方式方法上存在差别而形成不一致。家长的要求不一致,常常会伴随着家长之间的分歧和争吵,这种争吵和分歧会给孩子造成教育的真空,并且孩子对家长就会产生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态度。

思想不一致的危害:

(1)造成孩子双面性格

(2)使父母的威信降低,破坏家庭教育的成果

(3)消弱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

(4)使孩子不明是非,影响心理健康

3、教育过程的一致性

家长由于各人经历不同,文化水平互有差异,性格更不可能完全一样,因而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产生不同的看法,有不同的要求是很自然的。一旦出现分歧,不要争吵,更不能当着孩子的面吵,把分歧暴露在孩子面前。可以心平气和地弄清情况.找出原因,想出办法。如果没有原则分歧,就完全可以求大同存小异,克服分歧,协调解决。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家庭成员之间互相理解、互相商量,取得共识是很重要的。

我们家长有时候会有这样一个感受,就是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聪明越来越难教育,其实换一种方式来表达,就会变成作为现在我们这些家长们越来越不会教育孩子了,那这究竟是谁的错呢?其实我们都没有错,作为成功的教育,从来就没有标准的答案,因为我们每个家庭的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大到环境,小到遗传基因。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学习的有很多,同样,我们需要学习的也有很多,特别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的教育理念与方法。所以我们家长只要彼此统一教育步伐、与学校的教育一致,孩子的进步一定是突飞猛进。

三、所有的教育为了同一个目标――人格的完善

有句话我很喜欢:人格决定了知识的使用方向。健全人格的养成其实相当复杂,它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通过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熏陶逐渐形成的,它不仅需要丰富的知识,还需要健康的体魄、良好的教养、广泛的兴趣、高尚的情操和真正的智慧。因此健全的人格应该是自由思想、独立精神、诚实作风、仁爱品德、忠诚敬业的综合体现。为了这一更终目标,我们与孩子可能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让这三年的初中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在他的人生中积攒下美好的回忆。

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心得体会 篇14

起早期教育,你会更先想到哪些呢?是琴棋书画类型的古风传统?还是肆意生长的野蛮放养?还是中规中矩的顺其自然?……其实这样都是不全面的,在对于孩子的早期教育过程中,要根据孩子各年龄的特征、个体情况、已形成的习惯及健康状况等,有系统、有计划地进行教育,促进孩子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由于孩子早期的模仿能力很强,家庭可以说是奠定孩子成长学习和人格魅力的基础。孩子的成长,父母是关键,那么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呢?

一、持恒是更好的爱心

对于孩子的教育更关键的就是教育方法要应始终如一,切不可朝三暮四。孩子的思维起初很简单,如果父母一直飘摇不定、容易善变,那么孩子除了养不成良好的长期习惯,还很有可能变得善变。甚至是,父母教育孩子的态度也是需要一致的,不要让孩子养成亲近一方、疏远一方,或者是执拗任性的坏脾气。

要使孩子养成某种习惯,父母必须采用持之以恒、一致如初的方法,以便形成条件反射。比如让孩子养成独自睡觉习惯,当孩子离开妈妈时,自己也就能安然入睡,而不至于哭闹。比如让孩子养成不吃零食的习惯,孩子慢慢也就不会在长大后的某一天一边做作业一边吃东西。

二、条件是更好的保障

父母对于孩子更基本的爱就是创造孩子接受教育的良好条件。除了培养孩子的智力,在孩子的德育、体育和审美等方面,也要有所重视。毕竟孩子的智力教育大多数是在学校的\'时候老师会重视的,而孩子的人格魅力还是得靠家庭去培养。

比如应该从小注意发展孩子的视、听觉和各种微细动作能力,应提供图画、玩具等,让孩子去更全面、更细致接触这个世界,而不是从小就厌烦学习。再比如在孩子小时候开始学说话时,大人要引逗和教话,以便提供接受教孩子语言能力的条件。

三、约束是更好的榜样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首先需要的就是做好自我约束,因为孩子一直都是在学习着父母的模样。同时,父母要以模范行为影响孩子,让自己成为更好的榜样。比如平时大人说话要和蔼可亲,处事礼貌待人,不当孩子面撒谎、欺孩子,不要以粗暴的态度大声训斥孩子,或当别人面训斥孩子。

教育更是需要注重细节的,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餐桌上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是看在眼里的。大人除了注意这些细节,平时还应弄清事情缘由后再说服教育孩子,不能见错迁就,让小孩为所欲为。

四、耐心是更好的养料

出于好奇心,孩子遇到事情总会不由自主地提出许多问题,常常是很简单的问题,甚至是习惯性常识性的问题。父母无论问题大小,都要耐心回答,不要拒绝。父母更首要去做的就是不要限制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孩子做事失败时要鼓励他重做、做对了要夸奖再接再厉。

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任何相处,都是在进行亲子教育,亲子教育其实就蕴含于家长同孩子日常相处、沟通交流的点滴之中;明智的家长,亲子教育无需刻意为之,而是潜移默化、自然达成。借此机会,谈三点体会,与寿茂家人们、交流。

一、的学区房就是你家里的书房。

顾名思义,学区房就是附近有学校的住房,因在义务教育阶段可以择校,价格相对较高。但就孩子的学习而言,住房等因素皆属外因,更终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内因、即孩子自身。解决孩子学习的内因问题,主要在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这,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的学习氛围。兴趣是的老师,如果做父母的爱读书、爱学习,书房藏书汗牛充,孩子通常也容易爱上读书、爱上学习,从而成为书香之家,孩子的学习成绩往往不成问题。如果当家长的回到家里不是刷手机就是看电视、打牌,却又赶着孩子学习、做作业,效果可想而知。

二、做好亲子教育的关键是共情。

共情是一个心理学术语,同理心的意思。好的亲子教育的前提是有好的亲子关系,好的亲子关系的前提是家长能与孩子时时共情,即能够与孩子换位思考、常常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充分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如此,就容易赢得孩子的爱、信任与尊敬。世上本无叛逆的孩子,孩子之所以叛逆,是因为缺少爱。家长总是认为足够爱孩子,但这爱含了很多条件,共情不足,从而难以得到孩子的认可,于是表现为叛逆、“不听话”。与此同时,家长却认为自己很辛苦、付出很多,而孩子“不领情”、不以“好好表现”回报,亲子矛盾就产生了。其实,只要家长能够真正做到无条件地爱孩子,共情自然存焉,亲子关系就不可能不好,亲子教育就没有问题,孩子的学习等方面也不会有大的问题。

三、适当的游戏与玩耍也是一种学习。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学龄前时期、即0-6、7岁期间,主要任务就是玩耍、做游戏,德国不允许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安排课程、布置作业。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分别负责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或者分别掌管学习事务与游艺事务;大脑的两个半球只有均衡、共同使用及开发,人的大脑功能才能整体提升。所以,对孩子来说,游戏与玩耍也是一种很有必要的学习,孩子该玩的年龄一定要让他(她)玩,特别是与同龄的孩子一起玩。该玩的时候玩,该学的时候学,才是孩子应有的成长规律。当然,孩子到了中小学阶段沉迷于手机游戏则弊大于利,另当别论。

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心得体会 篇16

儿童发育遵循一定的规律性、阶段性,早期教育应根据儿童不同年龄阶段发育的特点,循序渐进,在儿童发育不同时期,施行不同的早期教育内容。

1、一岁以内。感知觉的训练,包括视觉、听觉、嗅觉、知觉等。婴儿期视觉、听觉发育迅速,可以在宝宝的前面放置有色、有声的玩具,促进听视觉的发育;4-5个月为味觉发育的关键期,添加不同味道的食物,促进味觉的发育;6个月能听懂自己的名字,9个月能听懂简单的词意,要不断的和宝宝交流,对宝宝自发的表达,给予及时的应答,促进语言的形成;可以让宝宝抚摸玩具或者日常物品,同时配以解释,增强感知能力。

2、1-2岁。以语言训练为主。1岁以后宝宝进入语言表达阶段,开始先说单词,后组成句子。先会用名词,然后才会用代词、动词等。可以先通过实物、图片学习单词,并给于解释,随着词量的增多,逐渐组成句子,连贯起来。学习过程中先以清楚、理解为主,慢慢提高速度。同时可以训练宝宝自己拿取日常用品,如自己的衣服、鞋子,促进运动和认识能力以及听力。

3、2-3岁。认识能力的培养。2岁以后宝宝爱表现自己,喜欢引起别人的注意,可以执行简单的命令,对外界充满好奇。父母可以根据宝宝的这一特点,让宝宝接触感兴趣的事物,增强记忆,培养兴趣。对宝宝的提问,尽量给于正确的回答,满足宝宝的好奇心,启发思维,养成动脑思考的习惯。

4、3-4岁。思维、想象的。训练。3岁时神经细胞70-80%已经形成,宝宝开始思考问题,辨别不同的事物;肢体运动迅速的发展。多鼓励宝宝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如唱歌、跳舞,让宝宝更多的展示自己才能。可以给宝宝讲故事,让宝宝对故事中的情节、人物辨别分析,提高思维能力。

5、4-5岁。培养阅读、背诵及数学能力。可以让宝宝背诵诗词、练习讲故事、学看图画书,锻炼记忆、思考能力,进一步发展语言表达能力;这一时期运动能力发展也很快,可以在游戏中培养学习兴趣;指导宝宝与小朋友团结友爱,提高与小朋友相处的能力;在文化教育的同时,注意培养宝宝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6岁开始进行学前教育。

父母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给于恰当的早期教育,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育,促进智力的发展,培养各方面的能力,为以后的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孩子健康茁壮的成长。

以上关于“亲子关系聆听感悟”的全部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亲子鉴定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安康生物。

以上关于“如何建立更亲密的亲子关系聆听(实用方法)”的全部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亲子鉴定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本站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网友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喜欢0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 昵称(必填)
  • 邮箱
  • 网址